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濡以沫53年,共同进退过低谷,妻子去世2年,他另娶新欢

 开心自己找 2020-06-23

周国平曾说:“寂寞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这话大多数人绝对赞同。

人虽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但总免不了独处时与寂寞做斗争。

皇帝因寂寞而需要红颜知己的爱抚,文人雅士也会因寂寞而寻找知己。也有人失去配偶后深感孤独,从而结识新的朋友而再婚,就如冯亦代。

说起冯亦代,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他与演员黄宗英的夫妻感情。然而在那之前,冯亦代早已与元妻相濡以沫53年,在原配郑安娜去世两年后,冯亦代才娶了黄宗英。果然,人生最大的寂寞就是孤独。

年少英才

冯亦代年幼坎坷,他曾自称是“没娘的孩子”,这话不假。他的母亲名楼文光,曾留学日本,后来在28岁生下冯亦代,之后不久便去世了,独留冯亦代一人。或许继承了母亲的聪明伶俐,冯亦代13岁就开始发表作品,从此与语言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或许是因为没有父母的庇护,冯亦代早熟知事,他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清清楚楚,一步一步走得非常漂亮。

1936年,冯亦代从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那个年代,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读到大学,冯亦代的优秀可想而知。

冯亦代与郑安娜

大学不仅带给他知识,还令他结识了他的妻子郑安娜。郑安娜当时是大学英文剧社的一员,她美丽大方又自信,令冯亦代对她顿生好感。这个会说一口流利英文的女子更是为冯亦代以后的翻译事业做了奠基。

冯亦代是一个文人,于写作他有些心得,可英语是他陌生的领域。而郑安娜与伴侣相识,相恋,相伴日久后,知道伴侣的好奇与羡慕,便开始教冯亦代英文,并不断督促他学习英语。

他们两人夫唱妇和,一同学习英文,一起优秀进步,才子与学霸的相结合羡煞众人。

1938年,冯亦代认识了诗人戴望舒,戴望舒评价他的散文很有些诗意,译文也可以。从此刻开始,冯亦代便将事业重心向翻译事业的文学方向发展。事业的明确化或许令他对人生也充满希望,1939年6月,冯亦代与自己的初恋情人结了婚。

婚后不久,他们的长子便诞生了。他们的感情确实不错,可两人的婚姻生活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生活除了工作事业理想,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是因为两人互相依靠,互相理解,他们还是磕磕绊绊地走过了大半生,令旁人提起他们夫妇的感情也会竖起大拇指,羡慕他们的伉俪情深。

其实他们面对感情,面对生活与常人一样,就是夫妻之间相互包容。就算有争吵,可是吵架不是夫妻之间常有的事嘛,再感情牢固的夫妻也有对事情产生分歧的时候,可众生皆是如此呀。

那53年的生活中,他们磕磕碰碰一起走过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第一次当父母的时候,第一次一起译文的时候,还有因特殊时期一起遭受磨难的时候。

那时是1966年,他俩已年过半百,可却因特殊时期一个被下放到陕西的农村接受再教育,一个被下放到湖北沙洋劳动。

过了五年,郑安娜便患上眼疾,右眼彻底失明。而冯亦代呢,他在湖北沙洋从事沉重劳动,双脚还因此变形,后来更是因此左上肢与下肢行动困难。

这样的磨难后来他们都坚持过去了,还彼此相互走过一段将近二十年的日子。1991年,郑安娜离世,独留冯亦代一人。

曾经他的母亲楼文光将他独留人世,如今发妻的离开又令他独自一人与孤独相处。他的子女虽在,可子女亦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好像又回到了人生的初始阶段,那段没有父母的日子。

年轻时可以以学习事业聊以慰藉,后来遇到发妻更是不怕孤独了,可如今,人生已走向落幕,此刻的孤独或许于冯亦代而言就像野兽一样,叫嚣着吞噬他。于是,他交了新朋友,第二次再婚。

冯亦代与黄宗英

说不伤心发妻的离开是不可能的,为了抚慰自己的心,冯亦代曾写下《她就是她-悼亡妻郑安娜》。后来,或许冯亦代不愿太过伤情,不愿再整日伤心下去,他将情感写在信中,与朋友交流。就是那时,他与演员黄宗英的感情加深,并最终决定结婚。

其实冯亦代与黄宗英早就认识对方,只是他们仅仅是朋友。黄宗英曾先后嫁给音乐指挥家异方,南北剧社社长程述尧,及演员赵丹。由此可见,黄宗英是个颇有才情的女子,令众人喜欢不已。

《河南大学学报》曾评论她像一团火,火热而善良,善良而天真,天真而执著。

这样的才女与才子相互写信,相互述情,也难怪他们后来决定要结婚。1993年,冯亦代与黄宗英结婚,而那时黄宗英的前夫早已离世十多年了。直到冯亦代2005年离世时,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

因为黄宗英的存在,冯亦代不再孤独,我想他离开人世时,应已没有遗憾了。

小结:

冯亦代这位曾先后参与创办《中国作家》,《世界晨报》,《联合晚报》等杂志与报纸的编辑出版家,如今追随发妻而去,留下了黄宗英一人。

然而与冯亦代相比,她实在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在前夫们都逝去的如今,在儿子也已患病逝世的如今,她依然坚强地活着,独自而又美丽地活着。孤独于她而言,或许并不可怕。

人生的感情缘分是很难说的一件事。

人这一生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而我们生而为人,能做的不过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彼此还在的日子,这样才不辜负在世间所活的这短短几十年。以此,与诸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