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古稀老人赵 2020-06-25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孙中山奉安大典上的彩牌楼

清代,作为“红白口”行业之一的棚铺,遍布北京四九城。翻开民国22年北平民社印制的《北平地名典》,可以找到“棚铺胡同”、“棚铺夹道”、“棚匠刘胡同”(后改朋奖胡同)等多处有关的地名,足见棚铺这个行业在旧北京是有其深远影响的。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据清嘉庆年间得硕亭著述的《草珠一串》中就记有“京师棚匠之巧,当为天下第一。以芦席做成玲珑窗槅舍宇牌坊,无不逼真,可称妙手”。

到了道光年间杨静亭所撰的《都门纪略》一书,也记载“京师搭盖丧棚工细绝伦,点缀有花木鸟兽之形,起脊大棚有瓦垅柁头稳兽璃头之别,以及照墙辕门、钟鼓楼高插云霄”。

以上这两段记载,从搭棚的形式上说明了北京棚匠的技巧。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共和万岁彩牌楼,1917-1919年。

不仅如此,北京棚匠之巧还在于无论搭多高的席棚,全从平地而起,立杉槁架子时向不刨坑埋柱子,仅在一些斜撑的吃劲儿部位,用一尺长的摽棍绑紧,以保证棚架子的牢稳。

这在光绪年间震钧著的《天咫偶闻》中已有记述:“搭棚之工,虽高至十丈。宽至十丈,无不平地立起。而且中间绝无一柱……”

该书又记载了光绪二十年,由北京棚匠搭三十丈高的脚手架重修鼓楼的情况。由此可知,北京的棚匠除去搭棚的技术极为高超外,他们很早就是建筑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工种了。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北京的棚铺规模大小不一,当年较大的棚铺有祖家街李记棚铺、旧刑部街张记棚铺、西绒线胡同东义成张记棚铺等。值得一提的是,五十年前坐落在西长安街大六部口路西的六合棚铺,是清末以来驰名远近的一家大棚铺。

这家棚铺因曾给清宫搭过几次大棚而发迹,鼎盛时期,在天津、北京设有分号。六合棚铺的铺东是清内务府旗人陈毓山,早年在奉宸苑管理三海修缮工程。光绪初年陈毓山之父陈文英经营棚铺,由于家里有人在宫里当差,曾承应了三次皇室的大买卖,即慈禧太后的两次“万寿庆典”和光绪皇帝的“大婚”喜庆用棚,并承包了“万寿”的点景工程以及扎彩子等活。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皇帝大婚图》,光绪皇帝大婚场景。

辛亥以后,故老相传,六合棚铺给“西佛爷”(指慈禧)办万寿搭棚扎彩子挣的银子钱,用大车往回拉,一时成为茶馆酒肆的闲谈话题。民国初期,六合棚铺又给逊清皇室北洋军阀历届政府搭过不少大棚,直到一九四四年停业。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棚铺为用户搭棚因系租赁性质,尤以杉槁可长期使用,过去常有“一本万利”之说。然而对于受雇资方的棚匠来说,则只靠一根弯针和一把鱼刀耍手艺挣钱糊口了。

无论大小棚铺都不雇用固定的搭棚工匠,有的只雇用一名工头,兼管到工地看活,和与用户讲买卖。若是棚铺的业主本人就是棚匠出身,开个小买卖,完全可以自兼工头,并直接参与搭棚耍手艺。

一般是棚铺应了买卖,主要靠到附近的“街口”上去找棚匠。所谓街口,就是棚行手艺人的聚会地点,这与瓦木工的“人市”相似,都选在行头一家茶馆聚齐。他们边喝茶边聊天,无论棚铺有没有活儿,茶馆是每天清晨必到的。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因此,棚铺用工,都是一清早到茶馆找人,连续用工则在前一天收工时约好。如果用工多,本街口上的人不够用时,还可以到外街口上的茶馆去约人。

棚匠在棚铺做活儿,由管账人按实到人名记工于“水牌”上。每搭完一座棚结算工钱,如在一家棚铺做活时间较长,在未结算工钱时,可以预支部分。结算时,按一工活多少钱付给日工资和搭棚用户另给的“酒钱”。

棚匠做活期间,遇有雨天临时停工,称为“挂兑”;做活不慎,从高空摔下跌伤,称为“飘高”,一般棚铺都备些跌打损伤药物为棚匠治疗伤痛,这也算旧时棚行工人仅有的一点福利待遇吧。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关于棚铺常用的搭棚材料,计有杉稿、芦席、连绳、九股绳、摽棍、红素木栏杆、红素玻璃窗户,这是办红白事席棚上方周围安装的两种“扇活”。玻璃窗户有红喜字、红寿字和蓝寿字之分。

至于富有人家办白事搭讲究的大型起脊棚所用的材料就更多了,如用芦席缝制的“云头脊”、“稳兽”、“瓦垅”,还有搭灵前“月台”用的木活,包括台柱、天花板、台上用的木栏杆、台阶两侧用的斜角栏杆,以及本台阶和台面板等。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除此以外,棚铺有兼应彩子活的(旧时另有彩子作),则所备的材料包括细竹竿、红素彩子布(分绸、布两种)、各色别花用的布带子、细麻绳、各色纸花、绷针等。这扎彩子是一种专门手艺,与棚匠是一个行业,两个工种。

彩子活主要用于扎彩牌楼彩亭子红素门彩子白事灵堂彩子和“经托子”用的素彩子等,这些都由棚匠先搭好架子,才能“上彩子活”。

彩子布还有一种用途,就是席棚内的杉槁立柱一律要用布裹上,喜庆事裹红布,白事裹黑布,一方面为了应景,另一方面防止杉槁木刺扎伤人。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上面谈了许多中上人家办红白事搭棚的需要。至于过去的贫穷人家出了白事,尤其是老人亡故,受人情风俗和旧礼教思想的影响,即使借贷,也要找棚铺搭个最简单的布棚,俗称搭“蓝布帐子”。即在屋外立几根杉槁,用粗蓝布四角拴上绳子,系于杉槁上,四面围住,棚顶也用蓝布覆盖,把棺材停在棚中,凑合办完白事就行了。这是收费最低的一种棚。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从上述情况看,棚铺搭红、白棚,用期短,材料伤耗较少,是赚钱的买卖。而夏季搭凉棚,用期长,材料伤耗大。一般是每年农历端阳节前后,用户开始找棚铺搭凉棚,直到七月底才拆棚。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这期间,经过三个月的烈日曝晒和雨淋,席、绳易于糟朽,拆凉棚后,许多不堪使用的席、绳分别卖给炒锅业和麻刀铺,作为柴禾和剁麻刀用。

虽然搭凉棚材料折旧程度高,而每年的“凉棚季”却是棚铺生意最兴旺的时候。昔日凡政府机关、银行、商业铺户、公园茶座以及富有人家的院落,都按时搭凉棚,待农历八月初根据气候凉热,由用户通知,方去拆棚。拆凉棚亦不另收费用,已包括在搭棚费用之内。到了冬季,棚铺有时还为一些慈善团体举办的粥厂搭“施粥”棚,这也是用期较长的普通席棚。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旧社会各行均有行规,以制约本行同人遵守。清代在宣武门外黑窑厂曾有棚行会馆,民国时期成立过棚彩业同业公会,有关行规,惜未见诸文字记载。仅据所见所闻者略举一二:

棚铺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鲁班诞辰,要公祭“祖师爷”,借此举行一次“谢师”之礼。是日要供鲁班的“神牌”于桌案,焚香祭祀。事毕,棚铺业主常邀请众多在搭凉棚季节为本号出力的棚匠师傅吃一顿“犒劳”,作为酬谢一夏之辛苦。

平日为人家搭喜庆事用的“酒棚”,事虽办完,必听候用户通知方可拆去。相反,搭办丧事的白棚,出殡之日一清早,棚匠必须提前来丧家门外等候,待灵一出堂,即开始拆棚,丧家送殡归来,不能再看见院里的白棚,这也是符合人之常情而约定俗成的规矩吧。


关于棚铺,您又有哪些回忆?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源自《燕都》杂志,

原题《北京棚铺见闻琐谈》,作者陈家骥。

一根弯针 一把鱼刀就能养家糊口的买卖——棚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