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列入世界非遗的端午习俗,苏州是最重要的四大传承地之一

 吴越尽说 2020-06-24

粽叶飘香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等,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

苏州市端午节的传统民间习俗,与其他地区不同。苏州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对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纪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成为了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虽然有些活动与其他地方的端午活动并无太大区别,但其细节却体现着苏州特有的水乡风情。

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端午节的四处重要传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苏州端午习俗究竟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伍子胥公祭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是祭祀早于屈原206年的伍子胥。如今,“祭伍子,迎水仙”成了吴地端午的重要内容。伍氏后人都会在端午聚集苏州,祭祀仪式后,伍子胥后人和百姓争相往河中抛扔粽子,放生泥鳅和河蚌,场面蔚为壮观。






龙舟竞渡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胥门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诗人邵长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到清朝,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地点众多,“龙船,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






端午吃粽子


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苏州传统粽子口味只分为5种,赤豆粽、红枣粽、白水粽、灰汤粽、肉粽。每到端午节前夕,在苏州小巷深处,朱门半掩,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或者就在弹石路边,小藤椅几张围拢来,满目青绿的箬叶,糯米的晶莹,傍晚,就飘来了香气,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艺,味道咸淡,卖相如何,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




端午吃五黄


在端午民间习俗除了吃粽子外,就数吃“五黄宴”了。吃“五黄”是江浙一带民间的习俗。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为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

说到雄黄酒,那跟苏州真的关系极深。民间传说白娘子在端午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杀许仙。这个故事原形《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在明朝苏州人冯梦龙写的《警世通言》里第一次出现的。






悬挂菖蒲


苏州人家端午节在家门口一般都要挂艾草、菖蒲、大蒜,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许多家庭还要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和大蒜让孩子随身携带。苏州人用菖蒲、艾草、蒜头来去除各种毒害,是有科学根据的。艾草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杀虫。




挂香袋


苏州民间在端午节期间有“挂香袋”的习俗。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




悬钟馗像


苏州端午习俗中一项内容是家里悬挂钟馗像,而且在五月要挂整整一月之期。如果原先中堂挂了其他诸如山水花鸟福寿图,这时就要暂时取下,等到一个月过后钟馗像取下时再挂。家中桌上还要瓶供蜀葵、石榴等物,号为“端午景”。




穿五毒衣


在苏州,端午节宝宝要穿五毒衣。五毒衣是用杏黄色布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有衣服也有肚兜。五毒衣上面分别印着蛇、蛤蟆、老虎、蜈蚣、壁虎五种毒虫。农历五月份,江南地区即将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湿热,蚊虫出没,人也容易长一些痱子、疖等,而小孩子抵抗力差,给他们穿戴这些衣服配饰,主要是希望孩子不受感染,寓意孩子身体健康。   




系长命缕


苏州民间有端午节佩戴长命缕的习俗。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由青、白、红、黑和黄五种颜色的线编织而成,这种长命缕通常都会编织得很长,以表达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将至

愿大家过一个有浓浓苏州味的端午节。



    《苏州地情》微信公众号

     2020-06-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