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端午三千年浪漫粽子香 ——2020庚子鼠年端午感怀 文|01一线 “香草美人”意象是屈原抒发自我情du感的基础意象。屈原的《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它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并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洁身自好,一心想追求开明民主的政治,然而事与愿违,他只好借助“香草美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同时也是屈原自身高洁品质的真实展现,是屈原对其“理想国”的构想和无限向往。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香草”代表了屈原的美好心灵,代表了他的洁身自好,代表了他的高尚情操,表明了誓死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自己人格清白的决心。“香草美人”本来就是一种向往美好却不能实现的依附。因此,屈原在挫折中不由自主的表现出一种“香草美人”情结,以“香草美人”自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体现自身品质的高洁,情操的高雅。 2020庚子鼠年端午之际,读《离骚》而感怀诗一首,包括6月13日抒写的律诗3首,都是表达对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屈原的尊崇和应汲取的家国情怀。 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来,她集善、贤于一身,纵贯古今而不衰。屈原投江之忠,芦衣顺母之孝,卖狗嫁女之廉,苏武牧羊之节,曾子杀猪之信,宁死不降之义,程门立雪之敬,扁鹊拒封之谦,廉颇相如之和……无不感天动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这位“香草美人”。 楚国大地的惊雷, 揭开了时代滚滚春潮。 阳光雨露下的自然, 养育了楚天伟岸的香草。 时代绝唱合着春雷, 催生了一代“香草美人”。 高尚情操的“香草美人”, 疾恶烂泥尾巴的腐朽类, 多次以她高洁的心灵进宫劝谏, 可是没能打动皇宫的主人。 她被驱除流放宫外, 从此隐身楚天山河。 一脑长发,满肚气壮, 从此孕育了楚辞篇章。 《天问》是楚天的咆哮, 《离骚》是山河的悲壮。 俊雅奔放的《九歌》、《九章》, 是轻歌妙语和浪漫的楚腔。 高洁唯美的诗行, 似千秋日月的闪耀! 文思泉涌的笔锋, 如干将、莫邪和太阿剑的光芒。 楚辞的“香草”是君子的德行, 楚辞日夜挂念的君王“美人”。 楚辞屈原本心“美人”, 成为了宋玉的老师, 成为了司马迁的榜样, 成为了李白的知音, 成为了是郭沫若眼中的巨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浴兰汤兮沐芳, 华采衣兮若英。 “美人”佩戴、沐浴、饮食, 无处不带香草。 面对自然有淫风恶雨, 经不住自然的侵袭, 所有的芳草而竞相变节变质。 唯“美人”感慨长叹: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香草美人”历久弥芬: 惟兹佩之可贵兮, 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 芬至今犹未沫。 “香草美人”, 真实的美与爱。 美在高洁,爱在祖国。 如今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如今的一个节日,一种精神, 千百年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百姓所爱戴。 端午的艾叶,是她的飘香, 端午的粽子,是她的体美。 然香美不过《天问》, 那岂是凡间能有的思量。 天地何来?自然之道? 《天问》是广博亘古神话之华章。 香飘三千年的箬叶粽啊, 你追逐“香草美人”的无限灵光, 一年一年地致敬之行, 穿越千年国粹的古韵悠扬。 香飘三千年的箬叶粽啊, 你是在追寻“香草美人”, 追寻他的浪漫,品格和思想, 追寻他高洁唯美的诗行! 香飘三千年的箬叶粽啊, 你挽诗歌之凤凰, 筑精神之食粮,净品行之高洁, 而理爱国之思想, 同天地日月之久长。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设备技术、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技术。个人辞条列入大型文献《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编委。 |
|
来自: 01一线 > 《01一线原创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