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胶南建县”的设想,灵山卫请求仿效海阳和荣成之例

 胶东故事会 2021-03-05
“胶南”,作为一个区划概念,指的就是2012年与黄岛区合并之前的“胶南市”(前身为胶南县)。这个“胶南”,始设立于上世纪中期,其辖区主要从原胶县(南部区域)和诸城县(原藏马县片区)划出。
由此可见,“胶南建县”的时间其实并不算长。不过,虽然正式建县的年代较晚,但在历史上,“胶南建县”的设想和呼声却早已出现。查询史料不难发现,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位于胶州之南约百里处的灵山卫城中,当地士绅曾多次公开向朝廷上书,请求“单独建县”。
严格来说,这次历史事件称之为“灵山卫建县”的设想更为恰当。因为,灵山卫虽然在方位上的确是地处“胶州之南”,但当地所谋求建立的“县”,跟后来的“胶南县”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两者在地理位置上重合,为了方便阅读,因此标题和内容姑且称之为“胶南建县”的设想。

(现在的灵山卫街道)
1、裁卫设县
在当时,之所以会出现“胶南建县”的设想和呼声,主要与灵山卫的历史地位有关。
众所周知,明代实行“军民分治”,在地方广设卫所,寓兵于农。相对而言,内陆的卫所战事较少,比较轻松,后期逐渐淡化;而沿海的卫所大多有备倭的任务,终明之世,一直保持着特殊的地位。
不过,到了清代之后,因为形势的改变(清朝闭关锁国,日本的德川幕府也采取类似政策,因此清代中前期,海防压力不大),沿海卫所的功能也变得弱化,朝中多有主张裁撤的观点。
在胶东地区,顺治朝时期,清廷就裁撤了一大批“所”,不过“卫”仍然保留,只是废除了明代的军户世袭职官,将卫的世官指挥改为“守备”(流官),并且不再由省都司管辖,而是由就近的府管理。
以灵山卫为例,清廷改派守备之后,灵山卫就近归莱州府管理。而当时莱州府还下辖二州五县,因此在理论上,当时灵山卫的地位与“县”相埒。
这种地位,使得灵山卫在钱粮收支、科举考试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以科举考试为例,莱州府的府学名额,大致是在州县(卫)之间平均分配(相差不大)。而灵山卫的辖区有限,人口较少,升学比例自然就要高很多。
比如,《清实录》当中曾记载有一段山东学政李因培的奏折,说:
“莱州府之灵山卫,辖三十七屯一所。每屯卫籍,实仅数家。应试文童,最多二十余人。武童十余人。进额、文武各八名,未免太滥。嗣后请各减三名,取进五名。”
这段记载的年代虽然已经是在灵山卫裁撤之后的乾隆朝(可能短时间内还延续之前的名额分配),但其中体现出的“地位优势”,则是相当明显的。
因为卫的功能弱化,地位又超然,喜欢推行新政的雍正帝即位之后,就准备进行一番调整。
雍正时期对胶东卫所的调整,简单来说,就是“裁卫设县”四个字。而朝廷的本意又是节约开支(卫的辖区虽然小,但也有一套完整的“县级”管理班子,开支并不小),因此,要裁撤的卫有很多,但新设县的名额却比较少。

(《灵山卫志》中的位置示意图)
2、地方博弈
胶东沿海众多卫所当中,谁裁撤?谁设县?决定权在清廷中枢,而建议权在地方大员。由于中枢很难实地了解情况,因此地方大员的建议就尤为关键。
起初在雍正四年,山东巡抚陈世倌就曾奉命考察“裁卫”一事,当时胶东沿海卫所都纷纷上书,请求保留原有地位。陈世倌感觉此事比较棘手,就向清廷中枢建议“留边卫、固海防”。兵部回文表示同意,“裁卫”新政暂停实施。
不过,到了雍正十一年前后,朝廷重新想起此事,这次任命河东总督王士俊前来巡察。
王士俊接到任务之后,很快下令相关州、县、卫各自上报基本情况和裁改建议。而这也让“裁卫设县”成为州县官员与卫守备之间的一场博弈。
州县官员的态度基本相同,都是“直接裁卫,不必设县,卫的辖区合并到就近的州县即可”,因为新设的县势必要分走相邻州县的一些地盘。比如,时任莱阳知县就“遽拟并(大嵩)卫于莱”。他的意思,用现代通俗话来说就是:“还叨叨什么,大嵩卫巴掌大的地方,直接撤了,合并到大莱阳县就行了。”
莱阳知县是这么想的,但大嵩卫的人并不答应,时任卫守备的李自遂也很不满意(感觉对方没有与自己沟通,缺乏尊重)。因此,他顺水推舟,支持本地人的呼吁,向王士俊陈述“大嵩卫建县的必要”。最终,王士俊也向清廷建议,认为:莱阳县辖区过大,管理不便,大嵩卫城距离莱阳县城太远,应该单独建县。于是,就有了后来大嵩卫改设海阳县之事。
实际上,卫的守备属于流官,并不是当地人。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个人的待遇能够落实,面子得到尊重,是裁是留,本无所谓。有的守备,如大嵩卫守备,会为建县积极出力。但有的守备,就不太上心。

(灵山卫的老胡同)
而时任灵山卫守备的李兆英,对于“建县之事”就不太上心。清代后世修撰的《灵山卫志》对他评价很差,称:“卫官李兆英不谙文事,为胶州知州王维所绐,许其借力改补营弁,因而矫拂舆情,扶同阿比,会议裁并。”
也就是说,灵山卫守备李兆英提前与胶州知州王维谈好了个人待遇问题,后者承诺找机会在军旅中给他谋求一个更好的位置。因此,在上级征求意见时,李兆英就附和了胶州知州的意见,同意将灵山卫裁撤,合并到胶州。
《灵山卫志》毕竟是书面文章,言语用词还有顾忌。而在当时的灵山卫城中,恐怕本地人彼此聊天时早就把李兆英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过,同意裁卫的公文毕竟已经报了上去。灵山卫的人得知之后,虽然满腔怒火,但也无力改变局面。最终,卫被裁撤,这里成为了胶州的辖区。
值得一提的是,灵山卫裁撤之后,原守备李兆英的待遇并没有得到解决,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掉空里了”。在记载此事时,《灵山卫志》将之暗喻为“恶有恶报”。原文载:
“雍正十三年,卫裁。守备李兆英进退失据,寄寓州城。资斧缺,诣州守,请如所许。守背之,穷窘忿怒,持刃往,欲自刭于州庭。守惧,和解之,缓其请。未几,守以痼疾终。备失所依,遂流落不知所终。”
上述的细节听起来有些夸张,真相是否如此?没有详细考证。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当地人对李兆英的怨恨,肯定是真的。
实际上,在胶东沿海众多卫当中,能够设县的只有大嵩卫(改为海阳县)和成山卫(改为荣成县)两家而已。其余像威海卫、靖海卫、鳌山卫都被裁撤,灵山卫并非个例。只是别的卫或许都曾尝试争取,而灵山卫守备李兆英却直接同意裁卫,这或许是当地人不满的主要原因吧。

(灵山卫南门里的牌子)
3、建县尝试
卫虽裁撤,但当地人耿耿于怀。十多年之后,乾隆十一年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到沿海视察,灵山卫人抓住机会,向他递上呈文,请求仿效海阳和荣成之例,将灵山卫单独建县。
在呈文中,当地人列举了建县的理由。最核心一条就是:灵山卫距离胶州城、诸城县城都很远,管理不便,徒增虚耗。以缴纳钱粮为例,一车粮食从灵山卫运送到胶州城,来回将近两百里路,运费几乎超过粮食本身的价值。
考虑到多数上司偏好做选择题而非判断题,因此,灵山卫人在上书时,并没有说“非建县不可”,而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将胶州的清军厅(同知,为知州副职)驻地移到灵山卫城,就近处理钱粮学校事务。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将灵山卫划为一个副州级的园区,独自进行管理。

(现在地图中灵山卫的位置示意)
收到呈文之后,喀尔吉善下令胶州方面对此事重新调查。时任胶州主官对此事自然消极,就采取了官场常用的“磨”字诀。一来二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灵山卫的“建县”设想最终不了了之。
清代灵山卫建县的设想虽然没有实现,但当时在呈文中说的理由,确也有些道理。比如“灵山卫距离胶州城和诸城县城都很远”这一点。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胶南之所以建县,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只不过,后来设立的胶南县,将县城驻地选在了王戈庄附近,并没有定在灵山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