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哪些大家不说,但需要知道的社会规则?

 铁木君 2020-11-21

你好,我是铁木君。

假期的第一天,祝大家端午安康,节日快乐。

最近公司来了几个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优点。

即便是第一份正式工作,他们的很多任务也能执行地很好,甚至超预期地完成。

原来00后的世界,不只有动漫和游戏;我敢说,他比我那一届的大多数同学,要优秀得多。

当然除了惊喜,他们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拖慢了成长的脚步。

因为初入社会和职场,年轻人缺少一些大爷大妈谙熟于心的社会常识;常常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换来同等的回报。

这时前浪们,往往露出慈父的笑:

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社会哪有白走的路啊。

我不赞成。

有些弯路,完全可以避免。

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无谓地花上精力和脑力最旺盛的一两年时间,把每一个成长的坑,都亲自踩上一遍。

今天铁木君总结了以下几条,你必须要知道的社会规则。每一条都值得你认真思考,帮助你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

1、下班时间,不要随便给领导打电话。

我有一次加班改稿到晚上11点,为了赶进度,傻乎乎地给女主管打了个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她奇怪的喘息声,然后马上挂了。

挂掉电话我脸都绿了,简直尴尬到天际,整晚都在想明天怎么面对我的主管。

从那以后,我把问题都集中到上班时间内解决,下班后,绝不干扰其他同事的私密空间。有事先发微信,贸然打电话特别容易出尴尬。

2、跟不熟的人聊天,能打字就别发语音。

很多人觉得语音聊起天来很方便,但通常方便的只是说话的人,对听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煎熬」。

语音还受噪音、信号的影响,为了弄懂说话的内容,听者需要反复播放。这导致本来5秒就能获取的信息,硬是折腾了几分钟。

帮人节省时间,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而文字是最快的信息获取方式,而且能准确表达意思。

3、别人不开口,不要主动帮别人/给建议。

如果条件允许,大多数人都喜欢当「助人者」,帮助人所带来的成就感会让人心情愉悦,甚至上瘾。

但站在受助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真的会发自内心感激吗?

你以为的热情,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花式炫耀」。

生活中有很多人好为人师,但受助者往往很反感。因为「指导你」往往跟「你比我差」画上了等号。而人们交谈时,往往优先记住的是相处时的感受。

没人喜欢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即使客观上他确实能力不足。

只有当别人主动求助你,万般无奈之下才答应,让他感觉到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事后才会打心底佩服你!

4、接受别人礼物,就是默许对方做某事。

比如情人节收下异性的520红包,就是答应做他女/男朋友;女生喝了路边车上的水,可能就确定了某种交易;体验别人的免费服务,后面就要办张VIP会员卡。

能用钱解决的才是省钱,免费的东西其实更贵。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赚钱自己花,有能力支付每一件喜欢的商品,才不会受制于人。

5、不要和你女友的闺蜜走得太近。

如果闺蜜不喜欢你,在背后说你坏话,你死路一条;

如果闺蜜喜欢你,你死得更惨。

女生同理,不要跟你男友的兄弟关系太好。

6、面对职场潜规则,女生要「无中生友」。

职场中,弱势女生如何防止被潜?这个栗子堪称教科书级:

朋友的同学人长得很漂亮,单位的经理一直对她蠢蠢欲动。她也察觉到了,不过当时她没男朋友,也没背景,就想到一个办法。

一天晚上公司里就剩她和经理两人,妹子感觉到危险即将来临,于是提前设了个闹铃。

拿起手机时,故意让经理听见:“华哥,我今晚在加班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要不你先过来等我吧,不用那么多人,被领导撞见不好…”

那晚上无惊无险,妹子做完活叫了滴滴回去了。

结果那段时间,大家都以为妹子有个不好惹的大哥男友,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虚拟男友」帮自己抵挡了潜规则。

7、不要和朋友扯上利益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好不要涉及利益。利益牵扯越多,感情也往往会越快走向终点。

比如,借钱给朋友,但对方没能按期还钱;两个好朋友竞争同一个岗位;家族中的财产分配问题…

实际上,感情是用钱也换不来的,但「追逐利益」也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在利益面前,不要去考验人性,而是要学会规避这种利益冲突的局面。

比如在借钱给朋友之前,先衡量一下这段感情是否值这个钱,借出去的钱,一定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对自己的经济产生影响,把利益对感情的影响降至最低。

8、说话保留30%的神秘感。

不是每个和你套近乎的人,都是对你好的人,有的只是想从你嘴里,获取对他有利的信息。

成年人的社交原则,是依照关注熟悉程度说话。

对同座的乘客只聊窗外的风景;对一起上班的同事只聊兴趣爱好;对朋友止于收入,对闺蜜止于对象,对爱人止于前任,如此才能维持长久稳定的关系。

9、比起动嘴皮子,人们更喜欢你的行动。

在社会上,可能很多人认为会耍嘴皮子的人混得更好,但其实真正混得好的,都是那些「闷声」的行动派。

虽然他们不怎么说话,但行动能力很强。能直接给别人带来结果的人,会用时间积累起嘴皮子换不来的优势。

10、当你实力变强时,束缚你的规矩也会变少。

很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的业绩只完成3分之一时,不仅福利缩减工作量增加,领导的要求会更严格;

当你的业绩刚好达标,各种奖金福利都有;

当你的业绩超过目标200%,并持续保持,你就是公司的中流砥柱,甚至可以摆脱打工性质,从上班族变成合伙人。

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更为明显。大多数人都要遵守着各种繁琐的规则,越有钱的人,外界对他的宽容度会更高。

所以,当你觉得生活受到诸多束缚时,唯一能让自己扭转困境的,就是努力提升实力。往上爬虽然很吃力,但看到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更能够感知生活的美好。 

11、真正的改变,是接触高层级人脉。

很多人都是靠能力谋生的,但若不是搞科研,大多数人的技术,无需达到“高精尖”就够用了。再提升常常也会收到某些阻力和掣肘,而缺少用武之地。

网上有句流行语:“你的收入,是与你经常交往的五个人总收入的平均数”。

说的就是圈子决定人生。什么层级的人就和什么层级的人在一起,圈子内的人收入也相差无几。

想有更大发展,进入高层次的圈子,利用好圈层的力量很重要。

把花在专业上的时间,抽出20%用来打磨社交、口才、情商、心理等跟人打交道的软实力,这样能力才会发挥到最大价值。

12、良好的外在形象可以让自己「升值」。

能力虽然重要,但人际交往中,别人最先看到的是你的外在形象,外在形象会直接影响外界对你的判断。

而且,相比能力的提升,「改造形象」几乎马上就能实现。

不需要你去报什么训练班,B站上就有很多美妆up主,找到适合自身气质的穿搭,从头发武装到脚趾头。

服装的搭配还要符合自己的职业属性。比如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实习生,去面试时穿职业装比穿休闲装要让人更有好感,甚至因为你良好的气质对你放宽要求。

13、做人保留一点「脾气」,才不会活得那么累。

在这个社会,老实是难能可贵的,但太过老实就成了软弱。

因为这个世界不只有老实人,还有很多不守规矩的人。你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对方以为你怕了,就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适当展现出自己的脾气,别人就不敢乱来。

14、成功经验无法复制,只能借鉴。

还是那句话——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但凡买过东西的人都知道,蛋糕是有限的,多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那份就会变少,所以真正的秘诀不会有人写在纸上。

与其读大师们的成功学,不如研究他们:怎么包装自己让别人相信,因为他们就是靠教别人「成功」,收取学费而成功的。

15、不唯经验教条,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

以前很多人学英语都按部就班,先学音标、语法,再背单词,辛苦了大半年后,发现还是看不懂英文字幕。

我朋友就走了「野路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每天坚持听英文歌,边看歌词边跟着唱,只看英文视频。主持人说一句,他就跟在后面说一句。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土,但效果却立竿见影,3个月时间朋友就掌握了基础的日常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成功方法,不能照搬经验教条。不仅因为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你也不一定具备对方当时行动成功的基础条件。

只能说:经验可以借鉴,但真正行动时,还是要见招拆招,哪种方法对自己有用就用哪种。

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家学习法」,相比鹦鹉学舌的机械呆板,效果上可以称得上是降维打击了。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来实时跟踪自己的成长进度条:

「有一个赛车手说过:“如果你觉得安全,那一定是你开得不够快。”

如果你觉得生活风平浪静、高枕无忧,那你一定是成长的脚步慢下来了。」

点个「在看」,用时间和结果,证明自己是亮闪闪的「潜力股」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