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xcel搭建估值模型的完整思路

 龙游天下638 2020-06-26
一、数据整理

本次的model以一家A股上市公司为例,同样是先从Wind导出数据。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Wind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这一块写的有点混乱,它导出来是这个样子:

在Wind这里,其他收益、投资净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看起来都像是营业总成本下的科目,但是实际上在公司的年报里可以看到,资产减值损失是在其他收益上面的,也就是说,营业总成本到资产减值损失就打住了(从加总数可以确认这一点),下面的其他收益到资产处置收益都不是营业成本的科目。

换句话说,从资产减值损失(非经常性的)、其他收益到资产处置收益,甚至到再下面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这些都是和经常性/经营性活动无关的。之前我总觉得要把报表的信息都保留下来,所以不会轻易地合并科目,但是现在认为,大道至简,像这里提到的这些非经常性、非经营性收益,在做预测的时候我们也是预测不了的,所以不合并科目与合并科目的就变成了瞎拍很多次和瞎拍一次的区别。那这样为了我们自己简单,还不如把这堆科目全部合并成一个“非经常性/非经营性收益”

同时,由于“营业利润”这一项上面的那几个和下面的营业外收支,算是跨越了“营业利润”这一项,所以这个表里也不太好再保留“营业利润”这个科目了,考虑就用EBIT(息税前利润)取而代之,EBIT这个指标对于估值也更有意义。

所以经过这一番调整,表格就变成了下面这样,橙色框的科目都没有动,红色框的财务费用挪了位置,而蓝色框的科目全部合并成了“非经常性/非经营性损益”

另外,在归母净利润后,加了一行分红,这里需要注意,公司的分红不会在当年的年报中体现,比如说,2016年归母净利润是368.8(百万元),分红是72.2,但是这个72.2的分红是2017年4月公告,5月发放的,所以分红对报表的影响其实延后了一年。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这笔分红还是应该算是2016年的。

最下面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也会有这个名称的科目,但是这两项还是不一样的,毕竟一个是流量,一个是存量,这两个数往往也不一样,而且这个科目的变动一般是投资性的资产导致的,所以预测起来也不靠谱,干脆就把利润表这儿的删了(这个数不会影响到配平,也不影响当年的利润),而资产负债表权益部分的另外预测就好。

二、预测部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科目

预测的第一步应该是收入,收入预测不是我们这张表的重点,所以直接采纳Wind一致预测的数据(由于一致预测只有2019-2021的数据,所以2022-2023两年的数是假定30%,28%的增速算出来的)。

有了收入之后,就根据利润表历史数据,在利润表下增加一些行,算出关键的财务比率,这些比率可以直接用于2019-2023年的预测数据(再次重申,理论上每个数据变或者不变都是有原因、有理由的,我们这里重点是“形式”,所以都简化处理了)。关于这个比率是用三年平均,还是按照前一年数据,或者是考虑变化,我觉得没有统一标准,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利润表进行预测了,得到如下的结果。

其中,财务费用这下面的折旧摊销先空着,等到预测完DA(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旧摊销)表,以及债务表之后,再来填充这两行。

下面的三行是新增加的,这样就可以直观地计算出EBITDA了。

而非经常性/经营性损益,直接用的就是三年的平均数,而少数股东损益用的是上一年的数。这种难以预测的科目,还可以直接设定为0,尤其是对于应试的时候,设定为0可以给后面的现金流量表配平减少很多麻烦。

注:在后面配平的时候发现,少数股东损益部分应该改一下符号:

少数股东损益是负的,表示少数股东亏钱了,如果是正的,表示赚钱了。然后归母净利润调整成=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之前符号是+,理解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在整理数据的时候还是要主要正负号,后来我发现在算折旧摊销的时候也搞错了,增加了麻烦)。
这样,利润表的主体就预测完了。接下来预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预测,分为几块:①营运资金类的科目,包括应收应付等,通过周转率/周转天数来计算,而“其他”类的科目,可以考虑按照往年平均、上年度、0来进行预测。②资产投入类的科目,留着等到在DA表中预测;③资金类的项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留着在债务计算表中进行预测。
首先进行营运资金类的科目预测(非现金的短期资产-非借款的流动负债),
这里只引入了4个指标,我觉得这个是根据实际情况定的,比如我是看着预付、预售等等科目,趋势并不稳定,或者数字很小,这种待会直接用平均、上年或者0就好,不一定要在这下面引入一行比率。另外,应收和存货分别是和收入、成本去相除的,这里不要全都以为是收入了。还有,有的教材会说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来计算这种比率,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一是搞得公式复杂,二是会造成营运资金剧烈波动。作为一个预测来说,易读性真的很重要,大道至简,不要贩卖复杂。好的,预测得到的BS(资产负债表)如下:
需要说明的几点如下:①长期待摊费用理论上应该在折旧摊销表中去计算,但是这个公司的实在太少了,就没必要再单独计算了。②提取盈余公积应该是每个单体公司做的,而不是合并报表一起计提,所以这里引用的应该是归母净利润,而非合并利润。③也是在配平的时候发现,少数股东权益这个最好是和少数股东损益link起来。
在配平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少数股东损益发现了差异,应该需要将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到少数股东权益里面去(假设少数股东不分红)。
总结一下是,需要将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勾稽的数,是当年母公司利润对留存收益的影响,以及少数股东损益对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由于这是写到后面才发现的问题,修改后可能对下文截图中看到的数字会有一些影响,请不要太在意。)
另外还是单独列一个“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的计算表比较好,这样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就不用一个个想着每个科目是谁减谁了,也更加不容易漏掉科目,检查时也更方便。那么得到的计算表大概是下面这样:
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到此也已经构建好了,接下来考虑构建折旧摊销表(DA)。

三、预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摊销
预测这一部分,需要仔细阅读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内容,那儿会对详细的资产折旧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比如下面这样。公司还会披露折旧年限数据,这对于计算折旧摊销是至关重要的。
还是那句话,我们现在搭建简表,所以不详细区分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气设备这些科目一一分析预测了,我们就用个总数把格式和计算过程学习一遍(只是多几个计算,方法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可以整理一下年报中固定资产折旧的信息,可以看到2018年的固定资产整体情况如下表。原值的变化中,主要是购置和在建工程转入,外币折算和处置报废比较少,转入投资性房地产虽然不小,但这应该不是一个经常性的行为。所以我们主要参考购置和在建工程转入这两个数。
在折旧方面,我们看到主要就是本期新增计提数比较大,其他的都可以不看了,这给了我们一个合适的参照,因此就可以通过这里的数,给出下面的合理预期了。
这张表里,现有固定资产735.1是2018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的余额,而折旧年限15年,理论上年报是会披露各个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而在这里我们看的是总体,2018年初的账面原值是538,年末是735.1,累计折旧是43.5,那么平均算下来,大概折旧年限在((538+735.1)/2)/43.5=14.6,所以约15年左右。
对于新增固定资产,我们按照2018年的购置的38.6,假设购置金额随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得到接下来几年的预测数。在建工程转入的我们先留着,待会在下面算。
对于新增固定资产,先用transpose()函数,把年份和新增的折旧“转置”,输入公式需要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才能输入,而且要选择相同数量的单元格。
这里,需要提一点,其他的表我都没增加表头(深蓝色的年份那一行),但是DA表我增加了表头,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公式是和表头的年份有关系的,当需要把各个表贴在不同的sheet中的时候,这个年份一行就直接剪切,不会造成公式很难读。
得到下面这样:
然后在右侧区域输入公式,需要用到稍微复杂点的函数组合。这里强烈建议选择右上角的单元格输入(图中黑框位置),而不是左上角。主要是为了捋顺这个公式的逻辑。
以黑框位置为例,这里公式的逻辑是,在2019年新增了48.8的折旧,在2023年会折旧多少。折旧可以用=SLN(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公式。也就是=SLN(E166,0,D164):
这里残值我用了0,也可以按照年报改成5%啥的。
这里看起来挺简单,但是,需要考虑2个问题,一是什么时候开始折旧,二是什么时候折旧结束?当然,简单地说,购置资产的那一年就开始折旧,但是折旧年限到了之后,就不该继续折旧了。所以如果折旧年限是2年,那现在的K166单元格应该是0,而不是3.3。为了实现折旧额根据折旧年限改变,就需要用到IF函数,再叠加一个AND函数,要求在折旧期内。所以函数实际上应该是:
这里尤其要注意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具体的规则可以自己查),这样编辑好之后,就可以直接拖拽填充了。这个单元格下,我们试着改变折旧年限为2年看看效果:
可以看到,现在K166单元格就自动成为0了。最后,再增加个负号就行。
至于有的教程中,还考虑第一年投入的资产只折一半,然后最后还多出个半年的折旧,我觉得必要性不是特别大,反而搞得更复杂了。视情况而定吧。
所以一个完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测算表大概是下面这样:
下面是在建工程表格。首先搜集年报里关于在建工程的数据,由于18年存在一个奇怪的“本期其他金额减少”,于是查了一下年报,里面说是一个项目结转成了投资性房地产,而且看2017年的数据几乎为0,所以这也是个非经常性的,不用太纠结。另外,从转固/期初额可以看到,2017-18年的转固比例在40%左右。
而每一期的新增额,在这两年分别是308.2,389.4,说实话这个建设投入还是很大的,这个不一定能持续,像这个数据就需要好好看看管理层怎么说了,我看到19年三季报里,在建工程是233,这和2018年底数接近,那么推测可能转固80,新增80,这样就差不多维持住了。对于一家医药公司,每年固定资产的投入不至于这么夸张,所以假设就每年新增80,然后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这样可以得到在建工程的预测值:
然后将这个转固的金额link到上面新增固定资产的单元格里(黄色区域),就完成了固定资产的科目。
再接下来是无形资产表格。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非常类似,开发支出刚好和在建工程对应,所以计算方法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计算。
从搜集整理的数据来看,每期无形资产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购置,金额波动较大;每期计提的累计摊销,也有较大的波动,2018年约是年初金额的10%左右,且公司账面上的土地使用权不算多,因此按10年的摊销年限是合适的。
另外,公司这两年并没有开发支出转入的无形资产,但是看它开发支出的说明里提到,多个产品在2017-2018年进入三期临床,因此假定2020年完成临床,2021年获批,并开始转入无形资产(2021年直接转80%)。这里我们还是粗糙地来了,不去具体查了,但是这里确确实实提示,公司2021年左右可能会有好几个产品上市,但是摊销金额也会骤增。
由于长期待摊费用我们不在这里计算,所以DA表差不多就到此接近完成了,最后在这个表上面的位置增加几行汇总数(后注:就是这里公式在一开始出了问题,注意摊销金额是负的,汇总的时候用+号):
再把这些数link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
截至这里,表里还没有填充的数,还有资金相关的科目。比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财务费用、货币资金这几项。

四、债务表

我们可以就在资产负债表下面加一个债务计算的表。
这里主要考虑的,就是新增的债务和偿还的债务,而且主要是针对长期借款,会有固定的还款时间限制。这一块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借款协议进行安排,尤其是在LBO模型,这一块比较重要,但是在普通的operating模型中,这一块不需要那么详细。此时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填入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科目。
融资缺口添加在资产负债表的短期借款之前,且需要记得更改流动负债的公式(要纳入融资缺口这个科目)。
还引入了融资缺口和货币资金这两项,主要是为了计算财务费用,实质上计算融资缺口和货币资金,都是在现金流量表完成,不是在这里完成的,所以并不是把这里的数link给货币资金(相反,这里的数是从货币资金来的)。此时,利润表的财务费用一行又可以填上了。
最后,剩下货币资金和融资缺口这两行数字还没有填写,因此最后完成现金流量表。

五、现金流量表

搭建现金流量表,先增加一行配平的检查项:
然后,这几天学到一个做法,是在旁边增加一列数,用每一行的2019年数-2018年数,得到差值,这个既可以在调现金流量表的时候,每用一个数标记一个,还可以更方便地检查到底是哪个数出了问题,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在配平时,科目的设置总体上的原则,是把折旧摊销、非经常性/非经营性损益、财务费用这几项搞定后,剩下的科目就报表里有啥就填啥,直接复制粘贴过来,再加上“**的变化”,相比入门指南里的操作,我现在更愿意CF表的每一行,只对应BS或者PL的一行数,这样反而清晰一些。以及,长期资产、负债的一些科目,只要不是下面的投资、筹资活动,统统放在经营活动就好。
在投资活动现金流中,需要注意,我们在DA表中计算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这四个科目,因此这里务必注意,不能直接用BS表里的数相减,因为BS表的数是账面价值,相减得到的账面价值的变化其实包含了购置和折旧/摊销两部分的因素,而折旧摊销已经在上面经营活动cash flow里计算过了,所以,这里应该用的就是购置的投入,需要在DA表中找数据。
这里同样遵循,复制粘贴的方法,有哪些就贴哪些,这样不容易遗漏,也便于检查。
筹资活动现金流,需要注意增加“融资缺口”这一项,而且只是偿还上年末借款,而不是净增加额。这区别就在于,比如上年末是100,本年末是300,我们在这一行填的数就应该是-100,而不是+200,原因是,我们本身是通过这个来测算融资缺口的,因果关系不能倒置。
另外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到底应该算投资活动的,还是筹资活动的,理想的做做法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简单的做法,我现在觉得放在筹资活动挺好的,因为这样它和股本啥的变动在一起,不容易漏。我看着教程里面,其实对于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这种我们算了两次的科目,人家都没理,因为这样也能配平。所以,应试的时候就随缘吧。
配平的检查我就自己做了,确实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不过这次倒不是漏科目,而是在算折旧摊销、少数股东权益的时候出错了。还是在于不够熟练,这次也算是我自己完整的走一遍,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要点写下来。这个过程还是很受益的。

六、一些参数的调整

这里倒不是公式出错啥的,而是配平之后按照前面的假设,感觉这公司要亡,根本原因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的投入太大,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根本不足以支撑投资活动现金流,导致这么优秀的一家公司居然净现金流是负的。
其实在模型中,那些应收应付啥的,我们设置了固定的周转率,所以对现金流影响不会特别大了(在这家公司周转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稳定的话,会造成经营现金流剧烈波动)。所以关键参数就在于怎么借债,怎么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债务呢,实际上对公司影响不那么大,因为缺的钱还是通过融资缺口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借得少了,融资缺口就会借更多。
因此,最关键的就是资产投入的影响,我在实务中,都会要求公司把未来几年的资产投入计划单独给我。在这个model中,我们也主要调调这个数,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公司咋想的,但是至少调成净现金流为正吧。
所以在上面的表中,我把这几个科目2022、2023年的投入调低了。我们来对比一下,下面的表格把净利润、经营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净现金流都放在这儿了,所以尽管调低了后面几年的投入,但是还是很夸张,虽然经营性现金流很好,但是无奈投资太多了。
于是我打开它的财务情况,发现它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的状况,经营现金流稳步增长,但是投资净现金流都是4-5亿的流出,我们上面这样的预测已经很给它面子了。
也不能说公司不对,毕竟它差不多10年下来还是靠那一个药活着,所以大力买买买、搞研发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希望公司未来能产生稳定的正现金流吧。
不忘初心,我们不去探讨未来公司的发展了(或者下一次可以当做公司研究搞一搞),还是聚焦于我们的model,就以现在这个情况为准,进行最后的估值分析。

七、估值分析

估值分析我们单独开一个sheet,估值和财务预测的link就几个数,没有这个估值也不影响财务预测的完整性。
考虑采用DCF估值和相对估值(EBITDA和PE倍数)。
DCF法按照上次介绍的计算方法,这次不计算WACC了,直接假定11%好了。另外考虑到公司在预测期末还是高增长,因此不适合DCF法,采用EBITDA倍数法,且假设与现在的倍数92.8倍保持一致(做梦呢)。

这样算下来,企业的现值是556亿,而公司3月20日的收盘市值是266亿。
EBITDA的估值方法和上面接近,就不详细说了。

PE估值法比EBITDA更简单:

我感觉吧,估值分析、回报分析,其实关键还是算出现金流、EBITDA、净利润这些,之后要怎么算,其实自由度很大。所以掌握基本原理就好了。
各位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公司的年报,对模型调整一下,这家公司的首字母是BDY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