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肺复苏: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

 波子的快乐夏天 2020-06-24

心肺复苏(CPR)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尤其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对心肺复苏技术掌握的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实施,以及抢救的成败。此外,这项急救技术在考试中也是会经常考察到的,尤其是技能操作中出现概率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护士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技术。那么今天中公的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心肺复苏技术如何操作以及提高抢救成功的主要因素。

首先,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有一个前提是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在确认现场安全之后,第一步我们要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识别,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在患者耳边大声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第二步检查呼吸,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如观察患者胸部起伏5~10秒),同时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患者气管正中部向旁移位2~3cm)搏动,一般判断5~10秒,对于婴儿可以检查肱动脉。一旦在10秒内未扪及脉搏,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是立刻就进行胸外按压,我们要启动应急反应,呼叫他人协助帮忙,如拨打120,如果是在医院内,可以大声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那这个时候就开始胸外按压吗?别急,先快速地将患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上,去枕,头后仰,松解衣领及腰袋。现在我们就要开始胸外按压了,站在或者跪在患者一侧,在按压之前,要找到我们按压的那个点,也就是按压的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者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根紧贴病人胸部,双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按压30次之后,立刻打开气道,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齿者应取下,可以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之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者应用简易呼吸器,人工通气频率每分钟10~12次。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做完之后我们要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整理好病人,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

那么此抢救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抢救时我们要把握黄金4分钟原则:初级生命支持CPR要争取在4分钟之内建立;

二、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三、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四、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中断;

五、避免过度通气。

刚刚跟大家提到了争取在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程序,是因为循环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不可逆损害,所以我们都要掌握心肺复苏流程,知道自己在抢救时担任抢救生命的角色,应该做哪些事,抢救时我们才能做到分秒必争,有条不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