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三百首 |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昵称50319000 2020-06-26

袁去华《瑞鹤仙》

郊原初过雨,见数叶零乱,风定犹舞。

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媚妩。

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

到而今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

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

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念沉沉、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简介】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词作。此词系怀人之作,写寻访意中人不遇而引发的愁思。上阕写眼前景物,进而写来时与去时景象,突出昔会今离、昔乐今哀之意;下阕写重访旧地,寻旧迹,物是人非,不见佳人,唯有梦中才得以相会的惆怅和悲苦。

【注释】

1、风定:风停。

2、浓愁浅黛:喻指山色浅浅深深。黛,青色。

3、媚妩:西汉张敞为妻子画眉,长安人说他“眉妩”,这里指妩媚可爱。

4、岩花:长在岩石旁的花。

5、半吐:半开。

6、邮亭:古时设在沿途,供递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7、旧曾题处:从前题字的地方。

8、收香藏镜:借喻对于爱情的坚贞执着。收香,用晋代贾充之女窃其父所藏奇香赠给韩寿,后结成夫妻的典故。藏镜,用南朝陈亡后,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因各执半镜而得以重圆的典故。这里表示自己珍藏着爱情的信物和对爱情的忠贞。

9、人面桃花: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

10、小阁幽窗:指女子居住之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是作者分别意中人以后抒写离恨之作。宋代都市繁华,歌妓众多,无论是官妓、私妓还是家妓,偶然的偶合,就往往以她们的色相、伎艺,赢得了为科举功名而奔走道路的士子们的垂盼,这是当时普遍的现象。其《荔枝香近》、《卓牌子近》、《长相思》、《宴清都》等,都是他和歌妓们聚时欢会或别后相思的记录。此词大约也是为此而作。 

【文学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旅途借宿,产生的相思离愁之情,通过描写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来表达作者的离愁别绪。

上片写风雨后黄昏之景,为抒离情渲染环境。“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三句写了郊原秋景的概况,一开始就将全词笼罩在一种怅然若失的氛围中。“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媚妩”三句接下来写远望的景色,其中“挂”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斜阳的偏狭角度。“映浓愁浅黛”一句,则展现了雨后空气艨胧,远山的山形走势如空蒙的山水画,只有淡淡的墨痕。

“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词人不禁回顾来时的旧路,见岩前的黄花仍含娇半吐,只不见人面何处。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都发生了变化;到而今不变的,似乎只有溪边的流水,待人如故。这当然纯属词人的主观想法,并不符合流水的实际情况。但词人目的在强调一切有情物都在变化;而流水之所以不变,乃由于它专于情。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的审美判断完全取决于感情的需要;一切物象都透过词人感情的三棱镜而折射出种种奇光异彩。这是词人们不同于科学家们的所在。同时,“来时”与“今日”相对比,含蓄地将作者要表达的愁绪蕴含其中,惟妙惟肖。

“郊原”六句以落叶、深树、遥山意象组合成寒秋风雨过后凄艳而衰乱的景象,“乱”、“愁”二字于远山妩媚之美景中已显示出风雨摧蚀的暗淡痕迹,乱叶零落,树色浓淡、浓者枯黄暗淡如愁容,淡者青绿如眉黛。以移情手法将深树喻为佳人,反射词人心迹,映衬出人生风雨飘摇,心绪之凌乱和情思之愁郁。“来时”四句以“岩花”、“流水”互文交映,追忆当初来此旧路时,岩花烂漫,流水潺泼,而今重来岩花凋谢。唯有流水伴我如故,写出落花流水变化无常的凄凉之感。

下片抒相思寻旧之情。写词人下马探寻往昔与恋人游乐欢娱之旧踪,与败叶流水相对,物我寂然,无语凝噎之状。“无语”一顿,无语之中包含着千言万语,承上片探寻往昔的痕迹,承上启下。“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这就是词人“无语”后的第一个行动。“深静”二字点出词人居深处静之孤独,寂寞境况。“旧曾题处”乃所寻旧日双双题诗传情,幽期密会之地。

“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后两句六个字,作者郁结心中的愁苦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一涌而发,直抒胸臆,揭出本篇主旨:人在旅途,尽管已十分疲惫,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而每每离别所带来的感伤,则最令人愁苦。“念沉沉”,既说明佳人居室之深远幽暗。又表现词人相思之悠悠深长,相思深切之时。唯有梦中去“小阁幽窗”,寻觅她的芳踪,徒增更深的空虚与渺茫。词人用梦境结束全词,说明除了梦境之外,他的企求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全词风格委婉、含蓄,语言却甚流畅。虽然接连用了好几个典故,但不致使人感到晦涩难解。在南宋初期的众多词人中,袁去华显然据有一个虽小而颇为独特的席位。 

【名家评论】

1.《宋词三百首今评新注》:“到而今”以下两句及“下马”以下两句,叙述时不动声色,但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纵收香”以下三句倾诉了对爱情的疑虑,很是真切。

【作者简介】

袁去华(生卒年不详),字宜卿(或云宣卿),洪州奉新(今江西奉新)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去华曾任善化知县,又知石首县,著有《袁宣卿词》一卷。《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