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小说叫《名利场》,我们人生在世也是在名利场中游弋,在名利面前大部分人都是醉心的和趋之若鹜的。但在追求名利的时候要把握住一个尺度,只知进而不知退、只知争而不知让,倒霉的事情会接踵而至。 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给世人发出警示:
译:保持盈满的状态,不如及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成就,低调收敛,是自然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物壮则老”是典型的道家思想,就是说无论什么事物发展到顶点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月圆之时也是月缺的开始,花开的最盛大的时候也是凋谢的开始。所以老子在提醒我们做事情要把握尺度,把握不好往往会把好事办成坏事。事物快要发现到极端的时候要及时停止,找新的出路或新的增长点。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锋芒毕露的人,他们总是气势凌人、咄咄逼人,给人一种不友好的感觉,谁见了都想挫挫他们的锐气,这种人也最容易受挫。老子教导我们做人做事要低调、含藏收敛,不以锐势凌人。《孙子兵法》讲:“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的意思是如果对方的锐气太盛,我们应该适当回避,等到对方怠惰了,给对方以打击。这是孙子在用兵的角度,对于搓锐气的建议。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有时候财富过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对子女而言,父辈经历了创业的艰辛,知道积累财富的不易,但有的子女生来就是大富大贵的优渥家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养成骄奢淫逸的品格。他们挥金如土,还容易沾染恶习,在全国各地上演的子女坑爹新闻层出不穷,张口就是“我爸是某某某”,这就是没教养的表现。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如果教育不善,可能两代就完蛋了。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和上一句意思相近,也是在告诫世人:富贵骄奢,往往是自取祸患。历史上,秦国的李斯就是一个例子,他从做吕不韦的门客开始,一路升迁到了位极人臣的丞相之位,可以说是大富大贵了。但他并不善于把持自己,在秦始皇驾崩时与赵高、胡亥合谋了“沙丘政变”,害死了皇子扶苏和一批忠臣良将。让李斯想不到的是,赵高、胡亥过河拆桥,李斯做了阶下囚。临刑前,李斯对儿子感叹:“我还想和你一起带着家里的黄狗,出上蔡县东门去打猎,现在看来是再没机会了。”李斯的命运不禁让人唏嘘,大富大贵与人头落地只是转瞬之事,也让我们懂得了富贵不善于把持,肆意妄为,终究是自取祸患之路。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大功告成,我要去归隐山林了。其实不对,老子是在说:功业成就了,要低调、收敛,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并不是让人做“隐士”,而是不“自我膨胀”。历史上张良、范蠡的故事要辩证着看,不是说我们创业成功了,马上就要“泛舟海上”。 老子这章主要是强调世人在面对名利时要善于把持,不要妄为,不要处于“盈满”的状态,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就是祸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