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喻读书:尧帝封禅文

 象牙文 2020-06-26

2019.03.27 老喻读书 阅读 131

[大汶口文明出土文物]

4000多年前,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举火燎天,场景被附近的人看到,刻在了这个陶器上。这个陶器不知怎么埋入地下,几千年后才重见天日。日火山,你看,这是在五座山峰上,点燃大火,迎接日出。附近有五座山峰的地方吗?有!那就是天台山!不会搞错吧?请看,天台山一块石碑上,也有相同的记录。只是记录上只承认在三座山峰上举火燎天!(下图的红圈1处)

[山东日照天台山石刻]

你看红圈1处的头一个字不就是日火山吗?认成是日月山也行。红圈5的第二个字是不是很亲切?鸟站在山上,不就是岛吗?红圈2就更形象了:心手。红圈3也好认:旦明。红圈4最搞笑,一张笑脸,一张哭脸,难怪马贺山先生要把它译成晴阴。

这是一篇用像形字写的尧帝封禅文,一看就和甲骨文不同,应该比甲骨文更古老,但跟汉字更亲近!

这就是我要举报的考古线索!如果能证明这块石碑是尧帝所留,除了能证明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外,还能证明尧是历史人物,而不是传说,将改写中华的文明史!

马贺山可能是位草根学者。我在百度上搜不出他的词条。但他对山东日照天台山象形文字的破译是合情合理的(详见马贺山的博文《我破译了华夏第一字》、《我发现了夏朝文字》)。


[左图是网友摹写的日照天台山碑文,中图是天台山碑文局部,右图是山西陶寺出土的文物]

左边红圈4处的尧字和山西出土文物上的尧字有相似处。只不过红圈4是跪姿,文物上的是立姿!还有尧帝元年在山东祭日,而尧帝在位一百年。可以肯定山西的文物是很多年后才埋入地下的,写法上有点不同很正常!

红圈1、2、3、5(5未能显示出来)和中图的尧乃是天子之尧。由日尧射三字会意而成,寓意着太阳神赋予尧掌管人间,有生杀大权。

[左图是网友发的日照天台山碑文摹写图,右图是网友发的大汶口出土陶纹]

一处是山上石碑上的文字,一处是出土陶器上的花纹,两次联系在一起,而且时间都在四千多年以前。我相信那块石碑是尧帝的祭日(天)封禅碑。

[文字引自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文字》]

山东天台山尧帝封禅碑。【唐虞文字】

释文:

尧任困彤,身魅葵口 ,石晴阴告

上皿火少, 森林酉看, 旦明山保 ,

尧岛日O,尧桑祝祖,心手上从

血尧神众,保酉OO ,尧寅华夏 。

释义:

尧帝率诸侯在天台祭祀日神,祭了又祭,

老身揆度天降吉兆祥瑞:

“先祖先帝,祈福受年,风调雨顺,

日神上帝,用猛火燎祭,

山林之神祗用酒来祭。

有日月山神护佑,百姓尊礼重教。”

尧在岛上拜日,永保天下吉祥。

尧于穷桑祷告祖宗保佑平安,

从心到手都服从上天的指令,

尧用牲血大祭天神,

再用酒祭祀地祗,

尧天子恭敬的服侍华夏子民。


注:大汶口陶器上的日火山或日月山,被马贺山破译为华字,华夏的华。这种把文字放在使用的语言环境中来解读,是很不错的方法!

这是山东日照天台山上的一另副石刻。[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引自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文字》]

马贺山认出这是比甲骨文还要早的黄帝文字。请看他的破译。

夏日,星月,王凶,焚吉。[少昊祭天碑]。【黄帝文字】

其大意为:夏人祭拜日月星诸神,王帝用柴祭天,逢凶化吉,能迎来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这是一篇先王率子民夏人到天台山祭祀日月星之神的大典,先王有疑,祭祀前进行了占卜,兆文彰示,用柴燎祭,逢凶化吉,于是,先王与子民一同到扶桑山顶,燃起木柴,送月迎日,鼓乐齐鸣,载歌载舞,一片欢腾。这是最早用文字记录的华夏民族对太阳神的顶礼膜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华夏民族,用象形文字记载的一次祭日盛大典礼。

注:夏人,不单是夏朝的人。这里指的是华胥族。胥和夏是通用的。华胥就是华夏。

这是马贺山破译的山东日照天台山的第三副石刻。

巫女碑【夏代文字】

释文:女巫魂兮,灵游林兮;守我家兮,老祖火兮。万年垂兮,帝喾生兮;子昊鸷兮,祖羲和兮。行人安兮,神易福兮。”

释义:我是女巫啊魂游山林间,护我祖社啊守我家园,帝喾羲和啊是我的祖先,沉睡万年啊怎能忘啊,少昊象鸷鸟一样凶悍,行人若祈福祭祀啊,日神保你平安。

这是一首四言诗歌,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声情并茂,文字成熟,刻写规整。谁见到这样的文字,都会认为,此文字不会早于商周文字。其实不然,对这些未知文字的判断,不能简单地看一眼就下结论。这些未知文字究竟是商周之前的文字还是商周之后的文字,是诗经之前的诗歌还是诗经之后的诗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轻易地下结论往往与真相相去甚远。通过细心地与商周甲骨文、金文比对,我认为女巫歌里的文字很有时代特征,它的一些字都能从商周文字里找到,还有一些字是商周文字里所没有的。如:垂、喾、驇、鸷等,有些字形与商周文字不一样,有出入,属大同小异。俗话说,细微之处见功力,细致分析相同与不同,能分辨出夏朝文字和商周文字的界限。另外从诗经的角度来分析女巫碑,也可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大汶口出土陶器的拓片]

这像是两个女人在大树下照看一个孩子的场景。女巫碑中的女字就是这种写法。

当考古学家们忙于在地下寻找甲骨文以前的文字时,马贺山却在山东日照天台山有了惊人的发现!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