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民俗文化】走进山西兴县魁星庙庙会

 国际诗歌网 2020-06-22



走进山西兴县魁星庙庙会
康意(山西省)
庙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活动,自古以来,在中国的乡村社会中一直扮演着传播区域文化,增进地方发展的角色。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各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也有差异,庙会这种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民间活动,在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透过这些庙会,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也有助于对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在汉民族文化中,魁星是被历代读书人尊奉为文曲星下凡的神灵,全国各地都有对魁星的祭祀和供奉,不过每个地区的祭祀等庙会活动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区的吕梁市兴县,每逢农历四月初一在南山举行的魁星庙庙会就集中反映了这一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和人们的民俗文化等状况,兴县魁星庙庙会的各种活动在长时期的发展中,深深打上了黄土高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使这里的庙会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魁星庙庙会也逐渐成为兴县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兴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有关魁星的传说

关于魁星的传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神奇而动人的故事。我通过向长辈们询问,同时结合《兴县志》和《魁星点斗》的故事,得知关于在兴县流传有关魁星的传说据说是这样的: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魁星的饱读诗书的书生,长相十分难看,丑陋无比,他自己觉得看的书也很多,学识渊博,可是在参加科举考试都是屡试不中,在经历了一连串打击以后,他非常气愤的找主考官评理,但是主考官们都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一般,魁星觉得怀才不遇,心里十分悲痛。传说有一天,失魂落魄的他来到了今天兴县的南山上,面对着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苦读诗书却一无所获的惆怅,心里非常痛苦,于是他就跳下悬崖死了。据说他跳崖的时候,天空突然一阵狂风大雨,而且有传说说魁星跳崖以后,他的灵魂升天,天上的玉帝得知了他的经历以后,也十分同情他,就让他做了主管文化科举的神仙,后来,许多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路过魁星跳崖那边的时候,考试十分顺利,似乎有神灵保佑,所以天长日久,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南山修建了魁星庙,年年烧香供奉魁星,魁星慢慢成了主宰文章兴衰的神,而传说他去世的那一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初一,所以在这一天成为魁星庙庙会的时期了。


二、魁星的地位

中国的道教自从东汉末年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从原始的一神崇拜发张到后来的多神崇拜,那么魁星作为道教中主管文运的神仙,自然是受到历代的香火和供奉,民间对魁星的祭祀活动也越来越隆重,人们都把魁星和天上的文昌神相提并论,特别是在读书人的心目中,魁星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因此,许多文人书生赶考前都要求拜魁星,祈求自己金榜题名。“魁”字又有“鬼”抢“斗”之意,所以魁星又被形象成一副张牙舞爪的面目狰狞形象。但是据兴县志记载以及兴县魁星庙里的塑像可知,兴县的魁星形象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不过全国其他地方的有关魁星的遗迹中,都是一副面目狰狞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的唐宋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科举考试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时期,在皇宫大殿的台阶上,雕刻有鳌和龙的图样,参加殿试的考生们在这个台阶下排队参加考试,如果考中进士,就要在正殿下面等候发榜,一般来说状元就可以站在刻有鳌的台阶上,这就是所说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比喻在人才济济的考试竞争中,第一名的重要性。因此,在历代读书人眼中都把魁星看作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地位非常重要。

三、兴县魁星庙庙会活动

每年四月初一的魁星庙庙会活动,多种多样,包括祈祷活动 商品交易活动以及文娱表演活动等内容,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消费。首先关于魁星庙庙会的祈祷和祭祀活动。因为魁星成为文曲星下凡的神灵,所以人民都希望拜祭魁星以求的自己考试中的优秀。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准备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们还有参加其他考试的考生们都要上南山,来到魁星庙,在魁星塑像面前磕头和烧香,祈求考试顺利。在供奉魁星塑像的殿里出来后,周围有些供奉道教神仙的神龛,比如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五显灵官、元始天尊等神仙的塑像,每个神龛里都设有烧香的香炉和供品,每年农历四月初一给魁星老爷磕头烧香后,还要给这些神灵烧香祈祷,祈求明年风调雨顺其次是商品交易活动农历四月初一当天,往日宁静的兴县南山魁星庙一下子热闹起来,很多小商贩聚集到庙周围,他们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摆开摊位。这些摊位有普通的商品,包括人们平时吃穿用的各种小商品,比如零食,像小糖人、麻糖、棉花糖、油炸花生糖等,把零食做成小孩子们喜欢的样子,做成孙悟空、猪八戒等等这些糖人形状非常畅销,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的摊位,大都以魁星和其他道教人物的纪念品出卖为主,比如有各种手串 带神像的项链还有刻有魁星形象的茶具 小泥人等。随着兴县经济的发展,庙会的举办也越来越热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山乐水,双赢的情况下,寺庙也有很大的收入,所以寺庙也会不竭余力的来为此辛筹。


最后兴县的魁星庙庙会还有文娱表演活动。在庙会的前一天,主办庙会的人们会请兴县晋剧团来参加魁星庙庙会,并在庙的后面搭建一个戏台,戏台是由四根通天柱支撑的悬空戏台,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戏台是有一定的变化的。唱的戏主要是晋剧、北路梆子,主要是为祈祷,是一项充满活力的民间民俗活动,这种唱戏的习俗至今仍在兴县流传着。除了唱戏以外,兴县的魁星庙庙会还有扭秧歌等娱乐活动。由一些比较老的人扭秧歌,在庙的戏台后面集合起来,然后在锣鼓的伴奏下,大家一起扭起秧歌,使得南山上一片热闹非凡。

四、魁星庙庙会发展现状和举办意义 

兴县魁星庙庙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丰富了人民的文化活动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兴县经济的发展。如今,庙会的举办越来越普遍,几乎每年农历四月初一都要举办,但是通过我这次的调查,发现如今的魁星庙庙会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首先,庙会文化特色淡化,品牌影响力弱。魁星庙的传统民俗文化比较淡薄,逐渐沦为商家处理积压滞销商品的平台,文化韵味缺乏,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庙会经营也是基本以出售百货和小吃为主,即使有表演活动,也是为了商业目的而招揽人群。其次,庙会的祭祀与祈祷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只有单纯的烧香跪拜等仪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人民对于中国传统礼仪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就是娱乐设施安全存在隐患。设在庙会上的儿童游乐场,设施都十分简陋,随便找一个地方,安装之后,就开始营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政府对于魁星庙的资金与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导致了对魁星庙的建设、 修葺以及对魁星庙庙会的支持力度不大因此,如今的魁星庙庙会还需要着重从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总体而言,魁星庙庙会的举办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首先,通过举办魁星庙会,让每年参加各种考试的人们都来这里祭拜,进一步凸显魁星作为文运大神的神灵地位,第二, 人们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举行这样盛大的庙会实际上就是在弘扬古老的文化和信仰。在庙会期间,人们所进行的祭祀活动还有一些商业活动和娱乐活动中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有利于继承中国的某些传统文化并代代相传。此外,由于魁星庙距离兴县南山生态公园比较近,每年的庙会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南山公园,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南山旅游消费的发展。

作者简介

康意 作者介绍:山西吕梁人,在读学生 
欢迎查看投稿祥情
中国民俗文化诗文大赛征稿启事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博海书香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国际诗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何倩倩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