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 浙江,龙岛野夫 立春将至年终近,飞白舞红漫小庭。 寒雀不知人意事,偷听唸佛木鱼声。 老骥诗评 龙岛野夫,黄龙许永康是也。老许此诗,写“静寂”传神。全诗四句,每句都有“靜”字在。 立春年终,写岁月于寂靜中流逝,此时之靜也。飞白舞红,写落花于寂靜中飞舞,此地之靜也。寒雀不知,写寒雀于寂靜中独步,此以动衬靜也。木鱼声声,写人于寂靜中唸佛,此以声衬靜也。写靜之术,可谓尽矣! 再以“不知”、“偷听”两词写寒雀,使寒雀顿具灵心,妙哉! 秋江 湖南陈介夫 满江烟雨滿江愁,片片风帆点点鸥。 浩渺波澜东去矣,一轮明月照千秋。 老骥诗评 陈介夫先生,湖南沅陵人。虽年届八旬,然雅好诗词,日作夜吟,一絲不苟。此真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者也。“秋江”一诗,写得平淡,渾然,空灵;同时亦写得沉郁苍劲,寄托遥深。 “愁”之为物,无端而生,无端而灭;如烟似雾,迷迷渺渺;常使人难以名状,难以寄托,难以叙万一于目前。然徘徊芳甸,见秋江景色,蓦然之际,方知胸中之愁如点点晚鸥.如片片风帆.如滿江烟雨也。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此诗人之良法也。 后两句紧扣秋江而敷思。江水东去,明月恒存;仅此一景,便令人遐思无穷。粗乍一看,只是说世上万物如过眼流水,滔滔东去,唯青天明月寂然永存,亘古不变。似深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状。然细玩其味,则有江水虽去,明月犹在;岁月虽去,江山犹在;年华虽去,壮志犹在之意。悟之,可使人胸襟开阔.豪放达观;勃勃然有一种自強不息老当益壮之感。 诗之能平淡素雅如此,又能曲折深厚如此;诚一大境界也! 独钓 浙江、徐志勇 一竿秋水趁斜阳,不与别人论短長。 人海沉浮俱在手,烟波岩岸是吾乡。 老骥诗评 《独钓》此诗甚妙。妙在言浅意長,妙在情景交融,更妙在以钓理喻人理。 秋水斜阳,是钓之境界;人海沉浮,是人之境界;而两者于此水乳合一,天衣无缝。 “俱在手”一语,言非不知也。鱼之动靜知之、人之动靜亦知之;只是不愿与之争短長而已。故末句云“烟波岩岸是吾乡”也! 其实,唯其“不与别人争短長”,才能“烟波岩岸是吾乡”。欲靜其境者,必先靜其心。高人达士,千古皆然。 老骥文言随笔 北山听鸟记 余访故人,每从北山过。至草木茂盛处,恒有鸟于幽暗中鸣之。其声郁郁然与他鸟異,余辄驻足听之。窥其形,似鹊而小,背羽暗绿色,颈及腹毛微白,未知其何许鸟也。听其鸣,其声似言“话----勿出”之句。“话”音甚長而哀,“勿出”音甚促而愧;闻之令人悲思。故余名之曰“话勿出鸟”。 昔者,蜀王杜宇为其相所逐,魂化而为杜鹃。返国而号,哀恸不止,至其泣血。人闻而皆怜之。北方有伯劳之鸟,其鸣似“姑恶姑恶”之声,凄切哀婉,闻之多有泣下者。此其为婆母所虐害,冤魂不散者也。余不知“话勿出”鸟乃何为者?何至于话而勿出者邪!有沉冤乎?有深仇乎?有大愧乎?何至于话而勿出者也! 余惜吾非公冶長也,能解鸟语;若能解之,心为尔请命焉。余恨吾既力公冶長也,能解鸟语,亦未必能为尔请命焉。嗟夫!天下之事也。 作者简介 郭振廷65岁,网名出枥老骥。胜利油田石化总厂退休职工。自幼酷爱读书。上初中时,搞文革没课上,没书读。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四十二年。退休后买菜做饭看孙子。空余时间在文字的海洋里瞎扑腾。 ![]()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由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先生担纲主讲的,全国首套华夏美学儿童通识课程《给孩子的中国美术简史》。 虽说是给孩子看的,但是对于希望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大朋友们,也同样是十分难得的一套课程。 专辑原创首发:现代诗3-5首;古韵10首以上 三种投稿方式: 微刊底部【写留言】发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