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史为鉴:金融开放是否助推牛市?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6-24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未来的前途,在于开放。
                                                       ——任正非




金融业开放的核心是放开外资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也就是从 49%放开到 51%,4月1号已完全放开。

以史为鉴一:金融开放助推韩国股市2年翻倍


90 年代韩国多维度开放资本市场的背景条件包括:
(1)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切换至稳定阶段;
(2)贸易开放红利耗尽,经常账户出现赤字;
(3)直接融资渠道受重视;
(4)赤字财政成为常态,有逆转赤字财政的客观要求。

从开放的阶段来看: 
  • 阶段 1:韩国金融开放初期。1992 年韩国股市按 20%纳入 MSCI,外资流入驱动的开放红利牛市,1992 年 8 月到 1994 年 11 月韩国综指上涨 112%。

  • 阶段 2:完全开放。1998 年韩国股市按 100%纳入 MSCI,经济转型背景下韩国科技产业与全球共振,1998 年 10 月到 1999 年 7 月韩国综指上涨 152%。


以史为鉴二:金融开放助推日本7年长牛



日本70年代金融开放,日经 225 指数涨幅翻倍,领跑全球。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的日本资本市场自由化期间,股市受益于日元升值,外资持续流入,带动市场从 1975 年到 1982 年出现慢牛行情,期间日经 225 指数收涨 109%,股市收益率高于美、 德、韩等国家主要股指。



日本开放经验对当前中国金融开放借鉴价值:
适度开放,则可以享受货币升值、资本账户和利率放松带来的外资流入和慢牛行情, 但是开放政策过度放松,会导致经济走向泡沫化。


以史为鉴三:金融开放助推印度牛市



1992 年是印度金融开放的起点,允许外资投资印度股票和债券市场,1993 年外国证券公司获准在印度营业,1997 年,印度将外资参股本国证券机构比例从 24%提高到 30%,且外资被允许投资印度境内股权衍生工具。



总结:
回顾改革开放 40 年历史,第一轮是加入WTO,大宗商品市场的红利,加入全球链,中国经济成功跃居全球第二。

展望新时代,人民币加入 SDR、深港通、沪港通、纳入 MSCI、纳入罗素、债券通、放开外资持股券商比例限制等等,第二轮开放的红利在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开放势必吸引外资持续买入我们的“核心资产”,助推A股核心股票慢牛行情。


你看或不看,外资都在持续流入!
你买或不买,外资都会买光核心资产!
风物长宜放眼量,莫将筹码让他人!
      、
 下一篇预告:以史未鉴:外资会买光哪些资产?   

              喜欢就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