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菜是脑梗的天敌?

 图书 馆员 2020-06-26

什么菜是脑梗的天敌?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

所以,日常中能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菜就是脑梗的“天敌”,今天推荐五大类脑梗“天敌”的食物给大家: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苹果、梨、车厘子、大麦及干豆等

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肠道对糖的吸收,使血糖不致因进食而快速升高,因此也可减少体内胰岛素的释放,而胰岛素可刺激肝脏合成胆固醇,所以胰岛素释放的减少可以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受到影响。各种纤维因可吸附胆酸、使脂肪、胆固醇等吸收率下降,也可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美国供给量专家委员会建议摄入膳食纤维的组成以70%-75%不可溶纤维及25%-30%可溶纤维为宜,且膳食纤维的来源应是多种富含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及豆类,而不是纯化的多糖、果胶、树胶等膳食补充剂。

2、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等

益生菌可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3、富含蛋白酶抑制剂的食物:如绿茶、大蒜、姜、洋葱等。

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通过抑制各种蛋白酶的活性和功能而发挥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病虫害等作用的化合物。

4、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具有类似于雌激素结构和功能的天然化合物、可发挥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肿瘤及保护神经损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5、富含有机硫化物的食物:如大蒜、洋葱、葱等。

有机硫化物不仅可通过激活纤溶蛋白酶原和纤溶蛋白而促进血栓溶解,还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血小板聚集来阻止血栓形成。而且有机硫化物还可以调节脂代谢、增强免疫力。

所以,如果想预防脑梗或者改善脑梗后遗症的人,可以适当食用如上五大类食物哦!

脑梗“帮凶”:不是烟酒,四件事做多了,十有八九会被脑梗缠身!

脑梗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大脑的某一根血管发生了堵塞造成脑组织缺氧,从而引发脑细胞的死亡,脑组织就会发生功能障碍。

脑梗塞是众多疾病当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病,会给家人和自身带来无尽的痛苦。

因为其起病急、信号隐蔽,所以常被人们忽视,这也就是为什么脑梗的致死率极高的原因。

日常很多习惯会对血管造成伤害,我们要及时对其有一定要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预防!

脑梗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腔隙性脑梗

腔隙性脑梗是脑梗当中最轻的一种,且完全可以恢复,基本不会留下任何的后遗症,只要遵循医嘱,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腔隙性脑梗面积非常小,一般出现的症状也不明显,可能平时会头晕,容易呛水,手脚稍稍麻木等,有时候甚至发病并不会被患者发下。

第二种:中等面积的脑梗

一般中等面积脑梗起病很急,可能会有呕吐,头晕头痛的表现,还会有舌根发硬,口齿不清,眼部间歇性发黑的情况。

这必须要引起重视,如果能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一般致死的几率不大,但是病后基本没有痊愈的可能性,多多少少都会有后遗症。

具体恢复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的体质和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种、大面积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只要是起病了,就是非常要命的,这时候脑组织基本上已经全部被梗住,且发病非常急,这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一般只要发生了大面积的脑梗死结果只有两种,植物人或者是死亡,十分危险,所以日常一定要注意。

脑梗“帮凶”:不是烟酒,四件事做多了,十有八九会被脑梗缠身:

第一件:对高血压置之不理

高血压是我国一种高发的疾病,保守估计有2.7亿以上,其中不乏有一部分人毫不在意,从不吃药,这种行为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如果血液持续的处于超标的状态,动脉血管内皮在压力之下容易受损,一旦血管壁破损,胆固醇就会进入到动脉血管附着于血管壁上。

随着斑块的形成,血流流量减少,脑部的正常组织就会缺血缺氧,如果堵塞严重,就会造成偏瘫,失语等脑梗后果。

第二件:饮食口味过重

美食专家曾说过,盐是最好的一种食物的调味料,但是它对于健康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摄入,够让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对身体伤害极大。

很多现代的研究发现,食盐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会增加血管内的血压,对肾脏健康、血管健康都不利,所以口味比较重的人尽量改一下。

第三件:喜欢吃快餐

之所以建议少吃油炸的食物,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油脂过高。食物经过油炸以后油脂的含量会很高,进入身体以后会增加血液的粘稠程度,加重血管堵塞的速度。

另一方面食物在经过油炸以后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一些脂肪酸会变成反式结构。这种反式脂肪酸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日常快餐等油炸食物能少吃就尽量少吃吧。

第四件:久坐加熬夜

脑梗的发病目前有这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人的工作需要都离不开电脑,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

这种久坐的状态会减缓下肢血液流动,一旦脂肪酸囤积在血管内壁上,容易引发大脑供血不足,阻塞脑血管,引发脑梗。

熬夜会增加动脉硬化的过程,进而增加脑梗的发生机会。

想要清血管,防脑梗,这三物必须要补充:

一、水分

喝水不仅可以补充体液,加速身体的循环代谢,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程度。

长期身体缺水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时间补水最好呢?

1、早起一杯水

早上醒来后,身体经过一晚上的活动,十分缺水,这时候可以喝一杯温水。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蜂蜜水或者是淡盐水。

这杯水,会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2、两餐之间喝杯茶水

饮茶是一种非常养生的生活方式,在补充体液,满足口感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喝茶不宜在睡前和早起喝,两餐之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可以将荷叶、小叶苦丁、蒲公英叶三者搭配在一起制成圆荷苦丁茶,热水冲泡即可。

圆荷中含有黄酮类和生物碱等成分,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有助于预防血粘稠。

小叶苦丁,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有所控制。

蒲公英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二、补充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好”脂肪之一,日常补充,可以降低血脂,清除血管垃圾。

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加高密度胆固醇的量,从而增加血管通透性,保护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

目前发现的食物中香苏油、麻条籽油omega-3脂肪酸含量较为丰富,均在55% 以上。

三、补充膳食纤维

日常我们出现便秘或者是大便干结都知道补充膳食纤维可以对这种症状有所改善。

其实膳食下纤维在促进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同时,还可促进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以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硬化的速度。

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果蔬,杂粮当中,特别是粗粮,建议日常可以适当的食用。

血管堵塞的人,腿上会出现4种表现,占上一个,小心血栓来临

血栓,就是“血块”,游走在血管之中。

一旦堵塞血管,就像是交通发生了拥堵,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运行,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血栓,是心梗、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症,共同发病机制,被称为“隐形杀手”。

身体有血栓,腿部会有什么反应?

1、腿麻发冷

血栓引起的四肢麻木具有不对称性,一般是一侧的肢体麻木,并且还会伴随着轻微的疼痛感;如果你经常出现单侧小腿麻木一分钟以上的情况,就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生活中,不少人还会出现腿发凉的情况,除了穿衣少等情况,若是经常发凉,就要小心是下肢动脉硬化的重要体现。

由于动脉硬化和血管闭塞,致使下肢血液循环不顺畅,使腿部缺血和缺氧,致使下肢温度骤降。

2、下肢肿胀、麻木

当血栓进入到腿动脉时,就会因为腿部缺血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

长期的血管堵塞还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溃烂、疼痛和发红、肿胀等情况一齐出现,有时也会单独出现。

3、脚背动脉减弱

此方法也可以作为自己测试身体中是否有血栓的方法,把手指轻轻搭在脚背部最高点正中间的位置,感受脉搏。如果两侧跳动强劲,是无血栓的表现,如果一侧搏动减弱通常原因就是下肢动脉硬化,血管堵塞导致。

4、腿脚粗细不一

一旦出现一只腿粗,一只腿细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身体一侧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导致血流不畅,不能及时回到心脏,压力就会导致体液扩散到腿部组织。

以此,导致了腿脚明显变粗,此时,患肢局部,还可能产生持续性疼痛,或者伴有皮色泛红,皮温较高等。

不想血管“水泄不通”,少吃三种食物!

1、少高脂食物

像油炸、肥肉等食物均属于高脂类食物,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血管堵塞,甚至是脑中风的风险。

研究发现,与低脂肪饮食相比,食用高脂饮食的绝经后妇女患脑梗死的风险高出40%。

由于脂肪摄入过多,会积存在血管内,导致甘油三酯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甚至导致心梗、脑梗等疾病。

2、少吃咸物

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过咸,会诱发高血压,增加血管的压力,使血管壁变脆,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10%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是与饮食过咸,盐摄入过多有关!

3、少酒精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饮酒,利于身体健康。

若长期大量饮酒,会使酒精摄入过多,身体无法代谢掉,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同时会使血压升高,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输出量增加,易引发心律失常。

酒精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血流凝固,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减少脑部血液流量,增加脑梗的发生危险。

清血管,防血栓,补充二物,动好二处,戒掉二事!

补充二物

1、补充膳食纤维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刺激大肠蠕动,将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2、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胆固醇,同时增高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

还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的形成。

同时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护血管的畅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

亚麻酸在人体内还可以转化为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EPA,同时它可以抑制血栓性疾病,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其中秋苏籽油富含丰富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以上。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日常可以将5ml秋苏籽油拌入200ml自制酸奶中,充分拌匀即可,二者会形成一种可溶性蛋白质,更利于人体吸收。

动好二处

1、环绕脚踝

平躺,下肢尽量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整个脚掌360度环绕,尽量保持动作幅度最大。

此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回血,养护血管和心脏。

2、转膝盖

做法:自然站立,双脚并拢,双手紧按膝盖。顺时针的逆时针交替,每次三十圈即可。

功效:转膝能增加腰、膝、踝各关节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压迫,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戒掉二事

1、戒熬夜

经常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促使体内分泌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去甲肾上腺素等,会促使人体血压升高、心率升高,增大心血管压力。

2、戒高血压

血压升高会损伤动脉内皮,造成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容易堵塞血管,引发血栓,因此,患这种疾病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血管。

注意不要滥用降压药,一定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切不可说停就停。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与四时养生对应的食物有哪些?

《黄帝内经》中讲“五行有五色,五脏有五行,五色入五脏”,按照中医养生的说法,人的进补应与四时相合,不同的季节补养不同的部位...青色入肝,红色入心,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五色浅淡可补五脏,深浓可泻五脏...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色与五脏相配,常吃五种颜色的食物,可以分别滋养人的五脏~

心主夏,肺主秋,肝主春,肾主冬,黄帝内经有言,“脾者,土也,治中央”,意思是指脾不单独主一个季节,而是参与到每个季节的调节中,是其他脏腑的后援和库存,因此,中医的治病养生,都要在健脾的前提下进行!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结合四季时序变化来养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春季大自然阳气升发,除了顺应天时养护好体内的阳气外,中医学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应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中医的脾是主运化的,所谓“运化”,就是将食物中的营养吸收,并且运送到周身,其中也包括运送到皮肤,血液中~

如果脾气虚,首先是无法吸收营养,其次是无法将本来就吸收得不多的营养输送出去~脾之色为黄,所以中医常用小麦,小米,红枣肉这种黄色食物来健脾~此外,生活中的五谷杂粮也可以用来健脾,从中医的角度讲,五谷都是入脾经的,如果在每天的饮食中不缺粮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健脾~

众所周知春天是养肝的季节,但是,中医要养的这个肝不是我们长在腹腔右侧的肝,因此,这个肝的养护和春天没直接关系!

它是一年四季都要养的,中医提倡春天里养的肝,更多指的是情志,利用春天这个季节舒畅情志,将处于经过藏了一个冬季缓慢状态的功能代谢动起来~整个身体功能的调遣,中医将这些功能归纳以为肝所主管,并强调肝喜调达,就是说,各种功能要理顺了才能保持整体的健康!情志对身体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体内的道路是不通的,就会导致气血无法输送至全身,气血不通会造成脾虚,抵抗力下降,无法抵御外界与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在春天调畅情绪更重要~

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将食物分苦,酸,甜,辛,咸五味,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认为春季酸味补肝~另外,很多养生专家也讲减酸增甘,意指到了春天要少吃酸的,多吃甘味的,这样却是一知半解,容易落入误区~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是肝所主的季节,容易肝气过旺,而酸是入肝的,所以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在五行中,属于木的肝是克伐属于土的脾的,如果肝气过旺,脾气就要受到压制……。为了防止肝火在春天过旺,所以不仅要少吃酸味,还要多吃一些入脾的甘味的药物或食物,保护脾气不受克伐,因为甘味是入脾经的~

中医所说的甘,不是甜味或甜味食物,而是中医里属于甘味的药物,比如黄芪,白术,枸杞,当归……有的时候吃起来并不都是甜的~我们食物中的甜的,油膩的,一般都容易生湿,多吃甜容易增加脾的负担……所谓的减酸增甘,简单的说到了春天就应提前补脾,至于补脾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情况,在甘味药中具体斟酌~

春夏要养阳,因为春夏都是消耗极大的季节,人在春天会有春困,到了夏天会苦夏,都以疲劳为主,而疲劳就是作为身体功能不足了,就是中医的阳气不足了,所以要通过补阳,提高功能应对外界的消耗!

按照中医的春夏养阳的规律,首是照顾脾胃,因为从春天开始,人体的阳气开始向外走,内里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胃肠问题,这不光是因为温度的问题,更因为胃肠消化油腻的能力不及秋冬!即使为了降温,寒凉的食物也要谨慎,因为夏天脾胃阳气正虚,很多人脾胃受伤都是在夏天发生的!

健康的人只要规律生活就能养阳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夏季只要规律的生活就能养阳气,除此以外,还应该注意饮食方面,可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心血管的病人更应注意,因为剧烈运动出汗多,津液丢失,使人体耗气损阳~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其中,红色对应的就是中医的心,所以夏季养心护心,可以多吃些红色的食物,比如健脾祛湿的红豆,理气解郁的红玫瑰,当然,也不要把红色的植物性食物神化了,最重要的还是做到全面营养,均衡饮食!

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春夏之季由寒转暖,由暖转热,宇宙万物充满新生繁茂景象,此时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夏季不恣意贪凉饮冷,避免人体阳气过分消耗!另一方面,阴阳互根,阳气生发,必须有阴津的补充才能够使身体的阳气,阴津在较高水平上维持平衡!秋冬之季气候由热转凉,由凉转寒,万物都趋于收藏状态!另一方面,应固护阳气,同时适应阴气渐长的特点,增加温阳食品!

秋季养生,无论饮食起居还是心情调整都要以养收为原则,其次是安神,心态上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以求阳阴平衡!

五色与五脏相配,常吃五种颜色的食物,可以分别滋养人的五脏,其中,白色对应的就是中医的肺~秋天天气干燥,润燥是秋天养生的重点之一,又与肺,与白色相对应,所以一些内里质地颜色白的水果都入肺经,而且性质甘润,适合秋天润肺~

中医里能改善皮肤状况,使皮肤能够白皙润泽的,是能入肺经的药物,而且常用来润肺的食物或是药物也多是白色的,比如白杏仁、百合等等,除了能补肺气,滋肺阴,清肺燥外,还需要中医说的补脾,健脾为基础,才能够让药物的补益作用作用在皮肤上,比如润肺的梨和健脾的苹果一起吃,滋润的效果更好~

无论哪一种养生方式,顺应冬季封藏的特性,补身体像大地一样,有充分的聚集能量,修养整复的时间,才能在春夏之季展现更好的姿态,维持长久的健康!

据《黄帝内经》记载:“青色入肝,红色入心,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其中,想要补肾,所吃的药物或食物是黑色的,也就是说,补肾=抗衰老,想用食补的办法补肾,比如黑芝麻,黑枸杞,黑豆,黑桑葚等食物~

另外,饮食宜少咸增苦,适宜温淡,喝水本身绝对不会伤身,真可能伤肾的是我们一直觉得是高营养的蛋白质,如果过量就要加重肾的负担,只有心脏病比较重的人,医生为了避免心脏负担过重的人,避免加重心衰,可能会控制其饮水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秋冬皆备,养阳养阴皆备,这句话实际是根据四时调理阴阳,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一年四季交替,阴阳之气也是随季节变化而消长,养生也必然符合这种转变,才能顺天道得健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生活作息是人体与自然相契合的结果,人只有在睡眠中,身体的细胞才能修复,这个修复就是中医的养阴!我要为了养生而严格控制饮食,可能事与愿违,饮食适宜很重要,荤素搭配,随着季节进行调整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科普知识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