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机动车道, 一条国内最长的慢行隧道…… 今天,珠海市民万分期待的 板樟山新增隧道通车啦! 今天上午,板樟山新增隧道举行通车仪式,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市政协主席陈洪辉,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英出席通车仪式。 上午8时20分,郭永航宣布:板樟山新增隧道开通! 简短的通车仪式后,市领导与市民代表一同乘坐电瓶车体验新增慢行车道,隧道建设单位的建筑工人代表乘坐大巴车体验新增机动车隧道。小布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还在慢行隧道口拍照留影,纪念第一次体验慢行隧道的时刻。
隧道内部有何亮点? 车行进出隧道有何变化? 通车前夕, 小布已现场提前探营, 奉上新鲜热辣的Vlog, 带你一起“抢鲜”体验 机动车隧道和慢行隧道! 日通行能力提升至15万辆次 板樟山新增隧道工程,在既有隧道两侧新增了三条隧道,分别为:
两条机动车隧道设计时速70千米/小时,通车后与既有板樟山隧道共同组成双向八车道,通行能力提升至15万辆次/日,将大大改善迎宾路南北交通的瓶颈问题,有效缓解珠海东部城区的交通压力! (车行隧道) 开通前夕, 小布也驱车提前体验了 板樟山新增隧道。 驾车以60km/h(限速70km/h)的时速进入隧道后,路面十分平稳,内部空间敞亮,两侧的白色墙面十分简约。隧道内部还设有多个紧急停车带,上方设置有交通指示灯。 从进入隧道到出来隧道口,1.2分钟便跑完了1.2千米隧道全程。 ![]() 3D手绘、巨幕投影十分惊艳 板樟山新增隧道的慢行隧道长约1235米,是珠海第一座独立设置慢行系统的隧道,也是现今国内最长的慢行景观隧道。 在满足慢行交通功能的条件下,慢行隧道还按照“安全、舒适、美观、经济、有特色”的原则进行了艺术创作。 一走进慢行隧道,最亮眼的就是顶部的3D手绘,仿佛隧道外的蓝天、白云连同飞鸟、热气球、航天器都延伸进了隧道内,完全没有传统隧道的逼仄之感。 隧道两侧每5米一盏照明灯,将内部空间映照得敞亮不已。放眼望去,46个电子灯箱和10个电子显示屏均匀分布两侧墙上。 来到隧道中段,长达50米、高4米的巨幕投影如画卷般铺展于两侧。伴随着音乐声,40个投影灯所投射出的海洋景象和珠海城市风光一一在眼前掠过。 走累了,每隔200米,慢行隧道设有供市民休憩的“站点”,配有长条扶椅、绿植和垃圾桶,停下来休整的时间也不无聊。目前配套的休憩站点有6个,未来还将根据市民需求情况增设。 除了步行,市民还可以选择踩上单车,骑行于隧道内,凉风习习,丝毫没有隧道外的燥热暑气。这都归功于隧道先进的轴流通风技术,洞顶风道板上每隔15米就有一处通风口,让市民在穿越板樟山的同时,可以享受如同中央空调般的凉爽体验。 如此惊艳的视听享受, 小布掐指一算, 这条超长的慢行隧道有望成为 珠海新晋的网红拍照打卡点哦! 慢行隧道投入使用后, 将彻底改变行人、非机动车 不能走板樟山隧道的历史。 以后, 从拱北金钟花园散着步, 骑着单车就能到柠溪, 极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和出行。 ![]() 可直通板樟山公园 从慢行隧道南端出来,小布还在一侧发现了一条长长的、通往山上的阶梯步道。 这条长约300米的阶梯步道,将与现有板樟山公园步道连接,届时市民从慢行隧道出来后就可直接登板樟山公园啦! 目前,该阶梯步道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7月初即可完工对市民开放。 ![]() ![]()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板樟山新增隧道的开通,是完善城市路网格局、推动交通内畅外联的民生举措,也是珠海市委市政府持续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生动写照。 当天仪式上,珠海还提前向全市征集了20名市民代表参加通车仪式,见证这一通车时刻。 “听说可以报名参加通车仪式,我立刻就报名了,想来现场见证!”家住吉大竹苑社区的李俊杰说,板樟山隧道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这次隧道变身八车道,有望大大缓解交通拥堵压力,他十分期待。 说起板樟山隧道,市民张良斌很有感触,“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隧道开通的消息,看着它一天天推进,内心很感慨、很期待!”参观了慢行隧道后,张良斌直言,没想到慢行隧道内部这么漂亮酷炫,周末一定要带着家人来散散步。 新增隧道通车后, 车辆应该怎么通行? 司机朋友们注意了! 由南往北(拱北-新香洲) 进隧道(过隧道南公交站后)时,内侧三车道只能走旧隧道,外侧两车道只能走新隧道,新旧隧道之间如实线则不可变道; 出隧道时,旧隧道只能直行、不可右转,新隧道可直行、可右转往柠溪路方向。 由北往南(新香洲-拱北)隧道 进隧道时,内侧第一车道只能进旧隧道(实线),由翠微路过来车辆只能右转进新隧道。 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总工程师李群表示,新增隧道通车后,后续交警部门还将根据实际车流情况适时调整通行规则,市民朋友根据现场交通标识有序通行即可。 这条慢行隧道美爆了有木有! 心动不如行动 , 快约上小伙伴去走一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