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室铃声响起,宁南县初级中学数学老师谢筱静走进教室,开始了她今天的数学课。今天她要讲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她轻触界面,电子大屏上便清晰地映出了今天的课件内容,并同步到了台下学生们的每一台联想平板电脑上。 在讲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后,谢老师点开一道习题,“谁能回答一下?“学生们齐刷刷的举手,老师用肉眼判断难辨先后,难免有失公平,而使用联想平板电脑进行抢答效率则要高得多了。点击了抢答的学生们的名字全部显示在电子大屏上,“戴莉丽,你来说一下这道应该怎么解。”与此同时,其他的同学们也在奋笔疾书,将自己的答案拍照同步到平板,进一步传输至云端系统。 6月20日,“智慧成就梦想——网络扶贫联想智慧教室宁南捐赠项目交付仪式”在宁南县初级中学举行。来自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四川省和凉山州网信办、宁南县政府的有关负责人、专家和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智慧教室的交付。在交付仪式上,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晓林表示:“作为深耕教育事业30多年的科技企业,联想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联想愿意用技术为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搭建学习知识的桥梁,帮助他们实现人生梦想。” 将智慧教室“背”进凉山 联想为宁南提供的智慧教室,着力从“教”与“学”两个环节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硬件方面,联想提供了750套教育专用平板、13台移动充电车,以及各教室的企业级无线路由器。软件方面,联想提供了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同时在解决方案当中集成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讲义、试题、试卷等。 “她的性格比较腼腆一点,但学习特别努力,以前回到家也不和我们交流什么,现在每天都会说老师又按到了她的抢答。”秦远碧母亲说话时显得有些拘谨,当说到孩子的成绩时却显得格外自信。据老师们透露,像类似的家庭已经算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很多学生的家在山上,由于条件不允许,家里更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现代化的设备,再加上交通不便,连上下学都很困难。 “按照传统的黑板教学,老师的时间很大一部分花在写教案、批改作业上,这些内容其实少有创新性。用了智慧教室之后,在备课上,有字幕生成备课模板,还可以直接出试卷,老师在资源整合这一块,更具有创新性了;批改作业和试卷的效率更高了,通过查看错题情况的数据统计,可以安排专题整理,指向性明确。智慧教室的内容很丰富,在教师使用、加工的时候,也需要教师具备很多的知识,这也符合教师职业终生学习的特点”,李校长说。“现在,备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老师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不仅仅是用好智慧教室提供的教学资源,还会想方设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更好地给孩子呈现教育知识。”李校长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着准确率高达90%的习题总结,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块屏幕,一扇窗户 宁南县初级中学的教学设备近年来经历了“四连跳”式的升级:由传统的“黑板+粉笔”到“黑板+投影”,再到“白板+投影”,然后进化到如今的“电子大屏+平板电脑”,背后基于云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让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更完善的教学设备、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智能可实时互动的教学技术手段……这第四跳,正是在联想智慧教室的帮助下实现的。 不仅如此,联想还派出工程师,实地驻扎了一个月,进一步帮助学校和老师,解决实际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收集意见,并由总部的研发团队对系统进行了针对性的迭代优化。这一切的背后是联想拥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联想智慧教育团队由方案、产品、研发、交付、服务、教研等几个团队构成,100多人中,其中65%以上为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团队专注于K12、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打造,包括教育云平台,智能设备管理控制平台,教育人工智能引擎,智慧课堂解决方案,英语口语训练解决方案。 结语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30多年来,联想一直心系国家教育发展,专注于教育信息化事业,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无论是“教育信息化1.0”建设进程中从硬件到软件,从系统级的集成到平台级的应用部署,还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到创新变革,联想始终是中国教育发展路上的重要伙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想对于宁南县初级中学的捐赠像是洒向这中国西部大凉山的智慧火种,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扶贫教育中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重构教育生态,让教育变得更加平等、更符合教育的本来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