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通州区信息化环境下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区特殊教育学校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精神,大力推动融合教育,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融合教育的深度整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融合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应用、新结构,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融合教育教学中,推进全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使用。 全区2019年建成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学校教师及特教学校的教师,立足融合教育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精彩课堂。 区教师发展中心电教处徐华主任、王美霞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徐主任指出,本次活动旨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融合教育的新模式、新思想、新方法,深入推进全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有效利用。融合教育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获缺的教育手段,如何有效的实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融合教育,使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实施到有意义的教育中来,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目标。 徐主任认为融合教育应侧重在两个方面的融合,一是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普通班的常规教育的融合,二是信息资源、媒体和传统资源、媒体的融合。 本次活动要体现四个方面的“优化”:一是内容展示形式的优化,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三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四是师生互动方式的优化。老师也应促进自身教育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六月花香浓 课堂风采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融合新发展 学习正酣畅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青云老师带来专题讲座《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与实施》。 来自普通学校的4名老师介绍了学生的情况,交流了课堂的设计理念。 ![]() ![]() ![]() ![]() 从立足学生情况,落实基础教学到善用多种方法,明确具体要求;从精选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到运用信息技术,重视直观感受;从创设丰富情境,示范准确到位到细研教学对象,游戏激发兴趣……普通小学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激发了特殊孩子的学习潜能,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相信这对于融合教育的持续推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陈青云老师首先对上午的课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其中存在的可以改进的部分,并跟大家分享了融合教育优秀课例,对老师们的教学提出了优化建议。 陈老师希望本次活动能调动普校老师参与融合教育的积极性,真正关注学校里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当特殊孩子在集体教学中有困难时,教师能了解教育对象,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 通州特校陆灵俊校长首先感谢了各位老师的倾情付出。他指出本次活动不仅是普校和特校的融合,也是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我校教师通过个训课的开展积极为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做好引领。陆校也希望普通学校能助力融合教育的发展,建有资源教室的学校要积极运用好资源,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服务。 融合教育任重而道远,面对挑战,我们普特携手同行。让我们树立新的残疾人观,践行人本特教思想,掌握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尊重差异,科学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怀,一起创造融合教育美好明天! 图片〡邢国林 吴敬杨 成亚楠 文字、编辑〡成亚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