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原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这便是刘邦麾下出色的谋士郦食其给刘邦献上的所谓“亡国之计”。 当时,刘邦在彭城惨败后,退守荥阳,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刘邦一直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了打破这个局面,郦食其给刘邦提了一个建议。郦食其表示,当年商汤消灭夏桀后,分封夏族的后裔,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分封殷的后人,大王现在应该赶快分封六国诸侯,让被秦国灭掉的六国后裔称王,让他们各自占据一方,这样这些人都会成为项羽的敌人,项羽的敌人多了,我们面对项羽的压力就小了。刘邦听后觉得有道理,就让郦食其去准备六国国君的王印,准备分封。 就在郦食其走后不久,刘邦首席谋士张良回来了,刘邦便把想要分封六国诸侯的打算告诉了张良,因为张良曾经是韩国复国的坚定支持者,刘邦满心期待张良支持他的这个决定。谁知道,张良听说后大惊失色,惊呼这一是亡国之计,汉王的基业要完结于此。于是张良用“八个不可以”指出刘邦不能分封六国诸侯的原因。 这“八个不可以”大致内容如下。第一,商汤、周武王能够封桀、纣,是因为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生死,如今大王能掌握项羽的生死吗?第二,周武王入殷墟,用一系列宽容政策来抚慰商朝移民,试问您现在的宽容是为了抚慰谁?第三,周武王将巨桥的粮食和散鹿台的钱都给了穷苦百姓,您现在有条件把军粮给百姓吗?第四,平定商朝以后,武王倒载干戈,以示天下不再用兵,您现在敢这样做吗?第五,武王把战马释放到了华山之阳,您敢把战马释放吗?第六,武王把牛释放到了桃林之阴,以示不再转运军粮,您敢把牛都释放了吗?第七,天下的豪杰,跟随您的原因,无非就是想平定天下后得一个爵位,如果您把他们的旧国国君都复立起来,他们何必追随你呢?恐怕大多数人都回国效力了吧?第八,除非楚国比咱们弱很多,否则就算是您复立了六国国君,他们也会倒戈到项羽那边去,到那时,大王的事业也就完蛋了。 刘邦一听如梦初醒,正吃着饭连饭都喷了,大骂道:“竖儒,几败而公事!”于是赶紧下令销毁印信。但刘邦并没有因此责怪或责罚郦食其,因为他知道郦食其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他不是做谋士的料,做个说客还是很称职的,如果换做是项羽,估计郦食其的脑袋就搬家了。而郦食其的思想在后来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患,他说服齐国投降刘邦,看似不动一兵一卒,可也为刘邦埋下了分裂的伏笔,韩信看出了本质,所以直接出兵将齐国收复,从而避免了齐国之后的分裂。 而张良的分析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特别是循序渐进、谆谆善诱的劝谏方式,把道理说的深入浅出,指出土地作为刘邦奖励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分封给六国后裔,那么将冷了众多追随者的心,最终导致无人可用,最终导致败亡。这一番话,显现出张良对形势的清醒判断,不愧是帝王之师。之后刘邦设计逃出了荥阳,一年多后,项羽兵败垓下,刘邦最终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