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早疫病专题报告

 承星履草 2020-06-23

   在大部分地区都会发生,病害发生的时间和程度是可以预测的,发生的气候条件比较宽。而且叶片因为下雨,雾,露水,灌溉,无论任何叶面上的湿润都会发生,造成损失不超过20%,如果病害不加控制,也具有很大毁灭性的,要进行强力杀菌剂处理,控制到5%以下,在美国东部,主要为叶片侵染,在美国西部,块茎侵染非常严重,在西部早期很少出现在成熟的叶片上,因此地区不同表现的状况也不相同。

症状     :在叶片上发生,最初出现不规则,圆点的下部叶片上,这些斑点最初的大小就像针尖大小,最终发展到直径有一英寸大小的斑。随着病斑的扩大,叶脉会将其控制住,再早期生长季节,病斑也可以出现在嫩叶上。一般来讲,田间叶上的病斑非常容易被查到,因为病斑是围绕中心环状的轮纹。如果植株非常弱,黑色或者褐色的病斑会在叶柄上形成。生长季节末,上部的叶片也可能出现无数的小病斑,随后这些无数微小的病斑就会连到一起,覆盖叶片的大部分区域,侵染严重的叶子,甚至会发生死亡,侵染的植株留下。这种在生长前期或中期,叶死亡后,产生很多小土豆,干物质下降。块茎的早疫病症状表现为紫色,淡紫色,但紫红色,然后到深褐色,感染后下面的组织有点像皮带似的比较坚韧,这种病斑降低了质量,和鲜薯市场的价格,块茎侵染出现也会影响加工,需要增加额外的去皮程序,把斑点去掉。

侵染循环 :早疫病一般都是由真菌,黑色的孢子,看到的病害实际上有自己的菌丝,由于太小,无法肉眼看到,侵染的真菌来源于土壤和植株的残体,还有一些杂草也是越冬的寄主。它的孢子能够抵御很宽范围内的条件,包括报漏在阳光下,冰雪融化条件,等,在早春,最初,对田间的植株侵染,然后向邻近的田块扩散,大部分上一年被侵染植株的残体都可以做侵染源,所以有大量越冬的初侵染源。而且最初的侵染会在田块快速移动,孢子很容易随空气的流动而移动,而且风还把土壤的粒子刮起来,飞溅到哪里,那里就会被侵染。孢子在植株上的理想温度是16.5摄氏度,范围5-30摄氏度。如果干湿交替,少量的孢子会产生在植株组织内,它的病原菌传播的数量在当天依据在空气中的数量增加而增加,随着在叶子上湿度的变化以及相对湿度的减少,风速的减小,空气孢子的数量在黎明时,孢子达到紧绷,随着到下午以及到夜间,孢子的数量就减少了。

孢子着陆到易感叶片上萌芽,生根,渗透到植物组织里,发芽一般是通过气孔,通过创伤,机械伤,昆虫咬伤进去的,温度为20-30,最初的侵染结束后,病斑两道三天开始变浓了,许多病斑发生后,开始向临界的植株侵染,开始二次侵染,这叫做系统性侵染。晚疫病容易发生在老的植株体里,老的植株会更普遍,尤其是老叶被伤害的,被昆虫伤害的,以及其他损伤从而表现厉害。早期实际扩散为土壤表面,然后逐渐的接近生长点,逐渐扩散。病害传播的数量增加依据在块茎膨大期整个植株遭遇的不良条件而决定,早疫病有时候也会发现在没有被保护的叶片上。

在土豆块茎上,孢子萌芽穿透土豆的表皮,通过皮孔,块茎就被侵染了。在秋收的时候孢子累加的较多,就要先将秧子杀死,由于侵染的主要为未成熟的块茎,还有白皮和红皮的土豆,容易在收获时候被擦伤。在土壤的结构太紧的情况下会容易发生。侵染的块茎可能过渡缺水,所以要依据病害的条件来改善库存条件,病斑不像晚疫病的病斑,其他的病斑也会随之侵入。

农艺措施:作物轮作,烧毁植株的残留,拔除杂草的寄主可以有效的降低初侵染源的数量,有效的防治最初的病害伤害。避免在冷湿的天气下灌溉,灌溉的时间应该在夜间干燥环境下进行,种植无早疫病注册的种薯,利用深翻地的措施,尽量减少块茎的侵染储藏的条件使土豆迅速木栓化是土豆表皮尽早成熟。抗性品种有良好的抵抗水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完全抗早疫病的品种,只是抗性的强弱有区别。无论是商品薯还是其他野生品种都没有抗性,有部分高感品种对早疫病也没有抗性,为了避免当季早疫病的压力大,田间的叶子抗感染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植株的成熟期,晚熟的品种抗早疫病,因此,避免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种在同一片田块。

化学防治:大多数控制早疫病的有效方法还是喷施杀菌剂,一般7-10天一次,某个地区发生过早疫病但是在这个地区是否有抗性还是未知的。提倡杀菌剂要混合交叉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喷施杀菌剂的时间不能在刚出苗的时候,在看见病斑或者在开花以后才喷药。随着植株年龄的增长抗性是逐渐下降的。最初喷施保护性的杀菌剂,随着植株的生长,喷药间隔期要逐渐缩短。如果早期的生长季节发生了侵染为了避免发生二次侵染就要开始用药,完全能防治早疫病的杀菌剂并不多,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喷施,正确预测第一次喷施的时间,一般是植株高度达到3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