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83 期 〓 文|孙宝龙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人们对家乡人亲情的思念,还有对故乡山山水水的热爱和眷恋,我们这些飘泊在外的游子,家乡的乡亲音容笑貌和山水景象经常在梦中萦绕。 我的家乡苏计围子是一个小山村,据《太仆寺旗县志》考:苏记围子是一个叫苏章盖的蒙古人在清朝晚期成立的营子(章盖是“统领”的意思)。可想苏章盖当年还是这一代的地方小官吏。当初成立营子时,用黄土夯筑了板墙,据说宽约六十多公分,高一丈二,正四边形,南北、东西长约三百多米。修城墙用的黄土都是从别处很远的地方运来的,因在修围子的周围土层,除了松散的砂土,挖下一米来深,全是红胶泥,深不见底,此土遇水较粘,不耐雨淋,不能修围墙。可想象当年修围墙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有多大。当年可都是用牛拉木轱辘车,一车一车从别处把黄土拉来。 据老年人讲,当年南北留有两个大门,在村的四个角还修有四个炮(箭)楼。我小时候,村里北边还有不少围墙,有的还有一人多高,我们孩子们分两班在城墙边玩打土坷垃仗。随着时间推移,现在只有村东边还有一两小段城墙(我村人称围墙为城墙)。现东北角和西北角两的个炮楼处,土堆较高,有明显的痕迹。我村解放前归察哈尔省宝源县。属口外坝上,离乡公所南围子(现红旗乡所在地)十公里,北与白旗(二区)贾福来营子和一卜树村接壤,西北和庙洼村结畔种地。翻过村东一个土梁,离村四里多地,有一个村叫莘家营子。此村北面二里多地有一小村叫郝家营子。现莘家营子人还有人称我村为"梁西″。村南与石匠沟大山村和焦家营子相邻。村子西是连绵不断的大山,一直连着大骆驼山。在西山脚下,可能当初有一口泉眼,蒙古人就挖了一口井,井较浅,不足一丈,因为井的位置是顺着山脊的大西山根打的,属山泉水,非常甘甜。那水绝对比现在售卖的纯净水甘冽,用此水泡砖茶,又红又亮,过去有开豆腐坊的,全部用西井水,磨出的豆腐又嫩又白而且出豆腐率大。连住在南营子村南的豆腐坊,也用驴车拉西井水磨豆腐,尽管有二三里地。西井水不管怎样熬煮,此水连一点水垢也没有,家家户户的暖壶,不管使用多少年,连一点水垢也没有。水质微甜,外村人喝了此水,以为水中加了糖。 民国初年随着大量汉人迁入,我村的汉人大多是由口里怀安、阳原、万全和山西等地方迁来,汉人逐渐多了起来,蒙古人遂迁徙走了。听老年人讲,解放前,人们吃水都用瓦罐端水,后来不知谁弄来一对木桶,全村人都用这一担桶担水,用完后把桶扔到井边。当时全村也不过二十来户人家。当年因井在营子外边,井水常年往外流水,曾有人见有狼大白天到井口來喝水。解放后,原居住在力格登沟的十几户人家也合并到我村,都到围子里居住。 在离村南一里多地还有一个小营子,围子里的人称为"南营子”,据说是一个叫德胜的侉子最早在此居住,因村西山下有一道沟直通过营子边,故人们叫这南营子为德胜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淡忘了南营子叫德胜沟了。 解放后初级社时,前后两个村合并成一个村,叫林泉村。后又成立人民公社,我们前后两个小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大队,叫光荣大队。大队部设在两个村的中间。南营子为第一生产队,称一队。围子为第二生产队,称二队。一队居住地势较高,固人们称一队为上营子,二队为下营子。 随着围子里人口增多,解放后二队人们在村东北角又打了一口井,水带碱性,略有些苦,用以浇地。但居住在围子里的人,都到西井担水。因西井水甘甜好喝。说也奇怪,就是家畜骡马、毛驴大牲畜,喝惯了西井水,渴得再厉害,非西井水不喝。以致于以后,就是家里院中打有筒井的人家,饮骡马时不得不牵上到西井饮水,这倒也成了那时的一道风景。 别村的人到井上担水都必须用绳子拔水,有的村甚至用辘轳绞水。而我村二队的人担水只用扁担,到井口用扁担挂着水桶,一擦一桶,用胳膊一挑,一桶水就提了上来,一般一两分钟两桶水就就得了,挑上就走。因井口较大,两三个人可同时下桶拔水,互不干涉,随来随走,一点不耽误时间。因井水甘甜,连南营子住在北边的人家,也到西井挑水和饮牲畜,虽然南营子居住的地势较高,但也不辞劳苦常年使然。有了水库,人们动泥工用水非常方便。每到夏季,女人们都到水库边洗衣服和拆洗被单。夏初傍晚时,水库里的蛤蟆"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待不多时,水里到处都是黑色的小蝌蚪,最后逐渐蜕变成了小蛤蟆蹦走了。水库里还有很多"王八盖″,那东西大的比铜钱还大,青绿色的背部,圆圆的大盖子上还长有两只小眼睛,拖着一条细细的尾巴,盖子下而是粉红肉色的,长有两排像细丝腿一样的东西蠕动着。用现在语言形容,非常"萌″。再就是红色的小河蚌,比黄豆粒稍大点,透明的蚌壳一张一合,非常醒目。还有一些小金鱼,两三厘米长,在肚子和尾部处有一蓝点儿,特别好看。有时人们用笊篱捞回去喂鸡,一捞半盆子。时有蜻蜓在水面掠过,飞来飞去。夏季,入伏后水库成了我们孩子们的天堂,我们经常在水库里玩水,打水仗。大一点的孩子到水深处玩,小一点的孩子只能在水库边较浅的地方玩。有时候小朋友还扎猛子比赛,看谁扎的深游的远。我记得比我小的孩子们在水浅处″扎猛子"比赛,有的孩子把头扎进水里,晒得黑亮黑亮的脊背和小屁股露在处边,扎着脖子往前游,真是顾头不顾腚,非常滑稽可笑。夏天中午,我们在水库里玩水,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打闹,惊扰和影响了水库边居住的人家,人们晌午歇晌休息,嘈杂声都吵得人们休息不好,大人们出来把我们喝拦跑了,但不一会,孩子们又却跑进水里,气得人们在水库边大骂。以后有人气得把酒瓶砸烂,扔到靠近村的水库北边。一开始孩子们不知道,光脚丫跑进水库玩水,有好几人脚被玻璃碴子割破。我的脚就被割破过。才知道水里有了玻璃碴子,再也不敢到北岸水边玩了。后来不知谁出主意,玩水时穿上鞋下水,巳免被玻璃碴割破脚。 到了秋后,水库水结了薄冰,两个生产队都要沤麻子,人们到中午时把麻杆捆扎成垛子,推进水里。当年也没有水裤,下水的人站在刺骨的水里把麻垛子往水深处推。为此,队里给沤麻人每人一斤二锅头,还有鸡蛋,以资奖励。【未完待续】 送健康,送孝心,送友谊—— 送自己,送父母,送朋友—— “老事旧人”平台出售自家熬制的手工阿胶糕,保证绝对货真价实,口感甚佳。同时出售艾建新品牌的各类艾灸产品,包括眼罩、腰腹带、肚兜、坐团、艾灸礼盒、灸团和各种艾柱等,此外还有内蒙古正宗牛肉干,各种倍齿健牙膏,保证都是好产品,绝无半点虚假,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以平台三年多的信誉作保证,大家可放心购买。 欢迎大家长按下面二维码,加我妻子微信,订购或咨询。 平台其它文章链接点开即看: 【作者介绍】孙宝龙,汉族,一九六三年生人,内蒙古太仆寺旗红旗沙沟乡人,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当了十几年村干部,后辞职学包工程,有赔有赚,到头来一事无成。几年前妻子到锡林浩特市照看孙子,也随行而去,闲来无事,看看书,写写字,附庸风雅,但终不能登大雅之堂。但还是入了太旗书法协会,可总觉有滥竽充数之嫌。 |
|
来自: 新用户0686839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