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坤鹏论:概率思维VS因果思维

 坤鹏论 2020-09-02
概率就像人类认知的任督二脉,绝大部分人没有打通。
——坤鹏论

在学习、思考、写作的过程中,坤鹏论发现,人们理解、认同概率确实不易。

甚至很多专家、学者、科学家也一样。

究其原因,主要是思维方式惹的祸。

今天,作为复杂性科学部分总结分享的最后一篇,坤鹏论来谈谈思维方式的话题。

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非常非常重要。

前两天,有网友和坤鹏论交流统计学,他认为统计学是最厉害的玄学。

其实,统计学本身没有太多问题,关键是用它的人有太多问题。

人类社会就是以利益为基础构筑而成,所以,人性是无孔不入的。

为了利益,人性可以颠倒黑白,可以将任何工具用于谋取利益。

这也才有了——“有3种谎言:谎言、糟糕透顶的谎言和统计资料。”

统计学是人类试图解释概率法则的方法论,它是伟大的。

但是,正因为概率不仅有前、后、左、右、上、下、正、反,它还有随机和偶然。

于是,统计学也经常会被黑天鹅这样的事件搞得焦头烂额,测不准。

所以,它只能追求最大的可能性,而不是100%的确定性。

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坤鹏论对于复杂性科学又有了新的认知。

正如之前总结的,复杂性科学也是概率下的蛋。

往前追溯,玻尔兹曼通过熵公式拉开了统计力学的幕布,更应了雅各布·伯努利所说的“概率论是人类了解高深知识的捷径”,自此开启了人类用概率研究科学的道路。

他之后,科学家慢慢从不接受到接受了概率,接受了这个世界并非确定性,而是不确定性的,接受了这个世界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

再之后,量子力学的横空出世,更是直接告诉人们,微观世界里只能用概率描述事件,这就是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语言。

比如: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不确定性原理,揭示的就是概率所造成的颠覆常识的现象——粒子(物质)是不确定性的,这是它的内因和本性。

坤鹏论发现,对于不确定性原理存在着很多谬解。

比如:国内一开始将其翻译为测不准原理。

但是,不确定性是内因,而测不准这个词明显是个外因,它是站在观测者的角度,而且,物理学中也有专门的观察者效应与其对应。

现在国内物理学正在将“测不准原理”这个名词逐渐清除掉。

再比如:就连科学家也无法避免地将主观(宏观世界的经验)掺杂进去不确定性原理的理解与解释。

而且,但凡是和概率相关的理论,都很牛,也都不容易理解,比如:信息熵。

正是像不确定性原理这样基于概率的科学理论不断被发现,最终颠覆了人类科学观、世界观、宇宙观,推倒了包括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在内的宇宙决定论,以及大量学术科学。

科学家发现,如来佛祖说的——此世界无一切定法,真是个真理。

人以及所有生命体,还有这个世界、宇宙的命运,都再次扑朔迷离。

简单讲,复杂性科学的核心就是概率,它牢牢地围绕在概率周围,去研究这个由概率统治的世界。

牛顿的时代,是科学的因果时代(还原论),而以量子为代表的现在,则是科学的概率时代(复杂论)。

因果与概率,也就诞生了两种思维模式:

因果思维,“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这就是拉普拉斯的决定论,只要知道宇宙某一时刻的状态,那么就可以清晰预言宇宙中的每一件事。

概率思维,正如不确定性理论的提出者德国科学家海森堡所称,决定论错误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因为前提是不确定性的。

既然未来不可预测,那么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放弃,因为路是脚走出来的,人生是干出来的。

因果思维,认为所有一切都是连续的,可以一劳永逸,只要得到,就能永远高枕无忧。

概率思维,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大部分事情并不连续,如果自己不坚持、不时时思考和日日努力,就会掉队。

比如:爱情、家庭如果不用心经营、维系,一般都不能持续;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再好,都是过去时,它们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原地踏步都是退步。

正如《易经》所言: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注释:上下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刚柔互相交换,不可以将其当作僵化的典籍、刚要,只有将其变动的特点当作法则才适宜。)

许多人以为《易经》只是一个包含占卜的玄学书,其实它是一部讲变化的书,而变化的背后就是概率。

它传递给人们概率的中心思想: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错失良机,想要让自己转祸为福,就一定要拥抱变化,要不停地“折腾”,不要固步自封。

因果思维,认为做事的结果是由连续相加的公式得出。

但是,现实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事,做得人会很多,这就造成很长时间里成效只是微乎其微,特别是从0开始的事,人们也因此很难坚持。

概率思维,做事的结果是先相加再相乘最后是几次方的公式得出,坚信只要坚持,就会有超乎想象的收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班同学,多年后,大家的差距会变得很大。

那些成就大的同学,往往刻苦认真,把每件事都当成大事来办,将简单的事重复做,保证都做到尽善尽美。

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够多年如一日地如此坚持不懈。

因果思维,认为一切果皆有因,当无法想明白原因时,会四顾茫然,甚至痛苦不堪。

概率思维,懂得任何事都是多面的,结果也会多样,所以,会多维度多角度思考,看到更多可能性,确定性的做到极致,不确定性的尽量避开,当结果属于随机和偶然,坦然地接受运气。

人们都会说,危机,危险中蕴藏着机会。

但是,只有真正拥有概率思维的人,才从心底里相信它,就算身处最差也不放弃,并不停地寻找机会。

同时,拥有概率思维后,不会再相信故事,比如:那些八字还没一撇的商业模式,因为概率世界中,任何可能性都是可能性,几乎所有可能性都曾发生过,讲故事是最无聊的事。

所以,用概率思维思考的人,只相信怎么做、做了什么的实锤,说的再天花乱坠也不信。

当然,正因为是概率的世界,高手们还会采取塔勒布的杠铃策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两边下注,确定性强的一边下重注,确定性小的下小注,其原理在于,黑天鹅其实并不稀有,越集中规模越大,它降临的频率越高。

因果思维,先考虑清楚再出发。

概率思维,先干起来,边干边思考。

先搞起来,你就干掉了50%的竞争者。

只想不做是一件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却毫无收益的事。

想做什么,就立刻行动,先搞起来再说。

超强的执行力,是对平庸生活的最好回击。

人家巴菲特牛,牛就牛在了这一点,他在童年就明白并践行了——“开始,立即行动”!

不论选择去做什么,千万不要等待。

事情永远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未来无法预测,任何长期规划的主要作用是忽悠。

在概率世界里,不行动,你的概率永远是0。

只要行动,哪怕是增加0.0001%,也是实实在在地增加。

而且,只要是带来概率增加的行动,其效果是非线性的,就是前面所说的相加后相乘再是几次方。

所以,才会有:坚持就是胜利,成功靠坚持,和时间交朋友……这些名言警句。

坤鹏论认为,边做边学,才是人类最好的生存法则。

用有限的成本来换取无限的收益,这本身就是一项很强的反脆弱的策略。

因果思维,一切都是客观的,一切都是可预测的。

于是被因果思维掌控的人,总是盯着别人怎么干,盯着别人怎么想,别人如何我如何。

错了,都是别人惹的祸,对了,那都是自己卓尔不群。

总想依赖别人的人,很多是没有经过大事、吃过大亏的人。

有阅历的人都明白,人生的每一个最艰难时刻,都是自己挺过来的。

因果思维还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不断给自己找各种原因、借口。

比如:我以为是他们的工作,所以我没做!不是我不做,我实在太忙了!业绩不好,那是市场太差了……

即使被确凿地证明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千方百计地怪罪别人,甚至找别人以前也有此不对的地方。

错了也得拉个垫背的。

当我们怨天尤人时,其实都是因果思维在后面作怪。

因果思维会让人舒服,因为都是客观造成的,“我”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我”很舒服。

人类本性总是追求自己过得好点,安全点,舒适点。

所以也就有了舒适地带的说法,我们喜欢做擅长的事,面对熟悉的人,没有风险,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用承担责任,一切都确定可期,这种状态让人很舒服,于是被称为舒适地带。

在这种地带的人们总有着相似的特征,比如:

怕失败,怕别人说自己不对;

爱面子,维护良好形象,隐藏不好的、不擅长的、不敢接受新挑战;

害怕被批评、被否定;

甘心受苦受累,而不在乎效率和结果有没有改进空间,这是一种受害者心态;

总是对别人充满敌意,常常认为总有刁民要害朕;

对任何改变都表现得不耐烦;

经常吐槽别人以此抬高自己,获得优越感……

概率思维,别人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世界上我改变不了任何人,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自己不行是真不行,自己好才是真好,内外兼修修自我,我若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世界因我而存在,世界因我而改变。

怎样的我,得到怎样的世界。

因果思维,只相信自己知道的,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坚决不接受。

但是人生有限,知无限,学海无涯,不管学问如何高深,一样也有不懂的知识,就像爱因斯坦这么牛的科学家当初也百般不理解玻尔对量子的概率解释。

所以,因果思维盛产杠精。

杠精的本质是无知。

正因为不知道其他可能性的存在,所以誓死捍卫自己有限的认知 。

也就是外国农谚所说,手里拿着锤子,满眼都是钉子。

塔勒布对此的解释是领域独立产生的领域依赖,超过自己擅长的领域,再牛的专家也跟傻子一样。

这种无法跨越领域理解的情况是人类固有的缺陷,只有当我们努力克服和突破这一障碍时,我们才能开始获得智慧和理性。

概率思维,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承认存在即合理。

自己看不懂,不明白,甚至看不惯,却又存在的事物,那往往是自己无知,而不是该事物有问题。

无知,就在于世界是复杂的,而自己的知识却是简陋的。

这个世界,没有终身职业,只有终身学习。

为此,芒格提出了多元思维模型,其实就相当于是概率思维。

而我国《易经》也指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其大意是: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原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从而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

拥有概率思维的人明确地知道,这个世界永远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现实中,每一件事都蕴含着多种学科,而人类的知识只是因为生命有限才被人为地分割成不同的学科。

同时,很多事情的结果往往是叠加态的,就像薛定谔的猫、电子等,只要等到观察的时候才能确定它们的状态。

所以,概率思维强调的是,先设定好要想的结果,逆向推导行动流程和方式——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去做事情=确定的结果。

所以,概率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善于总是反着想,逆向,以结果为导向。

凡事从结果逆向思考,总会让你眼前一片清明,比如:

你和别人吵架,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是吵赢对方,让对方下不来台,气急败坏,从而获得满足感?

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是让对方接受你的方案,然后把事情办成?

显然,第三个才是很多矛盾产生之前的初衷。

但是,走着走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不重要,吵赢以及证明自己是对的,反而成为很多人的目的。

牢牢抓住结果,从它开始倒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的结果,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概率使然。

但是概率也告诉我们,条条大道通罗马,到达目的地永远不会只有一条路,关键就是不断地向前迈步、不错试错。

总有人想找到成功的秘诀,其实概率早就为我们揭示得很清楚了:

成功意味着干成了有价值的事;

什么有价值,其实大家都明白;

于是,干这种事情的人都不会少;

这意味着成功概率公式的分母很大很大,成功概率极小。

此时,最好的成功之道就是利用概率的非线性特点,用比金钱还宝贵的时间去坚持。

有人会说,还有一些事,它们非常有价值,但很多人看不明白。

正如马云所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但是,这类事要干成,公式中的分母也不会小。

虽然参与干的人可能比较少,但是还有资金、技术等因素要加到分母中。

最终的成功概率甚至更低。

坤鹏论发现,概率就像人类认知的任督二脉,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打通。

结果,在概率世界里,总会有太多的想不明白,转不过弯来,越活越累,越活越苦闷……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而行为模式又决定着事情的最终结果。

因此,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改变,好好学习,并试着先从思维方式开始调整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