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事旧人】你不知道的大学饭菜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你不知道的大学饭菜

文/王成海

与朋友或同事的谈笑间,往往就会回忆起过去的一些事。今天谈到了昔日的大学读书生活,我说对于大学,值得我留恋的地方太少太少,唯一能触发我记忆的是那时学校的伙食。至今想起仍满口生津,香味犹在。

二十一年前,侥幸从农村逃离的我,揣着母亲从鸡屁股里抠来的些许小钱走入师范大学。吃腻了初高中的“猪泔狗食”,大学的饭菜简直就是“珍馐佳肴”,它的质量之高、价钱之廉、味道之美,都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早餐是相对简单的,一般是两种稀粥:小米和大米粥;外加馒头、花卷、油条、油饼、油炸馒头等;还有一些各式咸菜和酱豆腐。学生可依据个人的口味选择去买,但无论那样都很便宜,一份粥二分钱,一个花卷或馒头都是三分钱,油条、油饼、油炸馒头等都是五分钱一个,酱豆腐是二分钱一块。按我们的饭量而论,一份早餐最多一角钱就能搞定,如果感觉太奢侈,五分钱就可以吃饱。

午餐和晚餐一般较丰盛,也没有太大区别。除了早餐的食品全部具备外,主食方面另加了大米、烙饼、馅饼等,最主要的是副食,每顿最少有七八个菜,多的时候能上十多个,现在我已经把许多菜的名字忘记了,唯独最大众化也是我最喜欢的过油土豆片不能忘记。金黄的颜色,均匀的刀法,褐色的菜汤,不甜不咸充满香气的味道至今令我回味。这是所有菜中最便宜的,一份两角,我几乎每顿都吃它,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点咸菜或稀粥,一顿三四角钱就足够了。那时我们师范生国家每月有十八元钱的生活补贴,像我这样的男生自己另外再添加八九元钱就够一个月的伙食了。而那些女同学们大多花不完,于是一些爱在女人面前卖弄的男同学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她们的救济。没过按照我们国人“礼尚往来”的习俗,这些男同学也得用瓜子、糖块或看电影来补足人家的损失。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食堂还没有承包给个人,每在开饭的时候,食堂的工作人员就把好几大盆饭,早早放在了一溜桌上,他们身穿统一的白色工作服,一字排开,学生过去选择好了菜,交给人家钱票,他们就是狠狠的一勺。那个勺头又大又深,一下就能把一个不大的饭盆舀满,如果你拿的是个大饭盆,师傅们看见一勺饭放在里面还不算多,就会给你再加半勺。我们发现了师傅们的这些特点后,尤其男生饭盆换得越来越大,有的同学的饭盆快要赶上了洗脸盆。

大约是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食堂进行了改革,全部承包给了个人,饭食的种类更多了,价钱也突然涨了起来,质量却下降了,同时饭菜渐渐变得汤多菜少了。国家那时尽管给我们的补助増到了四十二元,但我们自己得拿七八十元才能勉强应付一个月。这时的师傅可不像以前的了,他们拿着一个几乎没有深度的勺子,当你要打饭的时候,他们把勺子举的老高,像变杂技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在你的饭盆,好多时候那点饭连盆底都苫不住,只能再来一份。跟以前相比大概每份饭不及原先的三分之一。

这几年因工作之缘故,不时返回母校住上几天,学校的食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里面的买饭也全没有了过去的丝毫痕迹,饭菜按一定的类别分了好多个区,品种更是丰富的不胜枚举,付钱全部换用了打卡机,又省事又方便,吃饭的人再不用带餐具,食堂里面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餐具。但每一分的量仍然少而又少,价格却早变成了原来的十几甚至几十倍。大概最便宜的是酒盅大小的一碗稀粥了,那也得五角钱,我一同事曾经站在窗口没用换碗让人家连着舀的喝了五碗,直到把卖饭的师傅喝的大笑,我的同事也不好意思了才住口。

我后来暗暗盘算了一下,现在每顿饭最少也得七八元钱,一天没有二十元是没办法度过的。这样一个普通学生每月伙食费最少也得六百元,如果再在其它方面花销一点,一月一千元也不充裕。这大概也是农村子弟念不起大学的一个原因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