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事旧人】那时电视还没有走进你我的家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那时电视还没走进你我的家

文/王成海

今天有朋友看了我的《旧日农村看电影》一文后,和我聊了一会儿,我们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和生活,所以聊得特别投缘,他说那个时候看电影,看电视,看小人书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问我能不能写个三部曲,我说看小人书已经在我的《平民我的读书生活》中重点写到,并把此文发给他看,我答应写个过去看电视的小文,于是就有了这篇用我同学的话说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不成文章的文章。

严格地说,我最早听说并看到电视是在三十年前,那时刚上高中,星期天和同学上街,走到文化馆的时候,总是听到里面发出电影院放电影一般的声音,一打听,原来里面正在放录像,演的都是当初最流行的武打片子,什么《方世玉》《陈真》等,一问票的价格,说没有票,交二角钱就可以看两个片子,还有这等好事?我们几个同学都感觉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既能看上最流行的武打片,又比电影院的票价便宜许多,于是我们决定看它几场。

那时我们是不上晚自习的,晚上时间学生自己安排,学校反正到时间就锁大门、息灯、查寝。那天,我们三四个要好的同学在下午放学吃完晚饭后就奔向文化馆,一直看了四个多小时,看完之后就临近午夜时分了,学校大门早已经紧锁,以致我们是爬墙进去的,就这样我们一直连着看了三四天,一来感觉也没有多大意思,二来也怕夜长梦多,被班主任知道后整治,从此之后再也没去看过。这就是我看到的最早电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一旦这个东西走进千家万户,电影院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后来,村子里比较富裕的人家就开始零零星星买电视进家了,他们买的一般都是在现在看来外貌特别丑陋的那种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价钱据说七八百元,还有才仅仅八英寸的那种更小的。而彩电对村里最富的人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在那时,拥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对村里最好人家也是一件大事情,所以选择什么时间买,人们都作了精细的盘算。人们大都选择在临近腊月的冬天,为的就是家里清闲了,夜也长了,一来通过看电视打发无聊乏味的漫漫长夜,二来也可以为即将到来的大年增添节日的气氛。

每每有人家买回电视的时候,消息就像风一样刹那传遍全村,父亲回家就会很羡慕地说:“某某家又买回电视了,几时咱们家也能闹一台就好了……”我们听说后立马就会跑出去看人家如何安装电视。大概是一些人为了和电视主人套近乎能免费看电视之故吧,街坊邻居好多人都愿意帮忙安装,有的在屋檐下浇着热水或燃着牛粪刨坑栽天线竿子,有的站在房上往上安天线,还有的进去出来在不停沟通着家里和外面的情况等,待电视彻底调试好屏幕上出现了较为理想的画面,电视主人向每位帮忙的馈赠一支香烟并让其无偿看一会儿电视作为酬谢报答。当时电视作为一个稀罕物,确实吸引了村民太多的注意力,尤其那个时候播出的都是连续剧,且不是武打片就是枪战片,诸如《霍元甲》《陈真》《康德第一保镖传奇》《上海滩》等现在人们还津津乐道的经典电视剧,这对于村里的人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千年不遇的喜事,人们看了一集想看下一集,可村里有限的几台电视是无法满足全村人看电视的需要的。更何况电视是人家个人财产,其他村民偶尔去看一次两次新鲜,作为街坊邻居也无可非议,如果人们天天像看戏一样往人家家里涌,就会严重影响人家家的正常生活,当然是不可取的。怎么办?于是有的电视女主人就私下悄悄放出话来,每天电视一演就到十二点,电钱也花不起,孩子想晚上写寒假作业,人多吵闹得也写不成,每天晚上家里被人出出进进煽活的就像冰房一样……,这消息用不了多久就像翅膀一样飞到了村里每个人的耳朵,大人们听到这些自觉地收敛了,孩子们心里还一直牵挂着昨天电视连续剧的情节,才不管这些呢,每天照去不误,就是人家给甩脸色也不管,于是女主人直言不讳地说,从明天就开始收费,每晚五分钱,谁想来看就拿上钱,没钱拿个鸡蛋也可以看两晚上……

自从交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到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后,我也曾花过几毛钱看过几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看电视的人远比过去要多,且都是一些十多岁的孩子们,由于人太多家里已经容纳不下,于是主人把电视搬到院里的桌子上去演,有时天上飘着雪花,也打消不了年轻人们看电视剧的热情和兴趣……

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三两年,随着村里更多的人家买回了电视,这个市场也就消失了……

此事估计让现在的孩子们看了,千万个不相信,他们认为这绝对是天方夜谭中的天方夜谭,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但事实就是如此,有时候社会某一时期三十年的变化能抵得上上千年的变化,我们现在经历的就是这个时代,难道不是吗?

于2017.3.19日家中

附朋友给我公众号题的一首小诗

写给成海弟《老人旧事》
作者:大山
1
往事,
唤回。
转身,
风雨里静听,
岁月的呼吸。
2
又回四王柱,
邀那时光:
看电影、套鸟、搂地毛。
故乡与他乡的两山间,
飞着你。
3
大片麦田,
种进你华章,
等你着墨成金黄。
胡麻花兰成海,
小芳泅渡。
4
每天一柱香,
祭奠远去故事。
老牛啃嫩草,
反刍青春。
5
往事,
萤火虫,
舞我心窗前,
照亮旧梦。
6
故乡瘦成水,
读《老事旧人》,
故乡远去的人、事、景、情,
触手可及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分享“老事旧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