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青云计划# 名医简介:张琪(1922年-2019年),河北乐亭人,中医学家、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中医肾病专家,中国首届“国医大师”之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善内科,对中医肾病、肝病、心病、脾胃病、心系病、神志病风湿病、温热病、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善治各种顽固性疾病及疑难重症。研创的宁神灵、泌炎康颗粒、肾炎止血丸、肾炎消白颗粒、参地保肾胶囊、苏黄泻浊丸等新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先后出版《脉学刍议》《临床经验集》《张琪临证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8部。 【案例】顺气导痰法治认知障碍症 曹某,女,62岁 1991年7月6日初诊。 1年前患脑梗塞,有半身偏瘫,经治疗痊愈。近半年来逐渐表情呆滞,精神恍愡,记忆减退,常常饭后不久又要开饭,物品放在某处而忘记地点。思维迟钝,语言謇涩,呕吐痰涎,行动迟缓,步履困难,经常呆坐一处久久不动。查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 病属痴呆(痰浊蒙窍),治以顺气导痰汤加减。 处方: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胆星15克,枳实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菖蒲15克,郁金15克,远志15克,桃仁20克,丹参20克,川芎15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守方服用2个月,痴呆渐消,神情较前明显活跃,反应较前灵敏,语言亦较前流利,步履渐稳,经常主动到室外活动,后改用地黄饮子原方服用近5个月,病人病情大见好转。记忆力增强。遂停药,并嘱多参与老年迪斯克运动,以调情志,和气血。
【评析】病人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记忆力与注意力等下降符合认知障碍症的表现。首诊时以言審、呕吐痰涎、苔白厚腻、脉弦滑等痰浊之征为主,证属痰浊阻络,蒙蔽清窍而神机不爽。张老急则治其标,先给予化痰开窍的顺气导痰汤治之,药用半夏、茯苓胆星、菖蒲、远志化痰开窍;治痰必理气,用木香、陈皮、枳实、香附,理气解郁、健脾燥混;神为心主,心主血脉,用丹参、桃仁、川芎、郁金活血化瘀,和气血。痰浊得除,窍机始开,故病好转。由于年老肾衰,缓则治其本,后以地黄饮子补肾化痰善后。 认知障碍症简介:即俗称痴呆,多发于老年人,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是人体衰老的主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智能方面逐渐衰竭的疾病。开始表现为兴趣逐渐狭窄,记忆力进行性衰退,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新事物、新环境难以适应,继而丧失对时问、空间的定向力,以致糊涂不清,不知羞耻;有的表现躁动不安,甚则妄想、幻党等;有的表现精神抑郁,性情孤僻,语言减少,行动迟缓,智能减退。 认知障碍症,病变在脑,其本肾虚,多兼夹痰瘀内阻之标实。脑为元神之府,机灵记忆皆出于脑不在心。故脑病则机灵记忆俱乏,表现精神、意识、思维、生活能力下降。脑病涉及脏腑虽多,但与肾关系最为密切。盖肾藏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亦说:“脑为髓之海。”人至老年,肾精衰枯,无以化生气血,精血亏虚,不能生髓,脑无所养,诸窍失聪,智力减退,情志活动异常。《医学心悟》说:“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亦载:“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王清任解释说:“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忆者,脑髓渐空。”说明了老人认知症主要是由肾虚而致脑海失养所形成。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需问诊,可点击主页快问中医,按步骤详细描述病情,并拍一张舌面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