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去世后遭到清算,一太监找皇帝申冤说:我爹何罪?

 夜读史书 2020-06-25

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而在诸多北宋文人墨客中,苏轼又当之无愧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有极高造诣,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苏东坡的大名都如雷贯耳,举世皆知。

苏轼从小就是个学霸,他二十一岁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后来又在选拔特殊人才的制科考试中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因此在当时许多人眼中,苏轼在仕途上必将一帆风顺,前途无量。然而事实情况却正好相反,苏轼的官场生涯历经磨难,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他因反对新党(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大臣)的政策而被赶出京师贬到地方去任职,后来旧党(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臣)掌权,苏轼被召回京师委以要职。然而苏轼认为旧党的诸多政策太过迂腐,结果他又因此得罪了旧党而被迫自请离京外调。苏轼的一生就在多次的离京与召回之间反复摇摆。

值得一提的是,仕途的磨难对苏轼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是在经历了这些挫折之后,苏轼深藏于内心的才情才被彻底激发出来,从而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文人,北宋排名第一的超级“大V”。所以即便他还在世的时候,许多人就以见过苏轼一面而到处吹嘘,如果有幸能与苏轼近距离交流,那就更是了不得的事情。那些号称自己家叔叔的阿姨的隔壁邻居是苏轼远房亲戚或是给苏轼打过工的人比比皆是,且都以此为荣。不过无论这些人怎么攀关系都比不上有一个姓梁的人,因为此人宣称苏轼是他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以苏轼的名望,想给他当儿子的人多的去了,所以吹牛乱认爹的也不是没有。不过,寻常百姓对身边人吹嘘说苏轼是自己的爹也不会有人理会,就像现在许多人叫马云爸爸,大家都不会当真。可是这位姓梁的可不是小人物,他是宋徽宗身边最受恩宠的太监,徽宗朝的太师蔡京、权宦童贯都要对他笑脸相迎。此人便是被当时人称为“隐相”的大太监梁师成。

根据梁师成的说法,当年他爹苏轼在被贬往外地的时候生活拮据,幸而得到了好友梁氏的资助。苏轼也很仗义,将侍奉自己的婢女送给了梁氏。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苏轼的婢女到梁家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便是梁师成。从怀孕时间来推断,梁师成不可能是老梁的种,因此梁师成便一直以“苏轼出子”自居。

宋徽宗即位后,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然而就在进京途中,苏轼却与世长辞了,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去世后不久,蔡京成为了朝廷里的首相。蔡京与旧党曾有过节,因此他在掌权后开始大力打击旧党成员。包括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在内的三百零九人被列为奸党,他们的名字被刻在石碑上,他们的大量著作也被蔡京下令销毁。当时苏轼生前的许多作品也在销毁名单之中,眼看就要被蔡京及其党羽付之一炬。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梁师成却站了出来。他也懒得跟蔡京废话,直接跑到皇帝宋徽宗的面前申冤说:“先臣何罪?”先臣是古代臣子在帝王面前对自己已去世父亲的称呼。别人称苏轼是自己的爹,一般也就是私下场合胡说八道,梁师成却敢在皇帝面前直言苏轼是自己的父亲,可见他内心是真的把苏轼当爹了。

梁师成当时权势很大,就连蔡京也不敢公然与他作对,因此苏轼的许多作品就因梁师成出面而得到了保存。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去世后,苏家的生活变得很困难,他儿子苏过在京城生活得很拮据。此时被梁师成得知后他就吩咐手下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真是做亲兄弟也很难做到这样。

那么梁师成真的是苏轼的私生子吗?其实这个说法大概率不靠谱。首先是只有梁师成本人坚称苏轼是他爹,没有其他相关证明;其次是梁师成的老妈,也就是梁师成所说的苏轼婢女如果真的生下了不足月的梁师成,老梁还会乐呵呵的“喜当爹”吗?从人之常情来看也不合理。

至于苏家人从来没否认梁师成宣称“苏轼出子”的说法其实也很好理解,梁师成当时权势滔天,谁敢去得罪?与其为了争个虚名而惹下实祸,还不如让梁师成自我陶醉一番,苏家哪怕不想从梁师成手中得到好处,但至少也可以得到梁师成的照顾,从而避免遭到一些小人的迫害。

参考文献:《续资治通鉴长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