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新用户08956906 2020-06-25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主要产于河南、河北等地,以河南出产的品质最佳。秋季采收,鲜用者习称“鲜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

【处方用名】生地黄、鲜地黄、干地黄、干生地、生地炭。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胃、肾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主治温热病热人营血证,阴虚证,血热出血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1.生地黄质地滋腻,柔润,味甘而厚,擅补阴血,但有伤脾阳阻碍胃气的不良反应,故脾胃气虚,或脾阳不足,受纳运化之力不足,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少食便溏,或腹满泄泻,舌质淡,苔白多津,脉细无力等症者当忌用鲜地黄、生地黄,以免伤阳困脾。

2.生地黄养血滋阴,属性阴,湿邪也属阴,两阴相加,多生寒湿阻滞,且中焦脾土,与湿同气相求,最易致滞,故不可使用本品。临床表现为脘腹胸胁胀满痞塞,暖气不畅,矢气不通,食欲不振,口渴少饮,舌苔厚腻等症者应忌用。

3.湿停成饮,饮聚成痰,痰饮与湿浊同源,皆因肺、脾、肾三脏阳虚所致。生地黄阴柔伤阳,有生痰积饮之弊,故痰饮滞膈,呕吐清水,气短胸闷,胁肋胀满,肢体肿痛,肥胖,咳逆倚息,肠间辘辘有声等症者,应慎用。《医学人门》曰:“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临证煎服注意】不宜用铜、铁器煎药。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10~30克,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服。

【临证用药体会】1.地黄功擅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自古至今为血热出血,温病营血分证,以及阴虚内热,口渴、消渴等证的要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具有良好的保护肝脏与降低血糖效应,特别是后者,为传统生津止渴之品,为治疗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2.生地黄包括鲜地黄和干地黄两种,均有清热、凉血、养阴的功效。但鲜地黄苦重于甘,其气大寒,清热凉血作用较为突出;干地黄甘重于苦,益阴养血之功较佳。故急性热病,热人营血,以鲜者为佳;慢性阴虚内热的病证,以干者为宜。

3.地黄性寒而滞,故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胸膈多痰者忌用,外感病邪者忌用,盖邪从外人最忌滋滞,“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人剂”。4.鲜地黄古代本草称为生地黄,而现今则称干地黄为生地黄。两者气味同为甘苦而寒,功效同是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但同中有异也。鲜地黄苦重于甘,其气大寒,偏于清热凉血,临床多用于治疗温热病处于大热时期,邪热深人营分的舌绛口渴及吐衄发斑等血热炽盛之症;干地黄甘重于苦,故偏于滋阴养血,临床多用于治疗热病后期,阴液已伤,余邪未尽者,或阴虚阳亢,血虚化燥,心烦内热等病证。

5.生地黄具有止血的功效,在古代本草书籍中就有记述,如《名医别录》说其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阎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疏折,瘀血留血,鼻衄、呕血,皆捣饮之”。而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生地黄是具有止血功效的,用于治疗血热所致出血病证。取其止血功效,以炒炭用为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