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66《蝙蝠侠》剧照 1966年,第一部真人版小丑登上大荧幕,作为第一次真人小丑,后来者都该叫一声前辈。 由恺撒.罗摩洛扮演的小丑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在当时DC暗黑风还没有流行的时候,这部剧略显雷人,而蝙蝠侠更有一种反差萌。而当时小丑的形象,基本上还原了漫画中的形象。 有了第一部的铺垫,随着小丑个性的完善,作为蝙蝠侠本名反派,小丑再次登上大荧幕。 △图为1989《蝙蝠侠》剧照 这部影片中的小丑,是我最先看到的小丑,也是我最喜欢的小丑。 1989年的蝙蝠侠是我最早看的蝙蝠侠,小丑也是我最早看的小丑,虽然后期也看过诺兰版小丑和杰昆的小丑,但我更喜欢这一款。小丑暗黑风的起源,既继承了恺撒.罗摩洛的喜剧,又结合了DC独有的暗黑风。小丑这个角色的癫狂与做事不计后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为1989《蝙蝠侠》剧照 作为这版小丑的饰演者杰克.尼克尔森,起初也并没有第一时间接受饰演这个角色,作为“丑爷”的第一座巅峰,情节上使用了原版漫画跌入化学药池导致面部神经受损,成为笑面人这一起源。杰克.尼克尔森版的小丑,做事的原则就是两个字:好玩。 原著漫画中,小丑极力想要证明:任何人都会在经历极为糟糕的一天后彻底变疯,蝙蝠侠不过是另一个追求极端正义的疯子。 这一版并没有展现这一核心,故而就需要杰克.尼克尔森的绝佳演技来弥补。作为当时戛纳和奥斯卡的双料影帝,他将小丑疯癫的性格,滑稽的肢体动作,以及标志性的小丑式大笑演绎的淋漓尽致。因此,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你对杰克.尼克尔森稍加了解,你会发现他是《飞越疯人院》里的反抗者麦克墨菲、《闪灵》里的疯狂作家杰克·多伦斯。他饰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叛逆,疲倦,甚至放荡不羁;但又那么丰满,凝重,耐人寻味,凭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莱坞引领风骚近30年。 尼克尔森的小丑将杀戮与戏剧合二为一,创下了当时DC漫改电影票房纪录,这个记录,直到19年后被希斯莱杰打破。 Why so serious? ![]() △图为《蝙蝠侠.黑暗骑士》剧照 2008年,随着诺兰三部曲第二部的上映,在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这个角色再次登场。 该版小丑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版了,坊间话说:希斯.莱杰后无小丑。确有此理。 ![]() △图为希斯.莱杰 希斯.莱杰的小丑一度被“封神”,凭借电影中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男配。希斯.莱杰在影片中的表现看不出演员的成分,他用崭新纯熟的演技完美诠释小丑的狂野和疯癫,区别此前版本,他的笑容透露痞气和张狂,仿佛世间一切皆为玩物。 ![]() ![]() ![]() 随着诺兰版小丑剧情的成功和希斯.莱杰的倾力演绎,这部影片似乎成了一个高峰,少有人敢去尝试。 ![]() △图为《自杀小队》剧照 2016年,电影《自杀小队》(别名:X特遣队)上映。该片是自希斯.莱杰之后再次饰演小丑,影片上映之前,观众大都抱以厚望。 锃亮的头发,笔挺的西装,这款精致的小丑将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打扮和造型上。时尚与新潮似乎更想迎合年轻人。可惜剧情普通,缺少波澜起伏,剪辑更是显得莫名其妙。 ![]() ![]() △图为《小丑》海报 2019年,电影《小丑》横空出世,勇夺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奖,而饰演小丑的杰昆.菲尼克斯更是夺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而票房,更是成为影史上最赚钱的漫改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来评价就是两个字:艺术。 ![]() △图为《小丑》海报 这部电影与前几部不同,抛开DC宇宙,以小丑的独立电影为出发点,主要讲述小丑的起源故事。杰昆.菲尼克斯用杰出的表演塑造了一个黑暗,暴力,且极具可看性的小丑。故事讲述一个疯狂的年轻人如何逐渐变成蝙蝠侠未来的死敌。 片中充满笑声,但随着年轻的亚瑟变得越发疯狂,那种笑声变成了强迫性的和痛苦的,最终以暴力的形式爆发出来。而这一切,都归功于饰演者:杰昆.菲尼克斯。 ![]() ![]() ![]() △图为“小丑”合集 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角色需要好的演员来赋予灵魂。成功并不在于个人,更在于前人所铺下的路。 纵观小丑的发展史,多类型,多变幻,可不变的是演员将自己奉献给角色的心,每一个小丑饰演者都煞费苦心,为了演好角色都做足了功课。 对此,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演员勇于尝试,突破自己,让观众大饱眼福。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