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文学】巍 哉 九 华 I ​张凌云(浙江省)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巍   哉 九 华

    张凌云(浙江省) 

“孤岩倚石坐,不下白云心。
当迈进九华山公园大门的一瞬间,忽然就想起这句禅偈来。一排高峻的台阶立在黄昏的山脚,四周阒静无人,远远的,瞥见正前方的寺庙黄墙下面,赫然现着“千古一完人”的字样,此情此景,立刻让人心生肃敬。
拾级而上,暮色苍松中,我终于得以一睹心中纠结了二十余年的九华山真容。九华山是一座不大的山,惟山势嶒崚,得以突兀于湖沼平陆,俯视整个金陵。山间有一牌匾,约略介绍了九华山的来龙去脉。九华山,原名覆舟山,东晋时便在山南建有北郊坛,刘宋更扩为乐游苑,遂成南朝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更因西邻皇宫,作为军事屏障,周围曾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如侯景之乱等,乐游苑乃毁。
不难想象昔日的绮靡奢华与烽火狼烟是何等峥嵘。我更感兴趣的是,今日的九华山何以湮没无闻,安静地藏在繁华都市的一角,任由江流石漶,云龙风虎。世人但知玄武湖鸡鸣寺,韦庄一首《台城》亦是脍炙人口,但往往是麋集在解放门一带,偶尔在台城上踱步也是刚开了头便煞了尾,很少有走完整段台城,直至九华山的。就连九华山的名字也叫得怯生羞答,出了南京城,为与那座大名鼎鼎的佛教名山相区分,就纡降称之小九华山了。
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夜行,却是一下走完整段台城。老师带着我们大一新生,不知从哪攀上城墙,一路徐行至九华山塔下,稍作逗留,便下山回城了。那时的南京城远不及如今的这般宏大开阔,夜色中,但见星光点点,万家灯火,现代都市与六朝遗韵在城墙南北形成巨大的分野,印象极是深刻。惜乎夜空不甚明亮,九华山塔,包括整座九华山都看不真切,终究在心中存下了一个谜。
现在,我在慢慢消解着这个谜团。左首,是玄奘寺。九华山藏有玄奘的顶骨舍利,原先曾有的小九华寺因更名为玄奘寺。奇怪的是近在咫尺的玄奘寺竟瞧不见太多香火之气。既不见香客的拜佛叩首,也不见游人的穿梭默念。待绕到旁边的一个堂室,才从侧门看见只有僧人在做功课。而那个旁边的堂室,亦无沾染一丝尘俗之气。靠墙一排书架,尽是任由自取的各类经书小册,有几位居士模样的中年男女来回走动。穿过堂室,是一个小院。右首似乎是厨房,隐隐传来烟火气息,有灰衣僧人立在门口与居士絮语,那场景,寻常得就像准备着自家的晚餐。
这种感觉好。佛倡普渡众生,无论禅宗的明心见性,还是净土的即心是佛,原本都是要无碍于“庄严国土”、“佛门圣地”这些表象的。虽说真正的佛门信士并不甚众,但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体味一下佛学的清净修身也是好的,但那种宽阁广宇,法相森严名刹巨寺的做派,让人在心里总隔了一层,除了善男信女的朝拜,于普通大众来说,除了走马观花,还能有多少内心的体悟与归宿呢?
所以我感觉亲近。佛释文化,同样道法自然,平常心是道,平常景也是道。只有这样,佛在中土,佛在今天,才能回归它的本义。“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说的该就是这类依旧独立于稠人广众和浮沉欲海的所在。
小院后面是一道圆门。我沉醉,准确地说是惊诧于抬头的那一刻了。
夹道樱花烂漫。又一道黄墙圆门内,玄奘铜像巍然铸立。身后,是青灰色的九华山塔。
我在台阶间默立良久。我想到了日本,对照起日本寺庙映在樱花里那种极美极粲的感觉。想到了鉴真,那位九死不悔东渡的和尚。玄奘更伟大。西行万里取经的他,在中国早已盛开成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现在,他就盛开在我的面前,在春色黄昏的樱花里,在一个人的朝圣路上。
塔下有石碑。塔名三藏塔,青砖四面,仿大雁塔形制,共五层,专为供奉玄奘遗骨而立。夕阳西下,这座不高但早在岁月的浸染中色呈铁灰的砖塔,更显得几分沧桑。是的,它的历史并不算久,但是,1943年,铁蹄下的南京能与日本人据节抗争要得一份遗骨,本就殊为不易,何况,那是被梁启超誉为“天下一完人”,鲁迅称之“民族脊梁”的玄奘大师的顶骨,溯古追远,大唐的遗响距今也有1400年了,这座年轻的三藏塔完全能承受起历史的厚重,成为九华山的象征,也成为傲立于天地间的不朽标志。
踯躇四望,九华山塔在视野里被反复定格。极目远眺,高楼、城墙、湖水、树木交叠错综成复杂的景深,写下回味久长的映像。我只能说,言语在此刻是多么苍白。台城的两边,大都市的繁华、夜生活的多彩,玄武湖的宁静、古城墙的沧桑共处同一时空,悲也好,喜也好,慨叹“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也可,乐哉“虽非天上,不是人间”也罢,你所攫取的,仅仅是一个点,一粒尘,是浩瀚世界在心灵之镜上留下的一个极小投影而已。
西边不远有一座亭。亭中聚集了一批摄影爱好者。有男有女,都是中年人了。亭子的周围架起了各式长枪短炮,静等华灯初上。言语间听出,他们已记录下城市的变迁一二十年了。不再需要太多的文字语言,镜头,是凝聚他们情感的最好表达方式。我看见有几位离开人群,独自在远处支起三脚架,就用一根烟,或是一壶水,陪伴着自己守望一座城市的时光。

我往城墙方向走去。临湖的一段城墙,即是名震天下的台城所在。但现在,我换了一条线路,一条少有人走的线路。

沿着城墙根走。日色已昏,天空浮上了一层晶蓝,周围安静得如入睡的处子,令我恍然置身于某个前朝时代。就在高大的城墙旁边,有大片的樱花、玉兰正在盛开,与城墙、天空组成了绝美的构图。在这里,一切都是寂寞的,而在我的眼里,它们却辉煌得如世外桃源。

一个黄昏,我走完了藏在心里二十余年的九华山。用不同的视角,端详瞻望九华山立在岁月中的身姿。其实,无论走近,还是疏远,无论过去,还是今天,九华山都若一位出尘的高人,它就在那里,从容观照着这个朗朗乾坤,青山不碍,白云自飞。


作者简介

张凌云,江苏兴化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江苏省作协会员。在《青年文学》、《四川文学》、《湖南文学》、《时代文学》、《江苏作家》、《青海湖》、《火花》、《青岛文学》、《当代小说》、《散文选刊》、《华夏散文》、《扬子江诗刊》、《工人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数百家报刊发表作品上百万字。出版有散文集《高树鸣蝉》、《晓月马蹄》等。

投稿小贴士

                                稿费来了!你敢投吗?    

一、投稿栏目:1、旅游文学    2民俗文化  3美食化  4、打工文化

二、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三、投稿说明:原创首发,栏目名称+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四、投稿要求:诗歌、散文、小说等 (内容附带作者简介、生活照一张、联系地址、电话、邮箱、微信 )

稿费说明:作品在本平台发表7日内,阅读量300人以下不发稿费,阅读量达到300以上人稿费10元阅读量达到500人以上15元阅读量1000以上30元阅读量2000以上100元。阅读量5000以上200元阅读量10000以上500元

赞赏说明:赞赏金累积大于20元予以结算(含20元),60%为作者稿费,40%用于平台运作。作品自发稿之日起10日内结算稿费,稿费和赞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作者。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博海书香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张石珍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国际诗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何倩倩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