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眼财经 原创 当地时间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预计全球经济在2020年将陷入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是的,衰退是必然的,半年到一年的经济停顿,不仅仅是这一年半载的GDP打了水漂,更为严重的是,把整个经济煞停了。 这就像一辆车,你熄火停车了,这不是减速的问题,是重新开的话,得重新打火。 世界经济这辆老火车,要给他重新点上火,不是容易的事,何况本来引擎就有问题,08年金融海啸的问题就没解决,现在一股脑全暴露了。 既然和1929年的大萧条比,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大萧条时期的情况: 上图是1929年到1932年世界主要国家各种经济指标的状况。 以下是摘自某百科的简介: “到1930年中期,利率已经降至新低,但预期通货紧缩和不愿借贷情绪的持续令消费者开支和投资依然低迷。到1930年5月,汽车销量下降到1928年水平之下。价格总体下滑,虽然工资维持不变。但1931年,紧缩周期开始。农业地区情况更加恶劣,商品价格一落千丈;在矿业和伐木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没有其他替代工作可供人们寻找。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 “美国经济的衰退拖慢了其他国家的发展,各国因自身经济的强弱而导致衰退情况也有所不同。贸易保护主义者抬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疯狂地寻求自保,导致其他国家以报复性关税作为回应;这加剧了全球贸易的崩溃。到1930年底,全球经济衰退有条不紊地开始,并在1933年达到底谷。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大萧条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治安日益恶化。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1929-33年间失业率长期介于25%,即使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也从未低于15%.在美国各城市,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英国则有500-700万人失业,市民在劳务交易市场内需要排队等候着很长的队伍” 简单总结几点: 1、利率降至新低,但是无济于事。 2、各国保守主义,也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疯狂自保,这加剧了衰退。 3、大量企业破产倒闭。 4、消费萎靡。人们不敢消费。 5、失业率高企(难以想象的大规模失业) 6、学生失学。 7、社会治安日益恶化。 8、大量心理问题。 9、通货紧缩。 大萧条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德国模式,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 这次大萧条的后果,不仅有二战,也有此后的冷战。 这次的新的萧条已经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了,前几天的7点钟新闻不也说的: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变化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那么,大萧条中该怎么办呢? 全球化和全球合作是抗衰的良方,但是衰退恰恰会导致反全球化和保守主义。 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当然,今时今日,全球各国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 但是,市场经济的规模也同样今非昔比。 希望各国的超级精英们要有远见,否则他们的短见,也必定反噬他们自身。 在大萧条中,小人物该怎么做呢?还是我那四句老话: 1、趁着真正的萧条还没来,千万不要试图去捞所谓康波的底,保存现金,当然得是稳定或者有前景的现金,人民币和美元都不错。 2、保存些现金,有什么挣钱的工作,挣点钱,充实现金,给自己和家庭一个还算体面的生活。 3、在这个期间,如果没有挣钱机会,千万不要气馁,也不好自暴自弃,去学习。只要不是世界大战,萧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你学的知识,萧条结束之后能派得上用处。 4、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