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毒”为“药”,藏药中神奇的佐太工艺

 吉祥勇士 2020-06-26

藏医药学作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银洗炼法”是制作珍宝类藏药的核心工序,更是藏医药学里的珍宝。

它通过复杂工艺将水银的毒性去除,并与金、铁等其它矿物的煅灰药,根据物种相克原理,进行特殊加工炮制成各种藏药。“水银洗炼法”加工的制成品称为“佐太”,“佐太”被称为藏药的宝中宝,是配制名贵藏成药不可缺少的原料,这一方法已经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不了解藏药的患者来说,听到药材被加入金银铜铁、水银这样的原料,确实容易被吓到。但经过动物实验表明,即使药量加大30倍,动物仍然健康。千百年的案例和实验证明,这些金属矿物药经过特殊加工后,对人体并没有危害,对疑难杂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藏药材的发现是藏族祖先在生活中逐步认识到一些动植物、矿物能够祛除人体疾病,同时还有些动植物和矿物对人体有毒害作用,逐渐产生了“有毒就有药,有药就有毒,药与毒并存,互为变化”的早期原始医学理论。 

“佐太”的前世今生

“佐太”加工的实践方法始载于公元8世纪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中,13世纪末,邬坚巴·仁钦贝成功地进行了“水银洗练法”的冷热处理及祛毒等整个实践操作,并编著了独特的药物炼丹经典《炼佐太论》等著作,开创了藏药“水银炮制法”系统完整的实践操作,为“水银炮制”的普及和弘扬作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

后经贤者噶玛巴·让琼多吉、苏喀·年尼多吉、贡珠·云丹嘉措等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不断实践和传承,但由于这项绝技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和掌握这项绝技的人越来越来少,民改后,这项绝技还是销声匿迹了。

1978年,这项绝技又被重新提起。西藏自治区一位部门领导同志发现了失传50多年的“水银洗炼法”,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藏医大师措如·才郎,在国家和西藏政府的支持下,1988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获得了“佐太”专利证书,该技术以专利形式得以留存。使这一藏医药文化的精粹得以继续传承,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民族医圣措如·才郎

神秘的水银洗炼法

“佐太”是藏语“仁青欧曲佐珠钦木”的音译,“佐”是炼制,“太”指灰色的粉末状,意思是煅烧成灰。“佐太”就是水银经过藏医药学特殊的一种炮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最终成分。

水银提炼的工序十分严谨,冷炼水银需在大釜中加入适量的水银、锡、铅、菜油和酥油等物质煮沸,然后再研磨为末,加药液清洗;热炼水银需在铁釜中熔化硫磺后,再加入水银合炼;

“佐太”更复杂,需加入金、银、铜、铁、响铜、黄铜、铅和锡等闭毒八金属合炼,封闭水银毒性,再经过许多道消毒加工工序,才能炼出“佐太”。它是一种化合物,这种物质单独并不能成药,但是一旦加入其他配方里面,就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佐太”的功效

水银洗炼加工后的“佐太”对脑溢血、麻风、痛风、黄水病等疑难杂症具有奇特的疗效,对普通人也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是配制名贵藏成药缺一不可的重要原料。“佐太”不仅对癌症、脑溢血、麻风病、痞瘤、炭疽、关节炎、黄水病、高血压、心脏病、乙肝以及各种炎症、过敏症、中毒、病毒感染等疑难杂症具有奇特的疗效外,对滋补强身,增强五官功能,提高免疫力,养颜、防皱纹、抗衰老等方面均有特殊功效。


“佐太”与其他药物合理配制,不仅能延长药品的有效期,而且能明显提高原药的疗效。因此,在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坐珠达西、仁青芒觉、等名贵藏药中,“佐太”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要成份。

“佐太”技术的存在,还可以扩大原药的治疗范围。比如仁青常觉,它是由一百多种藏药材组成的,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各种中毒病症。但由于它含有“佐太”成分,因而它也可以调和“龙、赤巴、培根”各病(注:龙、赤巴、培根是藏医中的三大因素,龙相当于中医的气或风,赤巴相当于火、培根相当于水和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藏医学也在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相信藏医学必然会成为一座民族医药文化的桥梁,让更多人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