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总爱问为什么, 如何应对孩子逻辑思维敏感期?

 骄阳飞雪 2020-06-24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碰到很多小朋友,因为本身就比较喜欢小孩子,很快,我就会和他们打成一片。那长时间接触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小朋友就是一个天生的“话唠”。为什么那么说呢?因为他们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怀孕的时候,他们会问我“阿姨,你肚子是有宝宝了吗?”“宝宝是怎么来的呢?”“他以后会不会很爱哭?”原本他们在沙发上很安静地看着故事书,因为看到了一头牛在吃草,他们又会问“牛怎么是吃草的?它们不吃饭吗?”“牛吃那么多草怎么消化的,我们也可以吃吗?”万一让他们看到了《动物世界》,那可不得了了,一直到节目结束,嘴巴都是喋喋不休的“大象会不会哭?”“为什么小象一出生就会走路了?”

点击加载图片

当然,年轻的家长朋友们一提到这个的时候,马上就会翻白眼,自己有时候还会在想:我生出来的是孩子还是十万个为什么呀?还有的家长索性就不给他们看一些关于自然科普的节目和书籍。那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爱问为什么是因为孩子正处于“逻辑敏感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我们更加耐心地帮助孩子们去思考和分析世界,这对他增长见识和养成发散性思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然而,什么是“逻辑思维敏感期”众所周知,通过这样不停地提问去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逻辑思维敏感期”除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他们好奇的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丰富孩子的知识。只有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提高孩子逻辑思维的积极性。只有见识多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发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点击加载图片

有一位自然科普作家,从小引领孩子观察生命的全过程,去体味生命的多彩,是一件有意义且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逻辑思维的事。在《发现一只死鸟》中,他分别从四个角度去阐述了生物一生的全过程,并在其中插入了许多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的配图,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去了解生命探索历程。家长们可以在和孩子读这类书的同时,和他们一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疑惑,用自己的积极性去影响孩子的思维提高。要坚信,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借以科普书、动画书等工具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点击加载图片

其次,在帮助孩子度过“逻辑思维敏感期”时,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第一、性别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我们知道,人的大脑通常被分为两个半球,普通人的脑容量、脑部结构大抵都是一样的。但因为男女性别的不同,其中也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前连合大小存在差异。前连合主要由连接旧皮质的神经纤维构成。所谓旧皮质,指的是那些在进化上发育更早的皮质,它与人的本能行为和情绪波动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女孩子的这个部位要比男孩子包含的神经纤维多,所以,女孩子在情感反应方面会比男孩更敏感,情绪活动波动更大。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我们在进行逻辑思维培养时,对待女孩应该要更加温柔并且更有耐心一些。胼胝体的形状不一样。胼胝体是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新皮质纤维,它负责左右脑的信息交流。女孩的胼胝体后部比男孩的大且呈球状,男孩的较小且呈管状。胼胝体后部是用于观察细节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孩子要比男孩子细腻的原因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培养男孩的逻辑思维时,要更注重他细节方面的培养。颞平面的大小差异。而且其差异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孩为什么会比男孩能说的原因。那在培养逻辑思维时,我们应当对男孩的表达给予更多的鼓励。

点击加载图片

那么第二、不要错过儿童学习的黄金时机,上面我们提到过孩子的“逻辑敏感期”出现在3到4岁这个阶段,那其实,在孩子的13岁之前,都是大脑发育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内,只要是通过学习引起的思考,都会促使孩子的神经突触快速形成。也就是说,13岁之前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打造孩子大脑的过程。当孩子们怀抱着好奇的心态,向我们提问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时,父母们都应该重视起来,这就是孩子给我们发起的——他的大脑需要得到发育的信号。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信号。只有科学了解孩子的学习的最佳时间,合理培养孩子,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加载图片

最后第三、避免“过度早教”。相信许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在我的朋友之间,就有一位在孩子才六个月的时候,就给他购入许多英语早教课程,还有益智类玩具。要知道,过量的早教只会弊大于利,甚至会损伤孩子的大脑,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东德女子大学儿童的学科就儿童接受英语教育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对没有接受过正式英语教育的4岁和7岁儿童进行实验,对他们分别进行了每天8遍、每遍30分钟的各种形式的英语教育。实验结果发现:7岁的孩子通过歌曲和动作就能够很快地理解歌曲的意思;相反,4岁的孩子虽然能够跟随着歌曲一起做动作,但是理解不了歌曲的意思。从中我们发现,4岁的儿童在接受启蒙的时候其实并没有7岁的儿童反应能力好。

点击加载图片

总而言之,这也就告诉我们,并不是过早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就会比别的孩子学到的更多。相反地,过度早教会容易形成压力,从而损伤大脑,而且还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所以,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逻辑思维敏感期”出现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科学地引导和培养。但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性别不同、个体不同,父母采取的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做适当地调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对孩子进行过度的脑力训练。只有在合适的阶段对孩子进行认知、情绪和身体等促进大脑发展的教育,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