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地处黄河下游,渤海、黄海之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东历史悠久,春秋战国为齐鲁两国之地,为儒家文化的诞生地,历代均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十分发达的地区,明初正式建省,因处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山东,现省会为济南市。 山东最早为地理名词,金代设山东东西两路才正式为政区名。明代山东建省后省域较为稳定,现在山东也是我国经济大省,省内城市化进程颇快,尤以济南、青岛为最。进入新世纪,青岛、济南市区均得到了极大扩张,其中山东这个县撤销划入了青岛市区。 胶南为山东省旧地名,曾为县、县级市,现在已经撤销并入青岛市黄岛区。胶南位于山东半岛西南,地处胶州湾畔、黄海之滨,为历史悠久之地,最早的“琅琊”就位于此,曾是越国国都,而东武(今诸城)、开阳(今临沂)到汉朝时才称琅琊,唐以后建制废置千年,新世纪撤销的胶南为民国时由胶县、诸城析置演变而来。 胶南,春秋末、战国初属越国,越王勾践灭吴后于公元前468年迁都琅琊,此琅琊就为今琅琊镇夏河城。楚灭越后,琅琊为楚国之地,战国后期属齐,有琅琊邑、安陵邑,秦灭六国后设琅琊县,为琅琊郡郡治。 西汉时,琅琊郡迁治东武(今诸城),到东汉时琅琊郡改为琅琊国又迁治开阳(今临沂),琅琊县仍为琅琊郡、琅琊县所辖,此后治于今临沂的琅琊郡沿袭至唐朝、北宋,而现在琅琊也多代指临沂。 琅琊县自秦所设,到晋时县废,隋朝设丰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琅琊县,唐初琅琊县并入诸城县,琅琊县成为历史,而此后千年胶南并无统一建制,唐代分属密州(高密郡)高密、诸城两县,北宋分属京东东路密州诸城和胶西两县,金时分属山东东路密州诸城、胶西两县,明朝分属青州府诸城县、莱州府胶州,清朝时仍分属诸城、胶州两地,诸城仍为青州府所辖,胶州1904年升为直隶州。 民国初废州为县,胶南地分属胶县、诸城县,抗战时期成立藏马县,解放战争时期成立胶南县、胶河县,新中国成立时胶南、藏马两县均隶属于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50年山东省调整行政区划,胶南、藏马、胶河三县均属胶州专区,1953年胶河县撤销一部划入胶南县。 1956年初,胶州专区撤销,胶南县划归昌潍专区,同年藏马县撤销大部并入胶南县,胶南县域自此较为稳定。1958年,胶南县改隶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区,1978年又划入青岛市,而此前原属胶南县的辛安、薛家岛、黄岛已于1976年划为昌潍地区县级黄岛革命委员会,1978年黄岛也划入青岛市为青岛市黄岛区。 1990年,胶南县改为县级胶南市。2012年9月,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撤销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胶南建制撤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