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走进《富春山居图》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走进《富春山居图》   

张敬

 
金秋,结束上海、江苏之行后,朋友提出浙江的富春江上“七里扬帆"是游客必到的好地方。磁性十足的“富春江”名字,让我回想起三十年前,有次到画家廖子梅工作室造访,其珍藏的一本旧画册中,有一幅古画《富春山居图》引起我的关注。此画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以富春江沿岸的秋天景色为背景创作的“国宝”级名画,仍经久难忘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今天能拜访《富春山居图》的诞生地,是我梦寝以求的愿望。

晨清水秀,山峦碧空。我们一行来到富春江上的建德市梅城(古称严州府)古码头,坐上租约的一条小游船顺江而下。

第一次踏上富春江,站在船头眺望,思绪随着一股灵气穿越时空的遂洞。梦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老人接受我的邀请,身袈长衣、仙风道骨、飘然登舟。带我去领略富春江千年仍存、万古不变的山水风景、人文历史;带我去寻找他当年留下的足迹和掷入江中的画笔。“哒、哒”的机帆声又把我从忘情的想象中拉回船舱内,热情健谈的许姓艄公讲:富春江系上通“归来不看岳”的安微黄山,下连“人间天堂”杭州的商阜要塞。素有 “小三峡”之称的是位于建德市梅城至桐庐七里泷段,全长24公里,不仅是富春江上风光最美,古迹最多的一段,更是黄公望在暮年79岁时,独钟情于富春江山水,历时三载,终于完成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的地方。它以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的画面,把碧波浩渺,魚舟唱晚,林峦浑秀,小径樵夫,烟掩村舍,溪水桥亭,青山连绵的富春江两岸景色表现得气势磅礴、淋漓尽致,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曾因殉葬险些焚尽,后又几度周折遭遇劫难的名画,原画残段仍分别珍藏在台北故宫和浙江博物馆。

江水微微,小船悠悠。随着艄公的讲解,只见古老庄重的“严州府"城楼,千年沧桑地守望着富春江两岸婍妮风光,夹带着动人的故事扑面而来。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吳首领孙权自立为王后,封孙韶为“建德候”,镇守其外婆的家乡严州府。

合江处,江中耸立起一座有四十多米高黑白分明的航船灯塔,与南、北岸山峰上,各屹立七层高的古塔遥呼相应。

在回转的江面,艄公指着北岸说:远处朦胧高耸的峻山叫乌龙岭,《水浒传》中第116回"宋江攻打乌龙岭”就发生此地。悠久历史,都烟沉在这江岸风雨之中了。

游船压波,水流山转。在河水缓慢的宽江处,只见南岸掩映在翠柳松荫之下,有一片错落有致,乌瓦白墙,舟横码头的地方。那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吧?艄公笑说:久负盛名的江南村胥江野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伍子胥因遭楚平王逼害,在江南村摆渡逃至吳国,成为吳国重臣而知名。也因千帆往来,商船驿站,而成为历代富庶之村。据说解放初期,有400多人的村庄,评定阶级成分时,全是地主、资本家,最穷的只是一户富农,没有贫下中农,只有外来的长工,说明不大的江南村是富饶繁华的村落。

清清富春江,青青子陵峡。转眼来到子陵峡,艄公说:清代诗人刘嗣绾有云:“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江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就是说眼前的江岸秀色了。艄公对富春江两岸的古今历史,了如指掌。便问道:严子陵钓鱼台何解?艄公慢条斯理又道来:严子陵钓鱼台是东汉古迹,因东汉高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船泊岸边,徒步登上钓魚台遗迹,触摸着曾是严子陵挥竿蹲守钓魚的磐石,我遐想当年耄耋黄公望也一定曾在此巨石前注视抚摸,感慨万千,静心聆听严高士发自内心的阵阵呼喊,以唤醒一代代读书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忧国忧民的豪气!可见严子陵先生的高风亮节,传芳百世,仍不断激励着昨天、今天的世人续写清明盛世之华章。

江上行舟,岸上观流。当来到桐庐七里泷,在码头墙上有一幅《富春山居图》,实景再现七里扬帆的宣传画前,我久驻不离。艄公援引说:七里扬帆,是指未筑富春江水库前,《富春山居图》实景之一的七里泷一带滩多水急,舟辑经此地都要等候东风来临,借风力上行。每当东风一起,号声响彻,千帆竞发,七十里水路,借助东风似只走七里,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而现在七里泷烟波浩渺,帆船悠悠,后人把这奇丽景致称为“七里扬帆"。

 我站在静谧的七里泷古码头上翩翩回望着历史,而脚下的涛涛江水却向我诉说。当年黄公望在富春江边石墩上写生时,被奸人推江落难,幸被樵夫救起,而收留到江边叫庙山坞有八、九户农家的山沟隐居。在淳朴村民帮助下一住七载,春夏秋冬、竹笠草鞋、干粮画具、风餐雨露、踏遍沿江两岸。最终将《富春山居图》画完后,长吁壮语“这一生,我完成了!”,而决绝地重重把画笔扔进江中。黄公望用苍劲的画笔讲述了富春江两岸的千古和变迁的人间悲欢,富春江的山山水水竟成了黄公望人生辉煌的注脚和归宿地。600年后沧桑变幻,灵气仍存的富春江,虽一度时期,与《富春山居图》一样几乎被现代人遗忘。自2011年6月在祖国两岸热心人士的推动下,《富春山居图》的前后两卷在台北故宫成功合璧展出后,富春江竟成为当代游客争相观瞻的胜地。若黄公望大师有灵,看见富春江两岸的变化和热闹,定会高兴地在这幅新画面上再豪气挥泼浓墨一笔!

斜阳西照,船影东长。富春江因青山不老,波水永流,而造就了那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存留了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今天梦随黄公望画家船行其间,使自已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让人油然而生起一股涌胸之情,我的心不正是走进了《富春山居图》,走进了华夏几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渊海之中吗?
  

                                                                      图片来于网络版权于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

张敬、广东省五华县人,曾在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惠阳分局任职,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惠州日报》、《梅州日报》、《宝安日报》《惠州文艺》、《东江文学》等报刊。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 第二届文学艺术大赛征稿启事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博海书香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潘颂德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会长:袁仲权   曹 平
秘  书 长:李   平     戴三星     李松云


编委会成员:沈裕慎   李 平   戴三星    

梁全义    陈锦绵    蒲公英    王继伟   

何兰青   李汝保    朱超群     陈立琛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李剑青   涂作武     张石珍  

王中海    仲   平陈湃(法国)

东方武鸣 (排名不分先后)


执行编辑:丁红梅    胡耀辉    周已雄
法律顾问:戴    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