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一生精于谋略,长于算计,却郁郁不得志,他的儿子会怎么样

 大秦之歌 2020-06-24

每一个

喜欢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铁鹰剑士

作者简介:头条号历史问答达人

诸葛瞻有一位好父亲,因此他成为官二代,且升官速度十分的快。

17岁时诸葛瞻迎娶公主,官拜骑都尉;18岁时诸葛瞻官拜羽林中郎将,35岁时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就再没有设置丞相一职了,诸葛瞻执掌尚书台政务实际上就是当上了丞相,全国军政统归他节制。

当时宦官黄皓十分得宠,皇帝刘禅对他言听计从,黄皓玩弄权术,弄得蜀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涣散。

统领国事的诸葛瞻对黄皓一点办法没有,只能任由黄皓弄权献媚,国家情况每况愈下。

姜维作为大将军,一心要收复中原失地,因此他先后六次北伐,每次都兴师动众,结果都是小胜小捷,长此以往,蜀汉国力越来越虚弱。

对于姜维支持北伐,诸葛瞻也是一点办法没有,他无法让姜维听他号令行事。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此子少年成名,聪明好学,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就将对诸葛亮期望全部转移到诸葛瞻身上。

奈何诸葛瞻志大才疏,名过其实,他主政国事后,对内不能铲除奸佞宦官黄皓,对外又无法调动大将军姜维。

因此诸葛瞻虽然名义上担任蜀汉丞相,实际上他权力小得可怜。

尽管诸葛瞻名声如雷贯耳,但是跟他父亲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反应了诸葛瞻的“丞相”职位名不副实,同时也反应了他执政水平差。

诸葛亮当丞相时,全国军政皆他说了算,没有人敢反对诸葛亮,包括皇帝刘禅,因此诸葛亮能成就北伐的大功业。

诸葛瞻总领国事后,没有人听他的,大家都把他当成摆设,按理说大将军姜维应该听诸葛瞻的调令,宦官黄皓更不应该干政,干政就应该处死他。

诸葛瞻权谋手段、威望能力皆不及父亲远矣,在其位却无法谋其政,不亦悲乎!

邓艾领兵进入蜀地后,诸葛瞻亲自统兵迎敌,他或许想通过军功增加自己的威望,却不想第一次领兵出战就兵败身死了。

死前诸葛瞻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返。

他说的这三罪其实就是证明了他父亲对他的评价: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END· 

大秦之歌在秦史里徜徉

 公众号:daqinzhifeng1018  

洞见 · 价值 · 有趣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大秦之歌》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151170588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