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琮 的本源浅析(寻祖觅宗)

 骨玉文化 2020-06-26

我们常说“祖宗”,“祖宗”是什么,是我们的祖先,这是大家广泛的认知然而祖宗的内涵不只祖先那么简单,她隐藏华夏民族七千多年深远的文化和悠久的传承。

                     “且” 字

   三千多年的甲骨文的“祖”是写作“且”,“且”表意的是男根,后期“示”和“且”组成了“祖”,“示”是祭祀供奉的意思,这说明“祖”在远古时期表意的是对男根祭祀和供奉。

草原骨砣文“且” 字

    宗的含义,字典里“宗”字的本义是指宗庙,祖庙,后来也指祖先、宗族,这是王权国家产生后对“宗”的解释。然而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并非是最早的文字,而是以成型文字。汉字产生于象形符号发展于形声字,“且”和“宗”都应是象形字符。

“宗”字

形声字里“琮”字和“宗”字是有联系的。在我国很多的原始遗址中都发现有玉琮,在距今三千年左右周代的《周礼》中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明确记载了玉琮是祭地的礼器。

然而玉琮并非产生在周代,玉琮产生于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祭地礼器的功用不一定就是它初衷。在新石器期,“琮”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玉(网图)

    草原骨器时代的“一阴四阳”骨器

在内蒙古中南部的草原上,老乡耕种时经常能拾到一些奇怪的骨器,骨器馆有幸收藏了一部分,其中有一种“一阴四阳”的骨器,中间有一圆孔,四个角明显的刻画了四个男根,

1骨器“一阴四阳” 2玉制“一阴四阳”(网图) 3良渚玉琮

骨器“一阴四阳”与玉制“一阴四阳”十分相似,而玉制的“一阴四阳”又与玉琮相似.骨器馆认为早期的玉琮应是生殖祭的器物,由骨质的“一阴四阳”演化而来。

(1) 玉琮上表面和底面刻画的是两个玉璧代表的生命的门户璧,是祭拜器)。

(2) 中间的孔代表生命出入的通道骨管型器 玉箍型器是同样功用,是祭拜器)。

(3) 四个角经过演变 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能看出四个男根的形状祭拜器)。

(4) 良渚文化的玉琮在侧面多饰有神人面,而神人面在草原骨器时代,代表的是生殖祭的神 也是祭拜器)

   以上对玉琮分体研究判断,原来玉琮是四种生命祭拜的综合器,在远古时期先民一定是叫它“玉综”也是玉宗“综”和“宗”在早期是通用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华夏民族悠久的语音传承。

良渚神人面玉琮(网图)

玉宗的“宗”字为何又成为玉“琮”了呢。“琮”是由“王”字和“宗”字组成的.我国早期的玉器多数是与生祭拜有关的巫玉,后期王权国家加上了“王”字旁变成了王玉。

   草原骨器时代的骨质阴阳综合器   “一阴二阳”

    骨器馆收藏有草原骨器时代的“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和“一阴四阳”等骨质的阴阳综合器,在其后期的玉器中,出现阴阳综合器玉琮也是意料之中的。

    在商周之前,生命祭供的巫玉在祭坛上以摆放了数千年,也许是人们忘记了它的功用,也许是周代的统治者有意改变了他的用途,用祖先留下的祭供生殖的玉器,来祭供天地,以保佑其天长地久的统治。

   骨器馆认为;周代是将祭祀生命的玉器向祭祀天地玉器转变的分界点,之后随着社会阶级和私有制的加强,那些用于祭祀生命的玉器,如;,玉宗,玉玄,玉黄等都加上了王字旁成了统治者独有的王玉,改变了它原有的作用。

            良渚神人面玉琮(网图)

  随着先民的文明程度和对含蓄美追求的提高,那些十分形象的生祭供器,逐步由形象向抽象,由直观向含蓄演变了,是为了封建统治者利益演变而迷失了本源。

对玉琮的探讨,可以看出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是没有间断过的,寻祖觅宗,“祖宗”是个流传了数千年 而迷失了本意的词语,它揭开了一段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生殖祭拜期。我们常说祭祖宗,拜祖宗原来的本意是对生命的祭祀和崇拜,早期的先民,是以发展人口和壮大聚落为目的而对其进行祭拜的,这是华夏先民对人类种族,人类的繁衍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