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哲学--至善无痕,恩不图报

 xcrglxc 2020-06-26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生在世,千姿百态。与人相处,万般丰富。

至善无痕,施之不求

施恩者,内不见已,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

利物者,计已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菜根谭》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内心,也不应对外宣扬,那么即使是一斗的思惠也可以得到万的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总在计较对他人的舍而要求人予以报,那么即使是付两黄,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一个君子,其最大的美德就是能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是君子品行修养的最大标识;崇尚“与人为善”,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与人为善”告诉我们:与人交往中,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待人以善。能做到这些的人,必然是葆有一颗善良之心之人。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一个人有心地去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现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奖励的。

一个人如果为了获得赞扬或者私利而施人以帮助,虽然表面上看是好事,最终也不过是伪善,结果也逃不出败露的结局。

故意为善不是善,是要发自内心地做善事,并且不留痕迹,这才是真的存善心。

做善事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做善事才这样。

为了做好事的名声,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善事,而那些付出了就苛求别人回报的行为和故意做样子的行为更为可恨。

事实上当我们不计回报地真心去做善事时,回报反而是超平意外的。

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也许我们此时的付出不会立刻有回馈,但是这份付出自会在别人心中留下感恩的种子。

这颗种子此时不会萌芽,但终有一天会绽放花朵,香飘万里。

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生命需要我们现在做的是敞开心扉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

一个人若能为别人的生命与人道的法则着想。纵使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挣扎,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也不会全无回报的。

至善无痕,让施予心像玫瑰花儿一样散发芬芳。

舍勿处疑,恩不图报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

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既然要作出牺牲,就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决,过多计较得失,那么这种自我牺牲的志节就会蒙上羞愧;

既然要施恩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希望得到回报,那么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会失去价值。

“舍己”、“施人”都是奉献的美德。

这种美德,不仅能给人以方便,还能让我们付出时收获心灵的幸福和满足。但是奉献如果以索取回馈为初,不仅美德的光芒会变得得暗淡无光,奉献本身也就成了一种谋取虚荣和利益的逢场作戏。

所以当我们为了别人作出牺牲和付出,首先要学会淡忘自己的功劳,才不会让美德变质。

在功绩面前沾沾自喜,难以把持住自己,这是人类天生的弱点,也是招致灾祸的常见原因。

保持冷静的态度,谦虚处世低调做人就会减少别人的嫉恨。

纵观而论,“舍勿处疑,恩不图报”在道德的角度来看,是对奉献美德的升华;在立身处世的角度来看,则是明哲保身的办事策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代人也应该从中吸取为人处世、立德修身的经验。

按照自己的本心去付出,也按照虚境的原则选择淡忘曾经施人恩惠。

不要因计较付出的得失而犹豫不决,更不要为了索取回报而显得矫揉造作。

这样我们的人品修养和人际关系,就会像想自然生长的鲜花一样赢得别人由衷的赞美。

积德行善是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一。

生命的种子如果没有德水浇灌,就开不出智慧的花果;

生命的水杯如果没有德水注入,就会干涸。

行善要注意的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说行善要随缘,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报,这样得到的福报就多。

在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花很大的代价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公德心,学会积德行善,用正义的力量去影响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我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同事、朋友,我们的家庭凝聚力才会更强大,我们国家的凝聚力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才会更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