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抖腿耸肩穷三代,手不扶碗霉一生”,何意?蕴含深刻哲理

 皇家书库319 2020-06-26

农村老话“抖腿耸肩穷三代,手不扶碗霉一生”有道理吗?这实际上是一句关于礼数和人品的农村谚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坐在那里,坐了没有多久,就开始抖起腿来了,而且越抖越欢。

不光抖腿,而且耸肩,整个人坐在那里坐没有坐相,让人看着特别别扭。于是我们管这样的人叫“抖腿耸肩穷三代”,是不是真的会穷三代没有人知道,实际上这反映的是我们对这种人的一种蔑视。这种人可以说是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在公共场合抖腿耸肩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我们在一些媒体上看到过这样的视频,外出乘坐火车的军人,无论是走到哪里,或者坐到哪里,永远保持的是一种坐如钟,站如松的姿势。没有人会抖腿耸肩,更没有人七歪八扭,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中国军人的形象。

相反,那些喜欢有事没事就在公共场合抖腿耸肩的人,一般都是纨绔子弟,或者是富二代。我们看到这种人,本能的就会生出一种厌恶感,实际上这种人也富不了多久,从礼数能看到人品,这种人不会太有出息的。

什么是手不扶碗霉一生呢?吃饭人人都会,可是你是怎么吃饭的呢?一碗米饭上桌,左手要把饭碗扶好,右手拿着筷子,然后开始吃,这才是正确的吃的方法。如果你连碗都不扶,直接上筷子,这是对粮食的不尊重,农民是最看不惯这一点的。

所以过去农村大户人家吃饭,如果坐在上位的老人发现下面儿孙辈里面有人不扶着碗吃饭,会大声呵斥,把碗扶好。在老人看来,粮食得来不易,手不扶碗吃饭,容易把碗碰翻掉。

饭如果洒了一地,还怎么吃呢?这不仅是对粮食的不尊重,也是对农民辛苦一年工作的不尊重。长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要倒霉一生的。当然这有些夸张了,但是却充分反映了农民对于粮食的敬重。民以食为天,中国农村过去穷,很多人吃不饱肚子,奋斗一生只为填饱肚子而已。

现在生活好了,但是饮水要思源,根本不能丢。如果你对粮食连最基本的敬畏之心都没有,那么还能指望你未来有所建树吗?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他们在吃饭时不仅要端着碗吃,而且吃得很慢,不能掉一粒米到外面。

“抖腿耸肩穷三代,手不扶碗霉一生”其实说起来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但是它却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做人先学礼数,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明白,你还有什么资格去做人呢?礼数从哪里来?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当中。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更要有吃相,家庭教育实际上就从这些最基本的礼数教育开始。

虽然简单,但却是学习做人原则的第一步。虽然不见得真的会穷三代或者霉一生,但是对本人而言,礼数不学好,将来在社会上就很难和别人打交道,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和一个不懂礼数的人打交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