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龙舟战鼓响! 广东民间龙舟赛很旺,龙船划得非常热血。 划龙舟最燃的该是每条船上的灵魂鼓手了,因为整船人都靠他带节奏,不断擂鼓擂鼓!向前冲刺冲刺!争夺第一名。 往年端午,听到远远的龙舟鼓点声,心脏就嘭嘭嘭像被打了鸡血,忍不住想去河涌边挤一挤。 🐉🚣今年很多地方取消了龙舟比赛,我们只能“云擂鼓”代替了。 ▼点击下方音频,一起云擂鼓 (音频出处:无用文化) 端午擂鼓声声,最能鼓动脾阳。 鼓声主生发,能激发阳气,人就像被打进了一腔鸡血。所以古代打仗一定要鸣鼓开战,振奋士气。 食后击鼓,也是古人健脾消食的方法。 清代名医叶天士曾经记录一个医案:某人嗜睡,令市一小鼓,于床头击之,渐醒不复倦卧。 人经常昏昏欲睡多因为脾阳困顿,欲睡之时以小鼓击之耳旁,嗜睡渐渐就痊愈了。 天士曰:小鼓声最能醒脾,脾湿易困之人或可一试,有振奋精神之用。 鼓声是特别鼓动脾阳的声音, 击鼓是特别健脾的运动。 ▼ 所以脾虚、疳积的孩子,也可以买个小拨浪鼓玩。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脾阳虚,要适当增加一些运动——比如食后击鼓,因为脾,小劳才能运动。 鼓槌击鼓,咚咚发声,小孩子很喜欢,还能鼓动脾阳升发,久之胜过吃药打针。 一个“人体击鼓”的古方法: 鸣天鼓 这个方法据说是全真道士邱处机流传下来的。 《寿世传真》里记载:鼻息出入各九次毕,两手掌掩耳,以第二指迭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一先一后,共四十八声。 如图: 也可以这样: 我试了之后,推荐第一个两手拨弹的方法,真的很有龙舟击鼓感,脑腔内响咚咚的。 用“鸣天鼓”击鼓后脑,能去风池邪气(外来邪气、贼风最易进入脑后风池穴),升发清阳。 人湿气困顿、头重如裹、脑袋糨糊的时候,敲起来很灵效。 明天是端午,把这首“龙舟擂鼓”送给大家。 2020年对很多行业和人不太好。 端午阳气上升顶点,开启新一轮阴阳循环。 五毒月湿热困脾,但天地正气不容我们太过萎靡。
尽量安度下半年。 接收到“鼓”舞的朋友请一起“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