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扒身世:二甲双胍和神秘草药山羊豆,之间有啥关系?

 高处不胜寒676 2020-06-26

有一种植物,叫做山羊豆。

有一种药,叫做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与 “双胍”结构密不可分。人类最初发现胍类化合物与血糖之间的关系,源自山羊豆。

于是又回到了一个议论纷纷的话题:天然的草药与合成的药物,谁才是拯救人类健康的救世主?

换一种提问方式:二甲双胍功成名就,若要追根溯源,这功劳是不是还得算在“中草药”的头上?

深扒身世:二甲双胍和神秘草药山羊豆,之间有啥关系?

来源:付炎.等.天然药物化学史话:二甲双胍60年——山羊豆开启的经典降糖药物[J].中草药,2017,

神奇的牧草山羊痘,二甲双胍的前世根源

山羊豆,又名法国紫丁香,早年间的欧洲广泛分布,现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国家还将山羊豆看作是一种有害的杂草。猜得出来,山羊豆在畜牧业上虽然有所应用,实际价值不高,这是因为山羊豆含有的大量胍类化合物,毒性较强,牲畜们吃太多会中毒。

真是白瞎了山羊豆这么个好名字,畜牧业看待山羊豆这种植物,应该和看待山羊蛋子差不多:表面光。

山羊豆除了可以毒死牲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除了可以用来给牲畜催乳,早在四百年前的17世纪,英国的植物学家Nicholas Culpeper就提出,山羊豆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

人们稀里糊涂地用山羊豆对付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却不知道为什么。那时的欧洲也没有拿同时代的中医理论来解释,山羊豆为什么可以改善“消渴症”的症状。

时间到了1914年。这一年,法国科学家Tanret从山羊豆的种子中提取出了山羊豆碱,一种胍类化合物。

山羊豆碱可以降低实验动物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伴随着不怎么稳定的降糖作用,是较为明显毒性反应。药厂们一看,不甚满意,有必要在山羊豆碱的结构上进改造,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性。

于是陆陆续续研究出来的,有十烷双胍、十二烷双胍,苯乙双胍、丁双胍等。

在那个大家专心致志“种胍”的时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二甲双胍。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二甲双胍,直至一百年后的21世纪,如果搞一个“神药”评选,二甲双胍说要拿第二名,第一名可能就要空缺。

作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不论是从应用范围、适用人群、治疗效果,安全性、价格,都难以挑出大毛病,雄霸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头牌位置。

从山羊豆到一代“神药”,二甲双胍成长之路上的故事曲折而又传奇,个中辛酸按下不表,回到今天的主题,二甲双胍算不算是一种植物药?或者更激进一些问,算不算是中药?

深扒身世:二甲双胍和神秘草药山羊豆,之间有啥关系?

二甲双胍,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功路线的典型代表。

天然药物化学,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虽然有“天然”二字,却是如假包换的西方科学体系下的学科。

拿二甲双胍的“成长”之路为例。

第一步,要想办法把山羊豆碱从山羊豆中提取、分离出来。这里的提取,不是熬药汤,是尝试使用不同性质的溶剂和不同的物理提取方法。分离则是综合考虑是目标化合物的极性、熔点、酸碱性等化学指标,通过萃取、蒸馏、色谱柱等方法进行,与中医理论并不相干。

第二步,摸清楚山羊豆碱的化学结构。这一步的方法有很多,从最初的化学反应加数学计算的方法,到现在采用红外光谱仪、质谱等仪器设备,无论是哪种方法,与中医理论依旧是井水不犯河水。

第三步,对山羊豆碱进行化学结构改造,改造出理论上更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学结构。现如今的化学结构的设计与改造,先交给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计算机应用之前,研究者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药物化学理论功底,还需要运气。二甲双胍一开始运气就不好,1922年被合成,一直憋到1957年,才陆续在各个国家上市。还有运气更不好的,合成了一堆没啥用的化合物,白费功夫。不用问,和一步,更是和中医没有一毛钱关系。

最后一步,在临床上使用,在临床接受考验,在临床上名声大噪,或是被淘汰。这最后一步,和中医有异曲同工之妙。话说回来,不论哪种治疗方法,最终都是要用临床来说话,这是千古不变的准绳,不论中西。

深扒身世:二甲双胍和神秘草药山羊豆,之间有啥关系?

不是所有的花花草草,都可以摘下来献给中医

天然药物化学发现药物的方法之一,是参考中医经典著作,从古籍中挖掘的有价值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理论体系相去甚远。

传统的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包括阴阳平衡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经过数千年的经验与继承发展,自成体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靠这些中医药理论框架,对患者进行施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

现代的研究方法固然可以为中医药所用,不论是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或是研究中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都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但中医药治病救人的本质,离不开最根本的理论指导。如果偏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也就偏离了中医药的本根。没有了本根,再提悬壶济世,难免有些牵强。

从草药中发现有价值的化合物,并开发成治疗疾病的药物,不论是吗啡、阿司匹林、地高辛,抑或是青蒿素、紫杉醇,中国、外国都一直在利用个地球母亲这样一个无私的药物资源宝库,不断发掘、发现、加以改造。

既然已经采用了现代科学理论对草药中的成分进行研究,在应用的时候,还是采用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更为稳妥。

适应症是什么,采用什么剂型,怎么用,用多少,用多久,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都应该在西医的规范与框架下进行。

深扒身世:二甲双胍和神秘草药山羊豆,之间有啥关系?

糖尿病患者手里的二甲双胍应该怎么吃,还是听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不用再和中医扯上关系。如果对山羊豆的性味如何感兴趣,那是中医去研究的事,西医不懂,不要掺和。


#青云计划##糖尿病##二甲双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