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评分8.2,这部直面悲剧的现实主义电影,给国产电影提了气

 昵称66390277 2020-06-24

《暴裂无声》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对喜剧的热爱远甚于悲剧,似乎在我们的灵魂里,刻印一种对平安圆满、万事如意的期望。

国产电影亦是如此,市场偏向和现实因素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镜头都只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只敢于去展示一个“皆大欢喜”,“天下太平”的景象。

这令长久以来,商业电影市场都缺少真正严肃的悲剧题材电影。

然而时代终究是在进步,新一代发言权的壮大和经济的独立决定了市场也会产生新的血液,许多好导演也伴随着时代的潮流出现,这些新生代的文人,敢于将镜头指向那些阴暗的角落,敢于去让那些落后贫穷甚至于不堪的景象登上银幕。90s影院

今天要说的《暴裂无声》,正是这样一部直面悲剧的现实主义电影。

电影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较强的纪实感和冷淡的画面,在镜头上导演大量使用固定视角的长镜头进行叙事,同时画面的对比度较低且色调统一,予人一种强烈的冷淡感,这样的风格化处理,衬托了故事的悬疑性和严肃性的同时,也使得观众的注意力不被画面本身吸引,得以专注于剧情本身,当然这样冷淡的画面也容易使观众在观影时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在电影的开头时,总以为这是一部反应现实问题的纪实类电影,看到三分之一处才察觉这是一部现实感强的犯罪悬疑片。

电影采取多线叙事,以主角张宝民作为第一视角,律师徐文杰和老板昌万杰作为支线,讲述了一起儿童失踪案的真相。

正如电影的名字一样,因为张宝民无法发声,整部电影的台词量都相当少,电影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只有环境声和少量的背景音乐的,但正如许多声带残障人士会获得更强的听力一般,电影因“无声”而获得了更强的张力,更强的“暴裂”感。

尽管主角没有任何台词,他仍然用表情和动作尽可能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失去孩子的父亲的愤怒,正如这部电影的英文名The warth of silence(沉默的愤怒)一般,正因是无声,主角无处发声,无可发声,哪怕最终得以发声却又无人在乎,这种无声的愤怒反而因为沉默却更为震撼人心。

电影作为一部悬疑作品无疑是十分优秀的,荒凉的小镇场景,冷淡的长镜头画面,处处可见的暗示和细节,再借由逻辑清晰的多线叙事,在观众几乎未察觉的情况下展示了一个悲剧的所有始末。

所以当结尾时所有的信息和暗示都指向那唯一可能的真相时,所有毫不起眼的细节相互串联,给观众带来的震撼也是无以复加的。

事实上,称《暴裂无声》是一部悬疑片并不明确,因为传统的悬疑片都会在结尾明示结局,而爆裂无声的结尾留给观众的却只是一个明显却又肯定的暗示,这样的处理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虑了过审需求和观众的接受度,但凭借这样“无声”的揭示真相,电影的艺术性和戏剧爆发力也的确获得了极大的升华。

《暴裂无声》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悲剧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让人悲伤,更重要的是去看到不幸背后的原因,进而对现实产生更为深邃的思考。

而在这无声悲剧的背后,我们能看到过度开发的荒凉,能看到资本猖狂的嘴脸,能看到人性复杂的善恶。

但我想导演真正想讲的,是在一个个悲剧背后无力发声的弱势者。

在电影中有许多看似并无实际意义,但却带有极大象征寓意的画面:在同样的山头,张宝民看向荒凉的山村,而在幻境中他的孩子却与律师的孩子看向了繁华的城市;在故事的最后,张宝民站在煤矿爆裂的石山前无声哭泣;跳出故事本身联系现实,张宝民更像是现实中无力发声者的一个象征,当这些弱势者遭遇不公时,他们何处发声?他们的声音究竟是否能得到聆听?这种对于弱势者的人文关怀,或许正是导演在故事背后留给我们的终极问题。

推荐电影,我们是认真的,您的点赞、评论是对小影最大的鼓励!

迷影生活编辑部 熊家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