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这件小事,让秦昭襄王起了杀死战神白起的心

 大秦之歌 2020-06-24

每一个

喜欢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之歌

作者简介:头条号历史问答达人

白起,又称公孙起,封号武安君。今陕西眉县人。战国中期秦国大将,据《史记》记载,称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白起一生经历大小70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多万,攻陷城池七十余座,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未尝一败。突袭魏国河内一战,他开创了中国冬季作战和大规模步兵攻城的先例。其中长平之战,给予赵国致命打击,至此山东六国再也无力阻止秦国东出。因为此战白起坑杀了赵国二十多万降卒,加上战死的人数,赵国共计损失四十余万兵力,因此被后世称为“杀神”。

图片来自互联网

由于秦昭襄王中计,答应和谈撤军是秦国失去灭赵机会,白起由此愤恨不已。后秦昭襄王醒悟,重新起兵攻赵,然而此时长平之战消息传回赵国,赵国上下一心,同时六国也看清了形式,也迅速接成联盟合纵抗秦。白起洞悉形式和对昭襄王退兵的不满,因此拒不出征,秦王三次请求都被拒绝,而秦军也接连失利,损兵折将。秦昭襄王大怒,削白起爵位,发配巴蜀,白起走到杜邮亭,接到秦王王书,命其就地自裁。于是战国时期最耀眼的一颗将星就此陨落。

此时,我们不由的要问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杀白起。

首先,长平大战结束之前,秦昭襄王对白起是非常的倚重和信任,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白起是行伍出身,靠着军功一级一级爬上来,所以有着一个军人特有的特点,那就是服从命令,不会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比如长平大战结束后,白起认为这个时候灭赵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挥兵围攻邯郸,但是秦昭襄王一纸诏书叫他撤军,虽有不满但还是撤了。

第二、白起战功赫赫,令山东六国闻风而栗,长平换将都要极度保密,不让山东六国知道。可见有白起的秦军对其余六国是怎样的震慑以及秦昭襄王对白起的倚重和信赖。所以白起对于秦昭襄王和秦国来说是一把锋利无比剑,大有剑锋所指,谁与争锋的气势。

然而长平之战后白起的三次抗命,将一切都破坏了!

首先,秦昭襄王对白起的信任和倚重感消失了,对于白起是否还会听命于自己产生了怀疑,甚至换衣白起对自己的忠心,白起对于他而言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不知道会跑向那里。

然后,秦王连请白起三次,三次都被拒绝也非常让秦昭襄王感到愤怒,作为一个君王,居然无法调动自己的臣子,而且还是三次,就算换做普通人也会非常的愤怒。

最后,白起抗命这件事情本身对于君王的威严打击是非常大,如果不对白起抗命这是给予惩罚,必定会开一个极其糟糕的先例,那就是大臣自认功高震主,可以拒不服从王命。作为一名君王,这是绝对不可接收的。

因此削去白起爵位和官职,贬到巴蜀是秦王的必然选择,此时秦王还没有杀白起之心。

但是白起出发前往巴蜀的一件小事去让秦王产生了警惕,并最终决定杀白起。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大秦之歌》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151170588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