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简史:模型接近于真实而不是真实

 taotao_2016 2020-06-22

      1803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坚硬实心小球,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让化学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

实心球体原子模型

      1903年,J.J.汤姆森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并在其平衡位置上做微小振动。你可以把这个模型想象成西瓜子分布在西瓜瓤中,叫“西瓜模型”也可以。葡萄干圆面包原子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葡萄干圆面包原子模型

      1909年,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Jishi.Y)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用α射线轰击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直接穿过,偏转很小,大约有1/8000的α粒子会发生大于90°甚至等于150°的大角散射。依据葡萄干圆面包模型,α粒子应当被全部反弹回来,而不是穿“墙”而过。

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认为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转那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星系模型很快就遇到了大麻烦。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绕核旋转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而损失能量,瞬间便掉进原子核里。行星原子模型明显与实际情况相悖,卢瑟福很是头疼。

行星原子模型

      1912年,玻尔在卢瑟福行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假设电子在核外的轨道是分离的、不连续的,也就是量子化的。量子轨道原子模型将量子假说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假定原子只能通过分离的能量子来改变它的能量,即原子只能处在分离的定态轨道之中,且最低的定态就是原子的正常态。

      量子化轨道原子模型给出了这样的原子图像: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则能量愈高;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为h/2π的整数倍决定;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用公式E=hν表达。以氢原子为例,假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不是连续的,而是分立的,在轨道上运行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角动量(L=mvr,其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线速度,r为电子线性轨道的半径),只能按下式取值:L=n(h/2π)n=1,2,3,4,5,6……

      玻尔的量子轨道原子模型成功地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玻尔的理论扩展了量子论的影响,加速了量子论的发展。美中不足的是,玻尔的量子轨道原子模型只能有效描述结构最简单的氢原子。

量子轨道原子模型

      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德布罗意关系式的基础上,对电子的运动做了适当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解的模的平方,用三维坐标图形来表示,就是电子云。

      电子云,是用统计的方法,对电子在核外空间分布方式的形象描绘。电子有波粒二象性,不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具有确定的轨道。电子在某一时刻,究竟会出现在核外空间的哪个地方,不能准确预测,只能知道它在某处出现的几率有多少。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几率,用小白点的疏密来表示,小白点密处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大,小白点疏处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小,看上去就像一片带负电的云状物,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叫电子云。

电子云原子模型

      在微观量子世界,人类只能依靠模型来理解亚原子粒子。模型更接近于真实,人们甚至觉得模型就是真实。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模型能够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不能说现在的模型是对的,以前的模型是错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微观量子世界的“真实”究竟是什么,像什么。昨天讨论“反对绝对真理是科学的基本精神”,有的朋友表示不服,原因在于他们还停留在经典物理学的思维模式之中,还没有接受“观察者不能独立于被观察对象”的量子力学认识论,陷入反对“反对绝对真理”的思维陷阱而不能自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