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小肆微信(paperpass01),看朋友圈更多职场干货 看到了这样一个提问:「在国企工作,收入稳定,但没有上升的空间,是该坚持还是放弃?」刚毕业,我该选择哪个城市? 为什么我做了五年,还是一个经理? 30 岁了,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

01■ 努力却没有作为, 很多人误以为,我迷茫了,我没有目标了,是因为遭遇了职场瓶颈,其实,只是懒而已,这跟瓶颈期没有任何关系。职场瓶颈期是指在同一个状态下,努力了很长时间,却没有看到显著的进步。我好像难以进步了。 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如果失去现在这份工作,我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 我对工作好像没有当初的那种热情了。 …… 所谓显性瓶颈,就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公司晋升通道有限、工作发展因年龄受限等。而隐形瓶颈,则是隐秘不可言说的。比如,职业发展和自身定位不符、看待问题的角度窄化等。而隐形瓶颈多由自身引发,这才是需要我们时刻关心并调整的。 02■ 遭遇「职场瓶颈」的三大诱因 一个人职场生涯至少会遭遇一次瓶颈,但平均是三次。 2-3 年是我们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大转折点,我们会接触大量的人事。刚出来工作的毕业生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新奇的技能,这个阶段的他们求知若渴,拼命学习,快速进行输入和输出。一旦可以熟练操作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流程化的模式,所以很容易失去新鲜感。到第三年,他们的技能提升之后,发现今年和去年相比没有多大改变,自己也没有机会接触更高级的技能。于是,他们开始停顿并思考,我还要不要继续,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当你通过努力突破第一次瓶颈之后,你的能力绝对占上层,轻轻松松就能到达行业月薪过万的水平。但当你看到,身边朋友要么晋升,要么跳槽到更好的公司……你被这种消息一次一次刺激着心灵,想改变却发现有心无力——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8 年以上,职场老手,你深谙人情世故,职场规则,做事圆滑,在职场上不会犯大错。你会觉得无所谓了,就这么安安稳稳地选一家公司养老吧!这种思想就非常危险了,这会给你 35 岁后埋下一颗巨大的发展隐患。
03■ 思想迷茫,是很多年轻人都会遭遇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去做一些更难的事情。朋友涂涂就是这样,在走到自己第一个发展瓶颈期时,她不断尝试不同领域,主动去做电商设计,网页设计,督促自己学习成长。后来,她终于赢来了职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入职到了一家更大的设计公司。部分职场人,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一定高度了,于是便停滞松懈,由前期每天超量完成工作,到后期循规蹈矩,日常偷懒。在职业发展曲线中,有一条曲线,叫「个人产能曲线」,这条线代表你的真实能力。个人产能就是,同样的技能,同样的客户资源,有些人可以把其价值最大化,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很多遇到职场瓶颈的人,正是因为一昧地固步自封,所以他们无法承受任何职业变化的打击。比起通过惯性的方式,花时间加班、学习简单的技能,不如将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转化、升级改造,突破瓶颈,让「边际效益递减」曲线的下降端变得平缓,从而延缓「个人产能拐点」的出现。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自我魔鬼式练习折磨——进行大量的技能练习、 从不同的领域入手,去观摩市场变化。比起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更难,更具有挑战,投入产出比更高的事情。第三个阶段,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能就这样了,于是开启了养老模式。这种信号是很危险的。突破这个阶段瓶颈的关键点是,要开始从纵向深度学习,进入横向学习模式。职场生涯前期,纵向探索固然重要,但在后期,你越是专研,难度越大。所以到职场后期,选择 T 型发展,成为一个横向型人才就很重要了。我们要用 20% 的时间达到 80% 的效果,而不是选择只研究自己的固有领域,需要 80% 的精力,才达到最终 20% 的效果。
04■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没有人会一辈子一帆风顺,谁都会遭遇瓶颈和看似难以跨越的坎。解决以上问题最关键的点,就是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固步自封。要多去外面看看,寻找新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评估:到底是公司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 本文来源:秋叶PPT公众号(ID:PPT100)免费PPT模板、PPT干货教程、PPT素材资源一网打尽。Office、神器工具、职场成长,每天早上三分钟,碎片时间学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