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创新中国说 他们要站在谁的肩上看未来?

 科技正能量 2020-06-25

一场智能硬件的创新大赛,让我莫名的有了点感动。看到那些90后的在校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打造的每一件产品,脑海里就仿佛回响起了,年轻时背诵过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言犹在耳。学生时代的梦想,往往是最真切的梦想,无数个小小的梦想叠加起来,就是强国梦。

必须要说,京东这次的智能硬件创新与创业挑战赛提供的平台,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这些理科生与梦想的距离,梦想是最具有蝴蝶效应的因素,这一次蝴蝶微弱的扇动了它的翅膀,也许未来的中国乔布斯,就会诞生在这群孩子身上。先为京东的长远眼光点个赞。

1

青年创新时代 与硅谷的距离在缩小

韩亮,北航博士生,作为北航飞天队的队长,他代表团队领取了这次比赛的金奖。他说,“现在这个年代竞争压力可能更大一些,因为现在的市场多元化,而且互联网时代,竞争很激烈。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一技之长获得财富,我觉得这种方式是比较稳定的方式也比较理想的方式。比如大疆是经过了6年的技术积累,才走到今天。”


获得京东智能硬件创新与创业挑战赛冠军的北航飞天团队和他们的队长韩亮

可见,韩亮清楚社会的残酷,但却能坦然面对,如果不存在绝对的天才,就用勤奋去弥补。

事实也是如此,韩亮获得金奖的无人机项目,是在通过了上百次的飞行实验,并摔坏了好多架飞机的背景下诞生的。这期间,还有京东相关的技术人员帮助韩亮的团队去进一步的完善他们的想法。

回到项目本身,北航飞天制作的无人机有什么不同?作为国内首款可穿戴式无人机,韩亮首次提出将微小型无人机与穿戴设备结合的理念,并通过可插拔机翼的设计解决了无人机的便携难题,还为无人机提供了无限的扩展空间。这一想法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而现场飞行展示也让评委对团队的技术实力给予了肯定。

其实,韩亮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才决定参与了这个比赛。“其实我们当时参加京东比赛也是一个偶然,因为我们已经是在读的博士和硕士,国内的博士硕士还是比较学术派,但是我想到:为什么国外会做出一些很新的东西,我们却做不到,国外都能实现穿戴化和智能化,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我们本身就是从事飞行器控制研究的,为什么不尝试做一下”。

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形成了韩亮领导的北航飞天团队,并最终拿到了金奖。最可贵的是并不是获奖,而是这种创新的意识。


京东商城研发副总裁马松

就像京东商城研发副总裁马松所说,他在硅谷看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大学生有一些创意和想法,并且在努力的付诸实现。“以前,我在想这些产品为什么在中国就创造不出来?但是,通过这些参加比赛的大学生,我觉得我的想法是错的,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也有很大的创造性,也很有热情,也有京东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能够帮助大家,我觉得我们的未来是非常有希望的。”

从马松和韩亮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青年创新与硅谷的差距在缩小。

首先,我们的大学中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创新项目,比如这次比赛中的清华、北大、北航、川大都拿出值得一看的智能化项目。

其次,像京东这样的企业,正在努力推动青少年创新。京东智能集团CTO刘子豪说,“京东会把这种智能生态做成一个长线的扶持项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比赛阶段。”

最后,我认为,由企业出资,进行青少年创新的推动要比纯粹的实验室创新,效果要来的更好。因为企业有市场的眼光,更有技术的储备,更能够给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和技术支持。而且,以京东丰富的金融服务工具,还可以在这些项目真正实体化后,提供投融资等资金服务。

2

智能时代 想象力会无限放大

如果在现场去看每一个项目的展示,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设计。也许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没有成年人那么成熟,但他们对智能化的理解却非常不一般。

比如可以戴在手上的无人机以外,还有一台有线的连接的无人机让我印象深刻,漂亮的外观设计和UI,竟然出在其中一个学生仅仅花费了一个星期的制作而成。这台几乎已经可以进行销售的“样品”,拥有强大的续航能力,就因为那一根线。

还有完全没有想到的智能导尿器,这种行业应用方面的想法,也许很快就会改变未来的医疗。国家战略提出的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之间的连接,去改变传统行业。而智能化,显然能够成为中间的“+”。

在智能的时代,想象力因为这些青年创新者,变得无限放大。

京东校园负责人刘艳光表示,青年创新和创意已经演变成一种潮流,她说,“比赛515号开始,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共有1123支团队报名我们整个大赛,整个大赛的范围一共覆盖了全国85所院校,京东校园的官网,在比赛期间访问突破21万。”

我们有句老话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实京东做的事情,就是点燃小火苗,让其自由的繁衍。

我的看法是:先有量变,才有质变。我们跟美国硅谷的创新是有差距的,但如果我们也能够在青年创新方面实现由点到面的扩散,那么京东真的就功不可没了。

3

京东 看得其实很远

最后,回过头来,看一看赛事的主办方京东。京东,一直是禀承创新的理念,创新也是京东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是京东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

智能硬件,如今正是京东未来的一个主推的项目。刘艳光说,“目前整个平台上,有近一千家智能的品牌在京东销售,我觉得我们国内外著名的品牌有95%选择会在京东首发。从20139月至今我们月均增速80%,我们打造智能硬件的生态,同时领跑智能硬件。”同时,智能生态,也是京东未来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

在今年初,京东还发布了JD+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将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孵化、加速以及智能解决方案落地服务目标。

其中,JD+孵化器将在未来三年招募千家有潜质团队,从中选择百家优质团队提供京东特色的行业分析等孵化服务,并联合30家核心智能硬件投资机构和优秀孵化器,推动孵化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JD+加速器服务主要针对成熟期企业,并在未来三年为他们提供更加核心的加速服务,包括丰富的营销、投融资、供应链等资源,并携手其中30家企业联合打造优质热门产品;而JD+智能方案服务目标在未来三年对百家企业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整套的智能模组、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云服务,帮助企业进入智联世界。

随着这些计划的逐步落地,京东的角色就可以发生转变。就像当初牛顿说,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同理,京东搭建了完整的智能硬件生态,京东就可以成为青年创业者脚下的巨人。有什么比投资未来,更有机会站在未来呢?在智能化这条路上,京东,其实看得很远。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点亮智慧生活

合作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