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先生觉得执笔方法不重要吗?看看他用哪种方法

 悠闲龙夫 2020-06-24

https://www.360kuai.com/973b8356227437e3d?djsource=Rwhi4U&refer_scene=0&scene=1&sign=360_36e79513&tj_url=973b8356227437e3d&tmprtp=expf%3Dcomindexh2043&uid=ef5fdc6bd6cd8e3254fe6ba224b688b6

关于执笔方法,启功有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启功,“先生,写字时用什么样的执笔方法好啊?”

启功先生反问到:“你吃过宫保肉丁吗?”

那人糊涂了,答:“吃过啊!”

启功先生看着他,又问:“你吃宫保肉丁时是怎么拿筷子的?”

“没想过。”那人更懵了。

“是啊,等你想好了怎么拿筷子,肉丁要被别人吃光了。你怎么拿筷子就怎么拿笔,自然宽虚就好。”


对于这个故事,不同的的人有了不同的解读。

有人说根据启功先生的说法,执笔应当象拿筷子一样,用三只法。这类人也是很神的,他不想想毛笔跟筷子是不一样的。筷子有两根,要有一个指头把两根筷子分开。到拿毛笔时那个指头放到什么位置呢?

很显然,这个拿筷子执笔法,肯定不是启功先生的执笔方法,他执笔向来都是五指双苞式。唐代书法家韩方明记录了“历锺、王以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旭”的永字八法和执笔方法中的执笔法。


其中记录了五种方法,唯有五指双苞法被称作“妙无可加”,其余四种都被作者成为“慎不可效”,或“非书家流所用”。

同时,这种执笔法是最符合现代书写环境的,便于使用中锋。至于席地而坐,左手执卷,右手书写的情况。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拿东西试试,并不是三指就可以垂直纸面的。很不赞同这种说法,其一单钩拿笔的图画记录,都不是正在书写的,只是拿笔待写。还有很大程度上也有“摆拍”的可能,摆拍和实际也是不一样的。

还有人说,启功先生说的意思是拿笔没有固定的方法,怎么舒服怎么拿,怎么方便怎么拿。试问第一次拿笔写字有一种方法是舒服的吗?不用说毛笔,刚开始拿什么都是不得劲的。初学执笔,横竖都别扭。不但执笔,墨也不合适,纸也不合适,统统都不合适。


拿筷子的当初也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方法不管它正确与否,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换一种方式又会同第一次拿筷子一样不舒服,所以这并不能判断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否最适合这个人,只能说这个人习惯了这种方法。当这个习惯动作不是最科学地适合这个人时,就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跟孩子们上学的各种学习习惯一样,好习惯会受益无穷,坏习惯能让人惨不可睹。

拿筷子是可以随意,拿笔决不能随意。拿筷子目的只是为了夹到菜,不必讲究夹到什么状态的菜,也不将就以怎样的形式放到嘴里去,所以一切能夹到嘴里的方法都可用;执笔不但要能写出字,还要写好字,写出一定的效果,也有一定的标准。同一种的手法腕法用不同的执笔方法得到的墨迹都不相同,要使文字能够被正确表达,绝不可以随意选择执笔方法。


特别是临帖时,临谁的法帖一定要选择所临法帖的原作者的执笔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法帖中所用的笔法。不然用甲的方法去效仿乙的动作,肯定是不能深刻地体会其中奥妙的。

曾经提出“把笔无定法,务使虚且宽”的苏大学士,所用的执笔法也是五指双苞法,与启功先生的执笔方法是一样的。并且在下文中强调了笔杆上下象垂线一样,才能算做笔正。况且唐宋时期是比较重视执笔方法的,对执笔方法的记载也是比较统一的,都以正锋为要。苏轼总不会逆源流而为之吧,就算耍个性,也只是代表他自己的主张,从而更说明了执笔有法的传袭。


从魏晋开始,执笔一直都是被重视的。卫夫人就提到“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张旭回答颜真卿攻书之妙的问题时也说,“妙在执笔”。还有元朝郑枃说“夫执笔者,法书之机健也。”执笔的重要性是清以前各大书家公认的,怎么会没有规矩?

启功先生用拿筷子比喻执笔,无非是说运笔过程中,执笔不能拘谨,要灵活。指实掌空也是所有书法大家的共识,只有把笔宽虚才能使手指运笔自如。


同时启功先生也透露出书写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笔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字上,就如同夹菜时不把注意力放在筷子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菜上。

不管是拿筷子还是拿笔,拿的方法是用之前就定下了的,不是到临夹菜时才想起来我该怎么拿,这样就晚了。夹菜时之所以不用考虑筷子是因为以前用熟了,所以可以只盯着菜了,否则,一犹豫,肉就被别人吃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