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寐“失眠”中医诊疗要决!

 美学中医 2020-06-23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凡经常不易入寐,人寐时间短,或寐不深熟,或连续梦景,均可作不寐论治。而当代时下,因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欠规律等因素,不寐“失眠”带来的危害对人群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短暂失眠可致头昏、头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和记忆力减退,而持续性失眠等严重者,可致抑郁情绪引发的自杀或精神运动型症状。

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症。清臣曰:不寐一证,多由精血亏损,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令人不寐。治法以养血安神为主。吾归纳先贤经验,不寐大约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高年人心血亏虚不寐者;也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

吾总结不寐用药如下,以病后虚烦不眠者,用竹叶石膏汤,茯苓补心汤可医。由虚劳烦热不寐,酸枣仁汤可用。由高年血衰不寐者,用圣愈汤。有喘不得寐者,苏子竹茹汤。经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肺大不能偃卧。有卧易惊醒者,鳖甲羌活丸。有通宵不寐者,安卧如神汤。有烦不得寐,服药不效者,栀豉汤下朱砂安神丸。有病久余热不止,遗精不寐者,六味丸加炒枣仁、五味子。病后及吐下后,与溃疡不得眠者,属胆虚。人参、茯神、枣仁、陈皮、麦冬、龙眼为主。有火脉数,加知母、黄连、竹茹。心烦,加炒山栀。

《医通》曰∶凡妇人肥盛,多郁,不得眠者吐之,从郁结痰火治。温胆汤,用猪胆汁炒半夏曲,加柴胡、熟枣仁。凡怔忡惊恐健忘,癫狂失志不寐,皆由痰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凉心之剂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惟以理痰顺气,养心安神,为第一义。导痰汤加茯神、人参、石菖蒲。

 先贤南宋蔡季通《睡诀》曰:“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晦庵以此为古今未发之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