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卷9王制篇诗解2君子拨乱维齐非齐

 琴诗书画情 2020-06-24

《荀子》卷9王制篇诗解2君子拨乱维齐非齐

题文诗:

听政之分:威严猛厉,不好道,下畏不亲,

周闭不竭,大事殆弛,小事殆坠.和解调通,

宽容人,无所凝止,奸言并至,尝试之说,

拥而起,听事烦,是又伤之.法法不议,

法所不至,必置.职而不通,职所不及,

有漏坠.故法而议,职而通,必无隐谋,

必无遗善,百事无过,君子能之.公平非私,

职之衡也;中和适当,听之绳也.有法法,

无法类举,听之尽也;偏党无经,听之僻.

有法良而,小人乱之;有君子而,返正.

分均不偏,势齐不壹,众齐不使.有天有地,

上下有差,明王始立,处国有制.夫两贵之,

不能相事,其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

势位齐等,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

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乱,故制礼义,

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以相兼临,

养天下本.尚书有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原文】

    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2〕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3〕。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4〕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5〕起,若是,则听大〔6〕事烦,是又伤之也。故法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7〕。故法而议,职〔8〕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9〕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注解】
〔2〕假道:待人宽容。假,宽容。道,由,从。
〔3〕遂:通"坠",失落。
〔4〕凝止:有限度。凝,止定。
〔5〕锋:通"蜂"。
〔6〕听大:所听太多。
〔7〕队:同"坠"。
〔8〕职:当是"听"字之误。
〔9〕辟:僻,偏邪,不公正。
【译文】

     凡在朝廷上听政的时候,如果威武严肃、凶猛刚烈而不喜欢宽容别人,那么臣下就会恐惧而不敢亲近,隐瞒真情而不畅所欲言,那么大事恐怕会废弛,小事也将落空,如果过于随和,喜欢宽容诱导,顺从别人而无限度,那么奸诈邪恶的言论就会丛生,各种试探性的说法就会群拥而起,这样,所听太杂,事务繁杂,同样也会对政事有害。所以制定了法律而不再讨论研究,那么法令没有涉及的事情就会被废弃不管。规定了各级官吏的职权范围而不彼此沟通,那么职权范围没有涉及的地方就会漏空。所以制定了法律而又加以讨论研究,规定了官吏的职权范围而又彼此沟通,那就不会有隐藏的图谋,不会有遗漏的善行,而各种工作也就不会失误,若非君子是不能做到这样的。公正是处理政事的原则;宽严适中是处理政事的准绳。那些有法律依据的就按照法律来办理,没有法律条文可遵循的就按法令以类相推来办理,这是处理政事的最佳措施。偏袒而无原则,是处理政事的歧途。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制而产生动乱是出现过的;有了德才兼备的君子而国家动乱,从古到今还不曾听说过。古书上说:"国家的安定是由于君子,国家的动乱则来自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分均则不偏〔1〕,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2〕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3〕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4〕"。此之谓也。
【注解】
〔1〕偏:部属。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上下的统属关系。
〔2〕澹:通"赡",满足。
〔3〕相兼临:全面进行统治。
〔4〕维齐非齐:引文见《尚书·吕刑》,本义为"要整齐不整齐的东西"。但荀子引此句是表示要上下齐一,就必须有等级差别。
【译文】

      名分等级拉平了就不能有所统属,势位权力相同了就难以统一,大家平等了就无法役使。自从有了天地就有了上和下的差别;贤明的君主一登上王位,治理国家就有了一定的等级制度。同样高贵的两个人不能互相侍奉,同样卑贱的两个人不能互相役使,这是必然的现象。人们的权势地位相等,爱好与厌恶也必相同,而财物不能满足需要,就肯定会发生争夺;相争一定会引起混乱,社会混乱就会导致国家危机。古代的圣明君王痛恨这种混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加以区分,使人们有贫穷与富裕、高贵与卑贱的差别,使自己能够凭借这些差别来全面统治他们,这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尚书》上说:"要做到整齐划一,关键在于不整齐划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