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政:我也曾是天真烂漫的贾宝玉

 赵小册 2020-06-24

▲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对于贾宝玉来说,贾政绝对是个严父。每次父子俩一见面,贾政总是责备多,表扬少;不是训斥,就是怪宝玉不好好读正经书。

以至于宝玉每次听到贾政叫他,不是“像孙悟空听了紧箍咒一样”,就是“像避猫鼠儿一样”,再不就是“像头顶打了个焦雷一样”。

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宝玉怕贾政,知道宝玉一去见贾政,八成就会挨训。

而贾政表扬贾宝玉的时候,也非常克制。比如在大观园题对联那次,贾政心里其实是非常满意的,可非常满意的表现也只是“拈着胡子点头不语”。

脂砚斋说,这已经是“严父大露悦容”的表现了。

还有一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秋家宴上,大家击鼓传花,输了的要说个笑话。没想到花偏偏传到宝玉手里,宝玉因为贾政在场,心里就特别忐忑,宝玉想:

“说笑话要是不发笑,又说‘没口才,连一个笑话都不能说,何况是别的’,这有不对。要是说好了,又说‘正经的不会,只会油嘴贫舌’,更有不对。”

你看这宝玉的心思和父子俩的相处也是很有意思了,像极了严父和孩子的互动。

贾政在一出场时就已经是一个父亲了,我们不知道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像宝玉这么大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们印象里贾政天生就是一副严父的样子,可是怎么可能呢。在没有做父亲之前,在青少年时代,贾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宝玉写“姽婳词”的时候,曹雪芹说贾政:“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可是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

天性“诗酒放诞”,就是喜欢诗,喜欢酒,性格放诞。放诞就是放纵不羁、不守规矩,就跟竹林七贤似的。这才是年轻时候的贾政,跟贾宝玉很像对不对。

贾母和赖嬷嬷,一个是贾政的母亲,一个是从小的仆人,她们都是知道贾政小时候的样子的。

贾母在贾政打宝玉的时候,跟贾政说:“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

赖嬷嬷也跟宝玉说:“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

可见贾政小时候也挺淘气,也经常挨打。只不过后来慢慢长大,就变成了我们眼中成年贾政的样子。

就如我们身边已经成年的哥哥或弟弟,小时候他们怎么淘气我们也是知道的,可如今他们在子女面前,也俨然是一幅贾政的模样。

贾政的变化也是如此,小时候有父亲给他提供优渥的环境,也有父亲的严加管教。

可是长大了以后呢,贾府这一房的家业都要靠贾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大家子人怎么办。整个担子都担在了贾政这个当家人身上。

不督促宝玉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贾府在宝玉这一代没落吗?如果再不靠科举起家,贾府眼看着就要败了。

要是宝玉的哥哥贾珠还活着,贾政也许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贾珠好学上进,各方面都很优秀。如果有贾珠在的话,那贾珠这个长兄就可以承担家族责任,而宝玉这个幼弟也就可以顺着自己的性子“岁月静好”了。

可贾珠年纪轻轻就去世了,那这个家族不指望宝玉,能指望谁?

所以贾政对宝玉也只是爱之深、责之切而已。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是跟自己没关系的人,才不会要求这么严呢,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是更好。

所以贾政就如同现在千千万万的中年人一样,他们担着家庭的重担,在职场上,在生意场上,在外卖的路上,或者摆摊的摊子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负重前行。

而这些人在小时候也都曾像贾宝玉一样,曾经天真烂漫,曾经无法无天。

说到底,每个中年的贾政也都曾经是少年的贾宝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