分享

初唐』内廷暗斗、武后危机,大唐670年—680年紧张政局如何形成?[高宗]

 白衣钱子 2020-06-22

一、唐高宗中后期 外部局势紧张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是武后参政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二圣临朝”的第六个年头;同样是这一年在二圣临朝的统治之下,大唐国势渐渐走向了下坡路。

这一年,久旱不雨,大唐四十余州都出现了灾荒,就连高宗李治与武后都不得不率队前往东都逐食,甚至明令百姓也可自由逐食。

这一年,吐蕃趁大唐旱灾,攻陷西域十八州,大唐势力不得不撤出安西四镇;朝廷派薛仁贵出征吐蕃,但却接连遭遇了“乌海之败”与“大非川之败”,史称:仁贵退屯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将兵四十余万就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

此役不仅令唐军“死伤略尽”,属国吐谷浑也遭沦陷——这是大唐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失败。

而在此后十余年,大唐边境也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局面,国力消耗严重;兵役频繁,人民生活可谓是雪上加霜。

值此内忧外患之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国家需要一个稳定、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帝国走出泥潭。可问题是,此后十年间,一系列的迹象表明,高层领导之间关系紧张,并且直接将政局也推向了紧张的局面……

二、唐高宗中后期 紧张的政局

唐高宗中后期,确切的说是公元670年到680年这十年间,朝廷高层之间出现了多道裂痕:

(一)两任太子与武后关系紧张

先说前一任太子李弘。《新唐书·孝敬皇帝(李弘)传》中就记载了太子李弘与武后的矛盾:后将骋志,弘奏请数怫旨。

武后权力欲望强烈,但太子李弘却数次“怫旨”。具体“怫旨”的例子,《新唐书》中也略有记载。

比如废太子李忠被武后派人陷害致死,但深受儒家“孝悌”文化影响的太子李弘,却不忍心让废太子李忠暴尸于外,于是奏请将他收葬;

再比如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因为母亲是萧妃,被武后“幽掖廷,四十不嫁”,李弘看到之后,心有不忍,“建请下降。”请求让两位姐姐出嫁。

《新唐书》认为,太子李弘“由是失爱。”想想也是,武后压迫的人,李弘偏要救济,没有矛盾才怪。当然这些矛盾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后面会分析到。

再说继任太子李贤,他与武后的矛盾就更加公开化了。武后所宠信的术士明崇俨曾公开对武后说:“太子(李贤)不堪承继,英王(李显)貌似太宗皇帝。”

问题不仅仅在于明崇俨的这句话上,问题更在于明崇俨说了这句略带挑拨的话之后,并没有遭到处罚,这就很值得玩味了。而在此之后,武后又命令“北门学士”撰写《少阳正范》以及《孝子传》赐给太子,并数次写信责备李贤。——这对李贤的刺激应该是相当之大的。

更大的矛盾还在后头。调露元年(679年)明崇俨被人暗杀了,时人都认为是太子李贤所为。一年后,武后以太子李贤“近声色”而发难,最终认定李贤谋逆,并将其贬为庶人。——这说明,太子李贤与武后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

(二)宰相团与武后关系紧张

武后与宰相团的冲突也十分激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武后创造出了“北门学士”。

当武后的心腹宰相李勣、许敬宗先后衰老凋零之后,武后开始启用刘懿之、刘祎之、周思茂等资浅文学之士,号“北门学士。”按说以这些人当时的官位和职责,他们是不能参与政事的,但武后却以要他们入内编书为名,密令他们参与朝廷奏议。后来,“北门学士”便成了隐形的“权力新中枢”。

对此,《资治通鉴》看的通透: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的目的就是分宰相之权,双方的矛盾也不言而喻。

当然,宰相团也对武后进行了反击。太子李弘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上元三年(676年),高宗李治的身体每况愈下,于是便想下诏让武后摄理国政。这一想法立刻遭到了宰相团的反对。

中书令兼太子宾客郝处俊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用词十分之刁钻。他是这么说的: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陛下正合慎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有私于后。

郝处俊是在劝李治将天下托付给子孙,不能托付给武后啊,而且他还指出,不这么做的话,就会“上则谪见于天,下则祸成于人。”那意思是说,你李治要当心天谴,酿成大祸。

此时另一宰相,新任同三品中书侍郎李义琰也附议,认为皇帝应该听从郝处俊的建议。见两位宰相都明确反对,李治才打消了让武后摄理国政的打算。可以说,宰相团直接阻止了武后的上升之路。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看到武后与太子之间,武后与宰相团之间关系异常紧张。而在紧张的表象之下,一定隐藏着某些深层次的矛盾。那这些矛盾是什么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理解唐高宗晚年政局的关键。

三、原因之一:武后参政与太子提前监国 权力冲突由此产生

一切都得从高宗李治的病情说起,在李治的《大帝遗诏》中,他曾经记述过自己的病情,叫做“久婴风瘵,疾与年侵。”所谓“瘵”,一般指的是肺病。而正是他身上的这种病,给身边人创造了机会:

(一)武后得以参政

李治第一次犯病,获益的是守在他身边的武后。

显庆五年(660年),李治从武后家乡并州回到东都的四个月后,突然“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由于此时太子李弘年龄太小,不堪托付,于是李治决定百官奏事,“使皇后决之”。此时 ,宰相团中,李勣、许敬宗、李义府等人皆为武后的心腹,武后也因此威望日隆。这段时间,史书上称之为:委以政事,(武后)权与人主侔矣。

而在杀害上官仪之后,李治每次上朝,武后都垂帘于后,政事不分大小皆参与讨论,天下大权收归中宫,中外称李治、武后为“二圣”。咸亨五年(674年),武后更进一步,成为“天后”。

(二)太子得以提前监国 权力开始分化

李治生病,获益的还有太子。

显庆四年,八岁的太子李弘便开始了人生首次监国。翻阅史料,前前后后太子李弘以及李贤、李显监国次数高达11次。或许前几次监国,因为太子年龄太小,武后感受不到威胁,但随着太子年龄的增长,情况一定出现了变化。

那么太子李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一个关键词就是“仁”。《新唐书》中记载了李弘体恤百姓的事,比如灾荒之时,他会给百姓放粮等等。第二个关键词则是“诤”。李弘死后,李治亲自撰写了《孝敬皇帝睿德记》,在这篇文章里,李治说他的儿子李弘是个“诤子”:朕(李治)所恶者,(李弘)有片善而必扬;朕所好者,无纤维而不举。

由此可见,李弘是一个敢于诤谏的人。这种性格特质,自然会如史书中所说的那样,数次“怫旨”于武后了。

至于继任太子李贤的表现,则不逊于其兄李弘。李治曾降手敕表扬他:

贤自监国以来,留心政要。抚字之道,既尽于哀矜;刑网所施,务存于审查。”

“既尽于哀矜,务存于审查”,这说明李贤不仅能力强,而且为政很有自己的主见,如此表现,自然会与权力欲极强的武后产生摩擦,甚至关系紧张。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能看出来:李治生病,造成了武后参政与太子提前监国的局面。正所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此一来,李治晚年朝局怎能不紧张?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对矛盾,殊不知,同时间第二对矛盾也显现了出来。

四、原因之二:宰相团的收权与武后的分权 权力冲突扩大

(一)宰相团的收权

李勣和许敬宗先后死去,逐渐让武后对宰相团失去了控制,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宰相团开始倒向了太子一边。

依照制度,太子监国理政之时,由东宫一府二坊的重要宫僚来辅佐。而李弘监国之时,东宫宫僚多由宰相兼任,宰相们既有从政经验,又各有背景,与武后无太多联系,自然不受武后控制。

更严重的是,太子监国期间,这些宰相团的权力似乎又有所增加。咸亨元年(770年),太子李弘的身体出现了状况,他上书说自己“风虚更积”,于是高宗李治下旨不许他重劳,令其修养。

就这样,太子监国之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旧唐书·孝敬皇帝传》是这样描述的:戴至德、张文瓘兼左庶子(太子属官)……太子多病,庶政皆决于至德等。

这意思是说,由于太子多病,太子代行的君权又交给了戴至德、张文瓘、李敬玄、刘仁轨等宰相团,由他们处理政务。这些宰相备受皇帝和太子信任,并且他们也多为守正之人,效忠的是李治和代行君权的太子。

而当前任太子李弘死后,这种局面依然没有改变,戴至德、张文瓘等宰相依然兼任太子宫僚,继续掌握朝政大权。

可以想象,这种局面下,武后的内心该有多焦虑了。

(二)武后的分权

武后虽然以“二圣”身份临朝多年,但需要指出的是,她参政的权力必须依靠夫君李治来行使,如果李治生病不朝,她不能单独临朝听政。当太子监国之时,当权力下放到宰相团之时,武后自然无法跳到前台与对手展开权力争夺。

那面对着权力的焦虑,武后该怎么办呢?没错,她创造了“北门学士”,利用他们冲到前台,以分相权,进而形成了新的权力集团。这些小动作,自然让宰相团感到紧张,于是才有了上元三年(676年)宰相团反对李治令武后摄理国政。双方你来我往,至此,矛盾已经公开化了。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看到,太子和他的宫僚兼宰相团,与武后和她的北门学士之间,已经处于权力竞争状态,多方的权力竞争让政局出现了紧张局面。

五、根本原因:皇权下放与分割的必然结果

好了,至此我们终于弄明白了唐高宗李治晚年政局紧张是怎么形成的了。简单来说,首先是两任太子与武后之间存在着权力竞争;其次,宰相团与武后之间也存在着权力竞争。竞争之下,各方都产生了权力焦虑,权力焦虑又演变成了权力争夺。

然而分析到这里,还是不够的,有必要追问一句:唐高宗晚年政局,为什么会形成权力竞争的局面?

没错,李治是脱不开干系的,或者说是,李治代表的皇权是脱不开干系的,尽管这一切看起来并不是故意为之。

我们看到,李治在生病之后,进行了一定的皇权下放:首先他让武后参政,然后他又让太子提前监国;而太子监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意外,因为太子李弘身体不好,所以太子代行的皇权,一定程度上下放给了宰相团。

看到了吧,在皇权下放的过程中,代行皇权的机构有:中宫、太子府、宰相团。代行皇权者过多,就会让皇权出现分割,而皇权一旦出现分割,就会出现权力的竞争,进而使政局走向紧张。

这才是唐高宗晚年政局紧张的根本原因。

不过,紧张的政局终于还是出现了变化。大唐调露二年(680年),武后认定太子李贤犯了谋逆之罪,将其贬为庶人,不敢轻易挑战武后权威的李显成为了下一任太子。而就在三年后,高宗李治驾崩,一个崭新的局面出现在了武后面前……


参考资料:《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